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 > 第362章 消失的侠士

第362章 消失的侠士(1 / 1)

【接下来我们聊聊侠士这个话题吧,反正我今天就是和大家随便唠唠。

说到侠士,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金庸武侠了,这些年都说传统武侠已死,但很有趣的是,一旦出来什么武侠剧集,大家第一时间批判的也是悬浮。

咱们的口味也是有趣,阅读的时候想要快节奏,传统武侠不吃香,但一旦正儿八经的看起来,还是怀旧更加符合口味。

消亡的不单单是传统武侠小说,历史上,侠士也已经消亡。】

林书坏心眼的展示了一下一些香港拍摄的武侠片,别的不说,光是呐一蹦三尺高,还能隔空打牛的几个片段,可把不少人看得一愣一愣的,没有谁可以拒绝武侠梦。

谁小时候没有想过仗剑走天涯呢?

农村的小朋友们可是遇到一根笔直的树枝都无法抗拒,挥舞得铿锵有力,拿着小树棍,我就是天下无敌。

“侠士真的能这样飞吗?”

“好厉害啊,感觉比打仗得都要厉害。”

确实,武侠足够吸引眼球,不少人看得心怦怦乱跳,受害的只有习武之人,他们怎么不知道有这种玩意?

还有,别来问了,他们练了几十年都没接触过,没有私藏的秘籍。

【但需要注意一点啊,我所说的是侠士,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在街头逞凶斗狠的人,而是秉持着一种精神和道义,有自己的人生准则,并且去实践它。

又得聊到三家分晋了,不说晋国是不是必须亡,但三家分了之后,所有人都在向新主效忠,可还是有人记得智伯,这个人就是豫让,他在寻找机会报仇。

豫让是真的豁得出去,他改名换姓,还跑到宫里厕所干活,随身携带匕首准备刺杀赵襄子,当然没成功,失手被擒,一点都没有退让和掩饰,直白的就说“我就是要杀你”。

赵襄子也是被他所打动,也可能是觉得安全有着落,释放了豫让这位义士。

豫让没有因为他的释放便放弃,甚至是吞炭让自己变成哑巴,把自己折腾得连爹娘都认不出来,继续蹲守,这次进不去宫门,就蹲在赵襄子必经之路,我们也不知道他蹲了多久。

可惜,老天终究是不眷顾,终于赵襄子出门了,可偏偏在经过时马受惊了,人家也是惦记,立刻就想到豫让,一下子又被逮住了。

这一次赵襄子不决定放过豫让了,毕竟他实在是太有毅力,谁知道会不会被他待到空子呢。

豫让面对死亡没有害怕,只是提出来最后一个要求,希望赵襄子能脱下衣服让他做堂子刺击,当作是为智伯报了仇。

赵襄子人还挺好,同意了他的请求。

豫让做完一切后自刎,他虽然是赵国的公敌,但显然,赵人心底还是敬佩他的。

豫让的功夫有多高吗?

并不见得,只是他身上那种知恩图报的精神叫人触动而已。

君以知己待我,我也以知己回报。

荣耀、财富、地位都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所以一些为非作歹的游侠别来碰瓷。】

百姓听了跟着点点头,他们所见到的游侠,拿着剑在大街上无所事事,有时候逞凶斗狠更是叫他们避之不及,若是被打坏了东风,只能自认倒霉,对游侠的感观并不好。

可天幕所说的豫让,却是叫他们听了也觉得敬佩,若是这样的人,他们心里觉得,肯定不会随随便便在大街上就和人打架。

一些游侠还以为他们能翻身,没想到天幕真就是从头到尾都不忘记点他们,可别想着轻易来碰瓷。

他们也是一头雾水,现在当游侠都这么高要求了吗?

【当然,不单单只有豫让这种侠士,还有草莽之侠。

这里面就不得不提到荆轲了,咳咳,咱们始皇大大别生气啊,实在是您太出名了。】

以至于荆轲的名声也是水涨船高啊。

始皇帝只想说一句阴魂不散,这个该死的荆轲,还真是死了都不安生。

虽然对他实质性的伤害没多少,可每次都像是讨人厌的蚊子一般在耳边嗡嗡嗡的响,叫人心烦。

【草莽之侠注重道义,许诺后千金不换。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咱们耳熟能详,当时在课本上面,咱们秦国可真是大魔王,活生生一副反派形象,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荆轲刺秦王……一听就是反派角色啊。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站在燕国的角度,秦国和嬴政那就是大魔王,草莽和庙堂已经不分家。

当然,结果还是不如意。

我虽然喜欢始皇大大,历史认可始皇帝一统天下的雄心和伟业,但同样认可尊重荆轲为家国赴死的决心。

得到人的赏识,就以死报答,国家危亡时刻,便以身躯报之,这般是侠士。】

除了大秦的脸色不太好,其它地方都很赞同。

秦国的大臣们立刻保持面上的严肃,脑袋更是一点都不敢有多余的动作,这个时候要是本能的附和天幕的话,那就真得掉下来了。

【但大家显然也感觉到,这种侠士精神,大面积的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也是一种独特的精神面貌。

主要是当时国家管理较为松散,对百姓的管理没法完全强制,不是他们不想,主要是无法落实。

商鞅在秦国实行的管束,在其它国家眼里可能就是没人性。

基层权力的真空,也代表着对于稍微强势点的人管不住,甚至是杀了人可以逃之夭夭,路引这玩意管得不是很严,天地为家,自由自在。

当然,这批人算是社会严重不稳定因素了,难怪秦国没有。】

秦人想了想,得亏没有,要是他们大街上出现拿着剑乱逛不做事还挑衅打架的人,第一时间就得被送到官府去。

一看就不是正经人。

游侠们:我们就知道大秦不适合去。

【他们可以追求财富,但也要有不在乎财富的勇气,可以阿谀权贵,但也要有蔑视权贵的勇气。

宽松的环境才能孕育自由的灵魂。

他们可以在列国行走,可以不为生计犯愁,所以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这样,真的好吗?

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生活状态,尤其是百姓。

【基层权力的真空给予侠客出现的条件,但并不代表侠客不需要受到任何管束。

其实在哪都不可能长时间出现无秩序,哪怕朝廷基层权力不够,那么民间就会自动的填补这块空缺。

春秋战国诸侯贵族都很流行养门客,为了吸引更多人加入,有的甚至是来来者不拒,说实话,这和拱让的养私兵也没区别,比如齐国孟尝君号称门客三千,这个数据不知道真假,但作为国君难道真的不会担心?

孟尝君那是礼贤下士啊,无论出身贵贱都会亲自交谈,问候亲人,专门记录下地址后就派人给门客的家人送去“公司豪华慰问品”。

遇到这么好的老板,那些侠士不得热泪盈眶、以死报之啊。】

“哼,狼子野心。”

不少人都嗤之以鼻,显然这个做法,就很有说道了。

来者不拒,不仅仅指向能力,还有品行,这些门客,肯定有不少的罪犯和品行低劣之人,借着孟尝君的名头躲避本该要追究的刑罚。

如此收买人心,真要心里没想法,那才是奇了怪了。

【孟尝君的实力越来越强,某种程度上来说,基层空缺的权力由孟尝君填补了。

朝廷嫌麻烦或者是没能力管理的话,自然会有人揽过这一权力。

孟尝君本身就是有官府的身份,而三千门客代表基层的力量,在齐国境内,无论是官府还是地头蛇,面对孟尝君都要退避三舍,惹不起啊,惹不起。

哎呀,只怪三千这个数字太撞车,导致我老是想到孔老夫子。

孟尝君都能横着走,孔老夫子带着一群既能比文又能论武的弟子,谁还敢惹啊?】

儒家的人可真是如鲠在喉,这能放在一块比吗?

天幕你说我们就算了,毕竟立身不正,被你说不冤,但咱们孔老夫子那可是没惹你,不要动不动就把他老人家塑造成孔武有力的大汉。

林书歪了歪脑袋:那你们喜欢教科书上矮挫挫的瘦弱老头,还是我说的孔武有力的山东大汉啊?

儒家:……无话可说。

【不过孔老夫子和孟尝君带着的三千门客可不一样。

孟尝君路过赵国,当时的平原君想要请他吃饭,赵国人听说孟尝君的名头,就跟看热闹一样。

本来吧,看热闹就看热闹,人家也就当作迎接的排场,偏偏还有人管不住嘴,在那对着孟尝君指指点点,说他是个五短三粗的矮挫挫。

哎呀妈呀,这可真是够损啊,打人不揭短,更何况孟尝君的身份,他生气啊,要门客教训赵国人,这没任何问题。

但是,他居然叫门客直接砍杀数百人。

这是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的行为,往后倒腾了几百年,哪怕是有特权的王室如此嚣张的行事,御史们也会像疯狗一样咬住不放,咬不下来肉誓不罢休。

来活了啊。

但在那会儿,这属于正常的。

都说想要自由宽松的环境,但极致的自由就是会衍生杀戮血腥,没有生活的限制,也代表着没有死亡的规则。

这一点,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适用的一条法则。】

百姓本来还在听得轻松自在,可后面完全轻松不起来,没想到如此离谱和无法无天。

秦人一时之间都感激起来商鞅制定得严苛,虽然限制了他们,但同时也限制了上层的权贵。

生活不自由,可生命却是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其他人也是不赞同此等行为,孟尝君的名头可不小。

【后面秦国只能找到刺客,找不到侠士,他们的国内环境滋生不住这种自由随性的人。】

始皇帝真的是无语了,天幕一句话不给他加存在感是不舒服,滋生刺客是什么鬼?

到最后不都还是来刺杀他?

【刘邦年轻的时候还想要拜入信陵君门下,可惜没拜成,等到他做到皇帝了,还叫人给信陵君守陵呢。

他本身就出身游侠,游侠都说的好听了点,咱们直接叫老流氓。

加上汉初基层统治也不全面,所以风气较为宽松,侠客之风也兴起来。

司马迁写过一个姓朱的人,品德极好,不喜欢华服美食,就喜欢施舍别人,别人吃不饱饭就送饭,别人犯事就找地方藏起来……

嗯,我听着怎么感觉不太对劲啊,这也能叫做品德极好?】

百姓更加不能理解,如果只是给他们时不时的布施点粮食,那确实好,但如果把犯罪的人藏起来的话,他们就不乐意了。

这多危险啊,犯罪了不用被惩罚吗?

其他人倒是看出来门道,这朱姓的人也是贪图权力,不然连名字都没清楚留下的人,如何能给钱窝藏人?

不过是掌握了基层的权力,有人帮他出钱,有人愿意帮他办事。

以当地的势力为基础,财富、权势慢慢的扩张,后面的地位自然会滚滚而来。

【皇帝,诸侯王,侠客都是统治不成熟的构成,朝廷和草莽的权力结构,是当时的时代红利,官府触角达到不了的地方,自由意志、跑马圈地都存在。

但显然,这个结构很危险,侠客的存在无论是对朝廷,还是百姓,都是危险分子。

封建王朝朝着集权的方向发展,地方的权力总归要收回。】

当皇帝的很赞同,这群人一听就不安分啊,什么侠客精神,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个不稳定因素。

【很明显,侠客时代的落寞,从秦国开始。

赵魏齐楚在当时都有闻名天下的四公子,韩燕因为国力弱没这个扬名的基础,但秦国没有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他们只知道秦王。

那些忠义死节的故事和秦国没有任何关系,儒以文犯法,侠以武犯忌,这两者在秦国都没有市场,敢矛头就削你。

汉初开始又出现有影响力的大侠,当时七国诸侯之乱周亚夫第一时间平乱,还专门和当时所谓的大侠达成一致意见,可见影响力。

但后面侠客又迎来了一个人——汉武帝,终于,侠客的黄金时代结束。

等到汉末,豪强和士族崛起,他们代替侠客抢夺了基层的权力,归根结底,谁有权力谁自由,和百姓从来都没有半毛钱关系。】

可不是嘛,百姓听了大半天,都不是很喜欢这种所谓侠士文化。

至于自由二字,更是和他们沾不上任何关系。

【魏晋风度、盛唐风流也是历史过程中侠和士卒的结合产物,像是曹操、祖逖就是这类的代表人物,等到了高门士族没杀得差不多,到了宋朝的“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自由空间再度被压缩,自此,再无侠士风骨。】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六零之后娘养娃 腹黑萌宝神偷娘亲不好惹 满级玄学大佬穿成小可怜 闪婚总裁爆宠契约小甜妻 陆先生撩一下命给你 棋局人生智斗绿茶母女 重生之云荒只如初见 千金令:嫡欢免费观看 慕少又被打脸了 离婚后盛先生每天晚上哭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