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天格外蓝,云格外白,风也显得格外温柔。
金陵城外竹林,清晨时分的薄雾微凉,一辆马车停在主道边,小道深处有几道人影浮动···
对于夫子为什么会在那些才子们一入书院便离开的原因,苏奕自然是知道一些的。
这也是夫子的性格使然,如若没有前面的御宴和入院仪式,或许十六那天夫子就会离开了吧。
夫子在书院教学多年,金陵不知有多少官员曾经是受过夫子教导的。一师之恩,值此离别之际,若是真人尽皆知的话,也不知道要闹出多大的动静。那不是夫子喜欢的事情。
所以夫子在之前对谁也没有说过自己具体是何时离开,甚至知道夫子将要离开金陵的消息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就连苏奕特意派人去问都不曾告知。
就在学子们入院仪式结束的第二天一大早,谁都还没从这些天发生的种种大事中缓过神来的时候,夫子乘车默默来到书院,带着两个早已决定随行的两个书院老生,低调的离开了金陵城。
只是在临行前,特意去了捧一捧书院门前的土,装入早已准备好的锦囊中,或许日后客死他乡之时,可以与此土为伴,也愿这书院门前的泥土能够指引他的魂回归书院来。
一辆简易的普通马车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开了金陵城。或许暗中也有不少人默默的在送别夫子,但是为了不打搅夫子而选择了不露面,这都无人可知。
马车行至城外二里时,早已等候有一人,上前拦下了马车,说了三两句话之后,便引着马车来到路边停靠好。但是车上的马夫以及二学子得到来人的吩咐都不曾下车,唯有夫子缓缓走下车来,那人恭敬的与夫子行了一礼之后,便指引夫子来到不远处的庄园内。
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庄园,其内陈设简单,未见一丝一毫的富贵气,庄园内有一凉亭,亭中还有俩面容姣好的贵妇人,素雅妆容。其中一人抚琴,一人煮茶,亭中还有一身着便装的中年男子正随意的在坐在凉亭中惬意的品茗赏曲。
若有画师在场,又是一绝美画卷。
不一会儿,陈老夫子便在那男子的带领下来到凉亭外,男子告罪一声便退下了。
凉亭外,不等陈老夫子行礼,亭内三人便在那中年男子的带领下先走了出来。
“拜见陛下,皇后娘娘,贵妃娘娘!”原来此三人便是当今大楚最尊贵的三人:大楚皇帝,与他的皇后和贵妃。
“夫子快快免礼,”楚皇此时也是急忙将就要拜倒的夫子扶起,一旁的两位也是微微侧身不受此礼。“今日朕微服而来,今日这里没有什么大楚皇帝,只有陈夫子的学生苏叡。今日只为给夫子送别而来。”楚皇苏叡也是直接说明来意。
要说苏叡与陈老夫子的渊源,还得从先皇时说起。
当年先皇的几个皇子先后前往战场,保家卫国!也只有太子留守京都,也只有太子是唯一一个真正完成书院学业的皇子。
当时,在先皇的指示下太子也是拜得陈夫子为师。
虽然陈夫子数十年来一直游离在大楚官员体系之外,但是最老一辈的大楚官员,谁不知道夫子当年也曾是开国功臣之一,书院的设立便最初由夫子提出,自己也是在书院成立后便毅然辞官,当起了书院中的一位普通的教习,更是在之后成为当今帝王之师。
一番客套之后,四人回到凉亭中。
贵妃继续抚琴,而皇后极为自然的为夫子斟茶。今天她俩都不是大楚最高贵的皇后与贵妃的身份。而是以妻子身份陪伴自家夫君来送别长者。
或许这一别,就是永别。
夫子也不是扭捏迂腐之人。在楚皇苏叡表明立场之后也就顺其自然了。
亭中,苏叡先开口说道:“今日夫子远行,学生苏叡携妻子二人”一边说话一边拿起茶杯,道:“以茶代酒送别夫子。”
一语结束,皇后与贵妃二人也停下手中的活儿,拿起早就备好的茶,跟随楚皇一起敬这位长者。
若当年没有这位夫子,自家夫君如何能够那么顺利的获得大部分文官群体的支持。否则在当时秦王没主动相让之前,当年还是太子的苏叡如何能够在朝野上与秦王的声势相抗衡。
知道内情的二女也是由衷的敬服这位老者。
夫子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喝了那杯茶。
值此离别之际,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当年。
当年,自己在其余皇子外出征战之时,便在先皇的暗示下支持教导了这位皇长子。八壹中文網
大楚对外征战多年来,皇长子在内也成功坐稳太子之位,在自己的帮助教导下,收服朝中大部分文臣老臣。可以说在没有兵变的情况下,太子之位是稳固的,也是有绝对的大义。
这些年他也曾想过或许当初自己两不相帮,甚至帮助的是秦王苏战,或许现在的大楚的皇帝会是战功赫赫的二皇子吧?毕竟那也是一个真有才之人啊,丝毫不弱苏叡的······
而当年为何苏战为何会相让,谁也不知。或许只有苏战与苏叡二人还有已故的先皇才知晓吧。
这二十年来,自己始终在书院默默教导着学子。唯一的外出便是成为秦王世子苏奕的西席。
外人只知这是秦王用一本绝世孤本为代价换来的。其实真正的原因还有不少,是楚皇的再三请求,也是夫子的意愿,其中唯独没有秦王的意愿!
个中原因也只有三人自知。
而对于皇室的其他子嗣的拜师,却是不曾再答应过任何人。虽然在书院教学时他对人人都如学生一般,但是关门弟子其实早就是苏奕了。只不过不曾言明过。
夫子与楚皇的交流并不多,大都只是默默合着茶,一旁二人依旧各自抚琴斟茶,不打扰这二人。
苏叡也知道,夫子因当初之事将自己关在书院多年,今日要去看遍大楚江河,或许就是夫子此生最后的夙愿,算是对当年之事的一个交代吧。
良久,夫子开口道:“陛下,老臣今日一去,倒也没有什么留恋的。只是今日随我远行那两学子,希望将来陛下能够多照顾一二。”
“这是自然。”
得到答案后,夫子不再言语,随即起身就要离开。
望着那离去的背影,苏叡没有挽留,只是认认真真的行了此生最后一次学生之礼:“送夫子!”
皇后二人也随苏叡一般,行了晚辈礼。
就这样,苏叡看着夫子离去的方向,站了良久,良久。他自然明白夫子最后那话语中的意思。
另一边,夫子来到马车前,对送自己出来的那男子说:“回去吧,日后好生帮助陛下治理这大楚,记住大楚能延续千年,则百姓亦能安稳千年。”
“学生拜送夫子。”只见那人行的亦是学生之礼。
夫子也不回应,径直上了马车。
只见那车夫的皮鞭抽在了马臀上,一声清脆的响声随即传出。夫子再次踏上离别远行的路。
许久后,等候在城外更远处的苏奕终于等来了夫子的马车。在此已经等候多时的孙南行,恭敬的请夫子下了车,由于路上多有行人来往,苏奕只得来到离主路更远些的地方候着。
似乎早就料到苏奕会来一般,夫子只是简答的吩咐随行的几人在路边等候自己一二,便往苏奕的方向走去。
随后也有王府的侍卫将早已准备好的早点以及盘缠什么的交给了随夫子一同出行的老仆。这也是苏奕安排的,因为他知道盘缠这些夫子肯定不会收,也不缺,但苏奕终究认为这东西有多少都不会错,特别是远行的时候。
见夫子走来,苏奕行了一礼道:“先生。”
之后便将夫子引到凉亭,此时玉儿早已煮好了茶,此情景就如往日夫子来王府授课时一般。
“今日先生远行,也不敢多耽误先生时间,便以茶送先生。”苏奕将一杯茶双手俸给夫子。眼中也多有不舍。你说你这小老头,放着金陵城安安稳稳的日子不要,非要去体察什么大楚江河?那是你这岁数干的事吗?日后我在书院了,你也在书院,坐而论道岂不是更好?······
苏奕有太多挽留先生的话,但是都没能说得出口。这毕竟是老人自己的抉择!他也没资格阻止。
待夫子喝完那杯茶,苏奕便取出自己挑选的那本古籍,道:“先生,今日离别,学生便想着送您一本书,此书为三百年前的有乐仙之称的陈显所著之乐谱,为昔年西蜀王室之珍藏,今日便将其送与夫子,以解旅途之聊闷。”
夫子一愣,却也没有拒绝,收下这一礼。却见苏奕又道:“先生也知陈显尤好笛,所以今日我也为夫子准备了一只笛子。”
说着取出那准备好的玉笛。
玉笛的价格夫子自然知道,见状自然是不收的。苏奕只得解释道:“先生听我说,这笛子本就是王府藏品之一,且夫子看这玉笛,”说着让夫子看到玉笛被修复的地方,“是我幼时玩耍时磕碰破的。近日送到将作监将其修复好了,我便心想此谱配此笛,真是绝配,便取来一并送与先生。先生可别觉得学生小气送你的都是些破烂货啊。”
陈老夫子是爱古玉之人,自然知道手中这支玉笛品相极好,即使是破损的,但是现在修复好了也是非常稀有值钱的货物。但是在苏奕的期待的眼神与劝说下,最终还是收下了。
见状苏奕又是说道:“人常有悲欢离合,月亦有阴晴也缺,此事古难全。今日以这曾经残缺,现又恢复如初的,甚至更甚往昔的玉笛,送与夫子,只望今日一别后,有朝一日还能有更好的重逢。”
~~~
礼也送了,在与夫子寒暄几句之后,夫子也不再停留,与苏奕作别。
看着夫子走出凉亭,苏奕却没有在亲自送夫子走这一段路,而是起身大声高歌道:“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苏奕的声音很快便消散在林间小道上,
回应苏奕的只有在竹林间萦绕不散又渐渐远去的笛声。
苏奕也只能在口中不断的重逢着一句归不归······
这是不被外人所知道的普普通通的离别之景。却也是苏奕此世第一次为人送别,在这个交通极其不便利的时代,离别往往意味着永别,特别是这位已经极高岁数的老人。前世无数次的离别,都抵不上只此一次的感受至深!第一次真正体会什么是伤别离·······
苏奕也如自己的皇伯伯一样,在凉亭上矗立良久,看着那条竹林小道久久不语。
“玉儿姐,今日似乎是城外农庄收租的日子吧?”过了一刻多钟后,苏奕突然问向一旁守候的玉儿。
“是的殿下。”这些事玉儿当然知道,“墨管家已经到那些农庄去了。本来是想让您今日也去的,这不是因为送别夫子才改了时间。”
“择日不如撞日,左右现在也无事,不如我们直接就去农庄看看墨叔是如何收租的。”
这突然下的决定也是让玉儿呆了一呆,但随后也同意道:“自然没问题的。”
“哈哈哈哈哈哈走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