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 第93章 王家在行动

第93章 王家在行动(1 / 1)

所以说,他不仅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还要无敌于天下,凭借着强大的武力,无惧任何阴谋诡计。  王羽从始至终都不是一个极端人物!  对他而言,智力很重要,但武力同样是如此。  他的父亲王腾,为什么是个人都畏惧如虎,就是因为他不仅智力超绝,武力更是冠绝天下,这样的人才更加恐怖。  打你又打不过他,算计呢又算计不到他,完全就是一个刺猬,让人头疼。  当王羽成功领取完,系统的奖励之后,这才从屋子里面缓缓走了出来,并重重吐了口浊气,虽然雁门关大战结束了,但这可不代表着他以后就轻松了。  相反,接下来,他还要面对许多的问题,张懿必须要想办法弄出并州,同时,并州刺史的职位还要重新落入王家手中,只有这样,并州才能真正成为王羽,发展自身实力的根基。  除此之外,就是情报组织的建立。  情报组织,这是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势力设置的部门,就是专门负责搜集别国,或者是其他势力情报的一个组织机构,为本国或者是本势力提供所需的情报。  而在古代时期,历朝历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报机构,为自己的国家提供必要的情报信息。  秦朝有黑冰台!  汉朝有大谁何!  而到了三国时期,魏国和吴国设置有校事官,似北魏之侯官,明之厂卫……或谓之典校,或谓之校曹,或谓之校郎,或谓之校官。  校事一开始就是监察百官,到曹丕称帝后,他们已经达到“上察百官,下摄众司,官无局业,职无分限,随愈任情,唯心所造”的地步了。  南北朝时,为了监控出任方镇的宗室诸王和各州刺史,朝廷设置了典签一职,常由皇帝派亲信担任此职,充当皇帝的耳目。  典签皆出纳教命,执其枢要,刺史不得专其职任,其威权甚重,号为签师。  譬如刘宋时,宋文帝听信典签密报,杀掉了功臣檀道济,自毁万里长城。  同时,宋文帝还大量任命亲信为典签、中书令、中书舍人、尚书令等,负责担任间谍情报工作,以至于造成诸王不王,臣不臣,典签为上的不正常局面。  史书曾记载:“典签帅,一方之事,悉以要之。”

他们使诸王、刺史行事执其权,典签掣其肘,苟利之义未伸,专违之咎已及。处地虽重,行莫由己。  典签把监控的职权范围扩大到了诸王、刺史等上层官吏,甚至专横跋扈,滥杀无辜,从而激起诸王和刺史对皇帝与典签的怨恨。  当时的豫州刺史萧晃,就曾一怒之下,杀掉时时窥探其言行的典签;荆州刺史萧子响,不仅杀了典签,还起兵造反。  梁以后,典签渐废。  而唐朝,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情报机构,但有负责侦缉逮捕的差使,他们还有个有趣的称呼,叫做“不良”或“不良人”,最高管理者就被称为“不良帅”。  他们的职责,与后来的捕快比较相似,而捕快的主要职责为“专司缉捕盗贼,访拿逃亡集嫖赌凶棍等事,其他概不能预。”

而宋朝,由于战事比较多,所以收集情报成为必要工作。  比如宋太宗,就曾将武德司改为皇城司,不仅负责宫禁护卫,还要收集情报。  由于战火不断,所以情报工作极其活跃,街上的小贩、寺庙的和尚,甚至将领的妻妾,都可能是间谍。  而明朝时期,最有名的莫过于锦衣卫了,其主要职责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当然了,锦衣卫也会进行情报收集,就好比万历朝鲜战争中,锦衣卫就收集了大量日军情报。  锦衣卫首领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亲自任命,且都是最受信任的武将担任,锦衣卫还有可以随意逮捕任何人的权力,并不公开审讯。  而清朝,自从吸取了明朝的经验教训,便不再设立公开的情报机构。  但清朝是满人统治,要想在中原站稳脚跟,也免不了需要收集情报。  特别是南方地区,有许多反清复明势力存在,于是康熙皇帝就设立了“三织造署”。  其表面是为宫中运送丝织品,但实则是为皇帝收集、提供各地情报。  就比如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担任江宁织造的时候,就多次为康熙皇帝提供重要情报。  康熙更是叮嘱他:“以后有闻地方细小之事,必具密折来奏。”

古代皇帝即位后,为了巩固地位,必定会加强皇权。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很多问题出现,好比官员的反应,地方群众的反应,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有人在密谋造反。  为了在加强皇权的同时,确保下面的臣民安守本分,皇帝就特别需要收集情报,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  除了本国臣民以外,还要防御敌国,可见情报机构的重要性。  而为了能够及时,且准确接收到情报,皇帝往往就会特许,情报机构不需要走流程上报,直接向皇帝负责。  不过这样的特权,很容易让这些情报组织头子胡作非为,最终造成社会的混乱。  所以,哪怕是后来坐江山,王羽也要限制,那些情报组织头子的权力,起码不能滥用。  但现在,王羽显然不用顾忌这么多,想要在未来诸侯争霸中,率先占据优势,那么一个强大的情报组织,那是绝对不能少的。  毕竟,等到天下大乱,黄巾起义之时,那些千古人杰肯定会纷纷登场,那些个牛逼哄哄的人物,能在历史上留下,如此强大的丰功伟绩,自身实力又岂会差到哪里去。  若不在前期打好基础,有一定的资源和资本,哪怕王羽手中有召唤系统,也暂时没有信心,以现在目前的能力与他们比较,更别说压过他们一头,将他们击败了。  …………  …………  并州州牧府,太原郡!  自从得到大军胜利的消息,整个并州都陷入欢天喜地中,毕竟这是一场为数不多的大胜。  而以张懿和王博为首的并州诸官员,也大清早的就起床,在收拾好家中的东西后,早早地到了晋阳城门前,准备迎接大胜鲜卑人归来的大军。  虽然他们这些人中,有很多人存在利益冲突,但在外族大举入侵面前,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再加上这次的出征人员,还有张懿麾下第一猛将杜回,他当然要出席如此盛举了。  并州的文武官员,并未在城门口等多长时间,就依稀看到从城门口的不远处,缓缓浮起了一面写有王字的汉军大旗。  紧接着,他们就看到有身着黑甲,手持长矛,长戟的士兵缓缓向着城门口走来。  在大军最前面,只见一位身穿白银战甲,身披锦绣战袍,腰挂一柄银色长剑,头戴紫金冠,骑着一匹千里银河驹的少年,在城门口骑马前行。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主人公,大军名义上的统帅王羽。  而在王羽身侧,却是一位身穿红袍,胯下赤焰驹,手持一杆虎头錾金枪,肩背瓦面金装锏的青年将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王羽的舅父,秦琼之父秦彝。  “哈哈哈,王小将军,今年不过九岁之龄,便能统帅大军,打出如此辉煌战果,真不愧是惊天战神之子,让我等这些老家伙,真是无比汗颜啊!”

这一次,对于王羽这个小辈人物,张懿可不敢再小觑了,当即爽朗一笑,对着王羽恭喜称赞道,言语中充满了赞叹之意。  “刺史大人客气了,羽这次只是走一个过场,有我大伯在,哪里轮得到羽这个九岁娃娃,在战场上指手画脚。”

“再者说,若非三军将士拼死效力,并州百姓舍小家为大家,雁门关恐怕已经,忍受不住檀石槐的疯狂进攻,从而沦陷,哪里还有今日之局面。”

“因此,羽万万不可居这邀天之功。”

王羽一脸正色地说道,谈吐间充满了睿智,很难想象,这句话是从一个九岁孩子的口中,说出来的。  一路无话,尽是充满了欢歌笑语!  临近深夜!  在长达一天的喧闹时间后,王羽随同王博来到了府中,今日,王羽可不是仅仅参加庆功宴,和并州各大世家的族长进行交流,同时还在庆功宴结束后不久,前去犒赏三军!  为此,王羽几乎把整个晋阳城内,所有的军队营盘,都通通走了一遍,这才结束自己的犒赏。  也幸好王羽的体力充足,再加上他懂得利用吸引天地灵气,来补充自己的力量,这才没有被这超负荷的运作压倒。  弄完这些事回到府中之后,王羽就缓缓来到了书房之中,见一见王博。  “羽儿,此次出征大军得胜归来,不仅扬名立万,还收获了并州百姓的民心,我等也应该是时候实行当初的计划了!”

此时的王博,因为即将升任并州刺史,哪怕他表面上是如何的风轻云淡,内心之中依旧是充满激动与焦急,因为这代表,祁县一房将来可以争取更多的资源。  “叔父所言甚是,接下来,家族应该派人前往洛阳,以张懿的名义贿赂王甫这个奸佞小人,如此便可成事。”

王羽适时接话道。  然而这时,有一人突然走了进来,正是王羽的父亲王腾,只见他走进来对二人说道:“在雁门关大捷后,此事我已经秘密交给彦平去做了,接下来彦平将会以张懿幕僚的身份,携带早已准备好的前去拜会王甫。”

“彦平素来足智多谋,在他亲自出手游说之下,张懿之事已成定事,这次只怕那张懿,还要好好谢我王家一番,若无我王家的暗中相助,只怕他张懿想要进行升官,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听王腾说的如此风轻云淡,绕是王羽都不由得一惊,对于王腾所说的那个彦平,他也是颇为了解。  王俊王彦平,说起来他与王羽乃是一辈,不过他的年纪要比王羽大许多,现在已经二十多岁,同样属于晋阳王氏的族人。  王腾若是真把他派过去,那么此事恐怕已经可以宣布成功了。  既然自家老爹,已经对这些事进行安排,那王羽也就没有什么要担心的了,毕竟后者可是当代的鬼谷子,论起谋略来,天下又有几个人可以相比?  …………  …………  视线再次回到洛阳!  王俊在族中高手的护送下,一路风平浪静地来到洛阳,他在到达洛阳之后,没有多做一丝多余,直接开始了行动!  只见他来到冠军侯府前,眼中充满了无尽的蔑视。  “冠军侯,就他王甫也配这个名号?真是昏君一个。”

在熹平元年期间,王甫跟渤海王刘悝结怨,王甫就在汉灵帝耳边吹耳旁风,说刘悝要谋反,以至于刘悝被迫自杀。  世人皆以为,这是刘宏昏庸无道,稀里糊涂的以为,王甫立下了大功一件,这才把王甫封为了冠军侯。  但王俊就可以,这一切都是刘宏自导自演罢了。  “这位小哥,在下乃是并州刺史张大人的谋士,我家大人有事要求见冠军侯,不知小哥可否代我通传一声,此事十万火急,不容半点有失,还望小哥行个方便!”

王俊说完这句话后,便不着痕迹地向小厮递上了一锭马蹄金。  马蹄金,是西汉时期称量的通用货币,正面为椭圆形,底面呈圆形,内凹,中空,状如马蹄,故名马蹄金,由汉武帝在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协祥瑞而制。  马蹄金一般重250克左右,相当于汉代的一斤,也就是现在的半斤。  所以,那个时期,才有一金之说。  而东汉末年前,这个时候经济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的战乱,一马蹄金相当于两万五铢钱。  等到黄巾起义发生后,马蹄金才有了贬值,也就是后世普遍说的一金万钱,也就是说只值一万个五铢钱。  不过,现在,马蹄金的价值还没有发生变化。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乱世武夫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父皇,请退位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超品姑爷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