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黑二姑 > 第46章 旺夫兴家(五)

第46章 旺夫兴家(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平凡的日子就像流水一般转瞬即逝。伴着如梭的岁月,不经意之间,转眼就过了一年。  这短短的一年时间,李府上下可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一则,合府上下一众人等心气顺,劲头足,对黑二姑主职府上中馈赞不绝口,没有不挑大拇指的。大家称赞黑二姑待人公正厚道,体贴下人,主持正义,胆大心细,把一个偌大的李府打理的井井有条。没有别的府上那种红口白牙,鸡飞狗跳的内斗和纷争。对这一切,老太爷和老爷夫人都很满意。  二则,府上的生意那可不是一般的顺利,简直就像坐上了过山车,白花花的银子不断的流进府上。自古就有仓廪足而知礼节的说法。反正是钱多好办事。对各处的定例、薪俸,黑二姑总是尽量从宽,但是对自己这边,她坚持从严正己,自觉带头。虽然带着两个孩子,但是自从执掌府上庶务以后,她就让李忠和秋菊交代下去,自己这边绝对不能搞特殊对待。自己的吃穿用度,一定不能超出府上其他人等。  三则,她严守妇道,和睦乡里。特别是富贵不在家的时候,她出门就带着秋菊,出趟远门还要带着李忠等人,一方面有个照应,另一方面,也是互相做个证明,避免别人的闲话传言。  旧时的农村和现代的社会一样,总有些人不太安生,要么是长舌妇,要么是老婆嘴,听风就是雨,成天东户转了西户转,到处扫听奇闻怪论,捕风捉影,挑拨是非,无所不用其极。对这类人,黑二姑让李忠传下话来,坚决杜绝府上人等说长道短,传播小道消息。对府外这样的人,能劝回的尽量别放进府来。所以这一年多来,府上的风气大有好转,下人使女各行其是,规规矩矩,一门心思干好分内的事情。可以说,整个府上的环境氛围从来没有这么好过。  尤其是那些买卖铺户,对黑二姑的行事方式非常佩服。她不仅心思缜密,精于计算,在买卖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想法,而且又有女性的温柔善良之美,善解人意,宽严相济,雍容大方,气度不凡。还有租种府上田地的众多佃户,大家都知道是黑二姑为他们说了话,简直感动的不知说什么才好。这不,今年秋收的租子和租金,大家伙早早的都足额交上。他们说,既然府上对咱们这么宽容了,咱们不能不知好歹,别让这些管事的,尤其是黑二姑犯难。  可以说,李府的口碑在斟东灌城里,乃至四邻八庄的地界,达到了一个最高峰。来到府上探望老太爷和老爷夫人的头面人物,都当面说好话,交口称赞黑二姑的做事风格,美得老太爷心里就像三九天吃了一颗冰香顺气丸一样,要多畅快,就有多畅快。  另外,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锦上添花,好事成双的多。这不,让人高兴的喜事,一件接着一件的降临到李府头上。  首先,富贵在莱东州府的工作可谓春风得意,深受上司器重,年末考核得了一个优秀等次,上司擢升他担任州府外务总管,除了增加府县外务、后勤等闲杂事务,还继续协管书吏职责。  这可是个大好喜讯。虽然没有实质性升职,但是毕竟又荣升了一步不是。况且在众多的僚属当中,能这么快就得到上司的青睐和赏识,可是大不易。少不得,富贵要和府衙上下人等撮上几顿,同僚之间加深一下私人感情。  俗话说,十次握手,不如喝场小酒。这官场中的事情,和民间大同小异。除了公务之外,不就是吃吃喝喝嘛,哪有那么多的文章可做。  尤其是清朝末年,官员贪污腐化成风,官场之中派系林立,既有同宗、同门、同年和同科之分,还有小到同乡、同县,大到同州、同府和同省之分,更有负责主考的恩师提携之谊。总而言之,名目众多,无外乎就是变着法子拉关系,交朋友,为了自己早日谋个进身之道而已。  单是下级和官员之间的礼尚往来,就名目繁多。比如说能摆上台面的“孝敬”:到了冬季下级要孝敬上级“炭敬”,来年夏季又要奉上“冰敬”,这样的名堂不一而足,数不胜数。  冬日守着火炉,或者暖气暖风,宛如春天一般,暖意融融。在炎热的夏季,享受着空调房wifi,美美的吃着冰镇西瓜,喝着扎啤,这些都是现代人的生活。  在旧社会,这些事情你想都别想。那个时候可没有空调冰箱。像古人诗句中描述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样的情景,也不是一般的贫苦家庭能够拥有的。因为万千大众吃不饱穿不暖,那有多余的粮食去酿酒?至于对着院外赏雪景饮美酒,甭说是没有酒,就是偶然有了酒,他们也没有那个闲情逸致。行酒令,击鼓传花,还有赏美景、吟诗作赋,亦或行书作画等方面的风花雪月,那是富家子弟和豪门大户人家茶余饭后的雅兴。  至于夏日所用之冰,都是冬天采集好放入冰窖储存,等到高温酷暑再拿来使用。但是等到了夏季,这些储存的冰已经融化了七七八八,这么奢侈的享受平头百姓可是想都不敢想的。正因为如此,才显得与众不同。下级官员向上级官员和京官一年两次进献“冰敬”和“炭敬”,就成了通用的潜规则,也就是大清国官场的常例。  还有能摆的上台面的“火耗银”。知府、县令等下级官员,在辖区内向老百姓收取的赋税,通常都是散银,集中上缴到巡抚或总督那里,还要冶炼成大块官银,这里面就有了所谓的损耗,所以必须再向平民百姓额外摊派些火耗银。这些火耗银呢,大部分就被官员们揣起来了,再给上面的巡抚大人们们分一部分,彼此相安无事。雍正时期出台的“火耗归公”,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反弹,下面群情激昂,声音嘈杂,官员怨声载道,就是因为雍正皇帝的决策断了地方官的财路。  另外,还有一些半摆上台面的“孝敬“,比如程仪、红白喜事等。什么是程仪呢?通俗的说就是车马费。上级要升迁、外调、出差或者远游,下级要趁机送上一笔差旅费用。对这种套路上面还是知道的,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至于红白喜事就更容易理解了,上级返乡丁忧、纳娶小妾、儿婚女嫁、建房、乔迁等等,亦属于人之常情,人情往来,可都是要孝敬银子的,除非哪一个官员不想在官场混了。  最微妙的,还有台面下的一种暗箱操作,也就是通常说的雅贿。知府、知县等中下级官员,有时候为了结交巴结省府或京官大员,会花大价钱购买极富价值的书画、古董或文物,并亲自送上府去。收礼的大员呢,往往会皱着眉头说,你这幅画亦或这个古董是个赝品,这样吧,留在我这好了,给你几两银子就算是我买的。日后该办的事就办了,彼此心照不宣,非常默契,各自心安理得。除了送上所谓的赝品古玩、字画等,还有的送美女、歌舞伎,更有的甚至挖空心思送幼女、娈童,以满足某些具有恋童癖,亦或“龙阳之好”“断袖之癖”官员的特殊喜好。  高层的官员呢,往往是打个哈哈,或者以酒遮面,将下级所送尽数笑纳。而那些下级官员,为了送礼或者别有用心,又会变着法子给底层农民增加苛捐杂税,在朝廷法定的赋税之上再增加名目敛财。结果上行下效,沆瀣一气,众多官员牵涉其中,难以自拔。  要想在官员中立足,又保持自己的清流洁白之身,可是大不易。往往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有心人投其所好,拉下水,从而同流合污了。  当然,这些对于富贵目前的地位来说,距离还比较遥远。但是身在官场,就要不可避免的受到明规则的制约,还有潜规则的影响。  古人常说,出水才见两腿泥。这官场的水呐,可是深着呢。官场就像一个大染缸,红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老百姓有句老话,要想从染坊中倒出白布来,难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