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穷人树 > 在李霁野的故乡

在李霁野的故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参加李霁野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年座谈会,对我来说是一件荣幸的事情,因为我来自李霁野先生的家乡。我注意了一下与会人员名单,有学生代表、朋友代表、亲属代表,那么,我就作为同乡代表发个言。作为一个作家,我对我的故乡诞生了像李霁野这样的文学家、翻译家而感到自豪,也心存感激。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我的故乡安徽省霍邱县,是文藻之乡。关于这个称谓的来历和含义,那时候并不清楚,望文生义,大约就是盛产文人的地方。的确,在霍邱县西部的一个小镇上,就出现了李霁野、台静农、韦素园、韦丛芜这些享誉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大家。如果我们稍微把视野打开一些,以叶集镇为圆心,在方圆几十公里的皖西土地上,还有王冶秋、李何林、王青士、蒋光慈、王明(陈绍禹)等文化和文学大家、革命家。这些名字经常出现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皖西文人的口中,他们的作品和他们的故事也广泛流传在皖西的莘莘学子之间。一股浓浓的文脉和崇文之风,就这样通过书籍和口口相传继承下来,弥漫在皖西的土地上。我读中学的时候,家乡各个乡镇的文化馆、文化站都很活跃,尤其民间戏曲和文学创作,家乡人始终视文学艺术为神圣的事业,这正是李霁野等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藻之乡的传统滋养着后来者,这是我今天想在这里汇报的主要话题。如果说,安徽省霍邱县是文藻之乡,那么在我看来,李霁野先生的生长地叶集镇,则是这个文藻之乡的“藻源”。我读中学的时候,我们老家除了县城以外,另有三所中学,河口中学、三元中学、叶集中学,而尤以叶集中学最为驰名。在我的印象中,我老家的教育和文化界但凡有点建树的,多出自叶集中学。考高中的时候,我本人对叶集中学的向往,几乎不亚于对北京的向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霍邱县和六安市每年都要举行文艺调演,叶集镇的业余文艺演出队,经常拔得头筹。叶集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西接大别山脉,南织淮河水系,史河干渠穿镇而过,接壤两省三县。清代中叶《霍邱县志》记载:“邑中舟车之集,商贾所凑以叶家集为最”。同时,这里也是红色革命根据地,著名的将军县金寨和叶集同饮一河水。我早年读过的小说《破晓记》,把叶集镇描述得像一个神秘的城市。而我小时候,也确实把叶集镇当做城市,不仅那里有电灯、电话和几座三层小楼,更因为那里有很多神奇的人物和故事。据说,建国前的叶集镇上有会馆、庙宇二十多处,商贸街一条长五里,也就是现在保存下来的叶集老街。一九二五年八月,由鲁迅先生创办的未名社,共有六名成员,除了鲁迅和河南籍的曹靖华外,其余的韦素园、韦丛芜、台静农、李霁野都出生于皖西叶集,而且均出生于这条老街。二十世纪末,安徽省将叶集镇划出霍邱县建制,成为经济单列的县级实验区,应该说,除了发展经济的考虑,更有文化的考虑,李霁野等先贤创造的文化资源,功在千秋,福泽当代。我近年探亲回乡,经常去叶集采风,仍然能够感受到延绵不绝、势头益猛的乡土文风,在大别山东北方向缭绕弥漫。几十年来,叶集镇的作家、学者和文学青年薪火相传,老一辈的文化人有安天国、姜兴云、朱德奎等。姜兴云长期从事经济工作,业余从事诗歌创作,出版过两部诗歌集《心雨》《眷念》,并创办了叶集人自己的文学刊物《未名文艺》。从叶集镇走出去的学者黄开发,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周作人研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观念和现代汉语散文研究。主要著作有《文学之用——从启蒙到革命》《人在旅途——周作人的思想和文体》等,选编过《未名社作品选》。在叶集镇土生土长的中学老师黄圣凤,目前已经出版个人文学专著五部——诗文集《野菊花的秋天》、散文集《一路轻歌》《一棵树的穿越》《等一朵花盛开》、诗歌集《凤的江山》等等,在文坛产生很大的影响。还有李静、李艳、黄菊等后起之秀,小荷已露尖尖角。而叶集镇的母体霍邱县,近年来文学创作更是枝繁叶茂,仅仅一县,就有五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如著名的打工诗人柳冬芜,小说作者张子雨、陈斌先等,散文作者穆志强、张烈鹏等,歌词作者张冰等,非常荣幸的是,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每次回到故乡,同霍邱和叶集的文友相聚,我们就会兴高采烈地回忆起《外套》《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罪与罚》《简·爱》等等世界名著,我们快乐地感叹,陀思妥耶夫斯基、夏洛蒂·勃朗特、果戈理,这些灿若明星的文豪原来离我们如此亲近,似乎就在我们身边,因为我们的身边有李霁野、台静农、韦素园、韦丛芜,正是他们用深邃的思想和生花妙笔把那些文学巨匠拉到我们的身边,把他们关怀底层、呼唤自由的文学作品送到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感受到文学的温暖和强大,让我们拥有一颗善良美好的文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