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天地任我行之二窗外雨声响 > 第391章:明朝那些事儿(下)

第391章:明朝那些事儿(下)(1 / 1)

上回讲到朱元璋在治国理政上独树一帜,坚持“以百姓治理百姓”,将“贪官污吏”往死里整以巩固政权。

既然朱元璋那么有本事,那为何没能让“大明王朝”传承万世?其实,这不是人力所为,即便“神仙”也难以做到。不过,自唐末以来,历经辽宋夏金元,华夏大地生灵涂炭,文明倒退,如何拯救华夏文明?这却是天下有识之士共鸣。如何力挽狂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却成就了朱元璋。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生在一个赤贫农家,在族中堂兄弟里排行第八,为“重”字辈,故名叫“重八”。他刚满16岁那年,淮西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而且旱灾之后又遇蝗灾,因饿死人太多了就导致瘟疫流行,仅旬日之间就让“朱重八”几乎失去了所有亲人。当时,其发小常遇春大喊:“重八哥,你娘死了。”

“瞎说!我早上出门时,娘还好好的。”朱重八摸着小屁孩常遇春的脑袋,但常遇春挠了挠头,又说:“哦,那可能是我看错了,也许呀,是你爹死了吧?”朱重八不信,随手给了小屁孩一个爆栗,转身便走。

待“朱重八”回到家后才发现,居然是爹娘都死了,还有他大哥、三哥……姐姐们要么饿死,要么病死,一家人都快死绝了,因为是社会最底层的“佃户”兼“流氓”,故朱重八连埋葬亲人的“坟地”也无,只能求人。

甚至连悲伤的时间也没有,便只能用破烂谷垫将亲人的尸体卷起来,赶紧找个地方埋掉,否则连自己也一旦染上瘟疫病死,就没人给收尸了!饿得头晕眼花的朱重八,在埋葬了父母之后,便跑到了离此最近的“皇觉寺”去当了一名杂役小沙弥,心想反正还有个二哥活着,可传承香火,只是跟自己分头逃命而已。

于是,朱重八觉得自己就算是当和尚也无所谓了,便每天砍柴挑水,诵经念佛,早起晚睡,哪怕只能睡柴房还要挨骂,只要还有口饭吃,这样的日子也已美如天堂,因为能吃饱肚子不被饿死,就能活下去!

可是,好景不长,“天堂”刚待了三年,“饥荒”又来了,连住持方丈老和尚都饿得浑身浮肿,两眼发绿,哪里还管得了那些杂役弟子们?所以,老和尚只好把“朱重八”等“小和尚”全打发走,且每人发一个破碗,让其自己讨饭去,美其名曰“化缘”。当然了,住持在遣散弟子外出乞讨要饭之前,每人发给一份“度牒文书”。

老和尚心想,若不让其出去乞讨要饭,万一饿死在庙里,那自己该把他们的尸体吃了呢?还是埋了好?而刚成年的“朱重八”便揣着文书,捧个破碗,顶个光头,到处乞讨,流浪去了,美其名曰“云游四海”。

出发后,“小和尚”们才发现这其实是一条死路,因为在路上到处躺着死尸,或饿死,或病死,腐烂恶臭,白骨森森,怨气冲天,如坠阴间,就算大白天里艳阳高照,也让人感觉毛骨耸然,因有活人吃死尸。

“朱重八”看到那些半死不活的灾民,一个个衣衫蓝缕,蓬头垢面,枯瘦如柴,躺到道旁,眼睛微闭,啃食腐尸,形如骷髅,去日无多,便想到自己“身世浮沉雨打萍”,决定与师兄弟们分头乞讨,三年后聚。

三年流浪,千难万险,但“朱重八”和几个师兄弟們仍然活了下來。他很满足,因为又可以回到庙里了。不过,此时已经天下大乱,因为义军和元兵你来我往,把只想安分守己苟且偷生的朱重八搅得不宁。

直到他年满24岁时,老天爷仍死活不让他安宁,因为他儿时的玩伴做了义军的“九人长”,邀请朱重八去“共享富贵”,于是给他写了一封信。朱重八捎信后一看,心想“造反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造反!只有苟活在寺庙中,种些粮食并与世隔绝,才能继续维持现在的安稳生活!”没想到,却有人诬陷他谋反。

这时,元军已经在抓他的路上了,再不走就马上得死!因此,为了不被官兵抓住杀头,朱重八只好决定真的造反,于是在发小汤和的引荐下,朱重八就加入了郭子兴的“反政府武装”,并激发出自己的潜能。

由于他当初四处化缘乞讨,三年不死而铸就了坚韧的性格与百折不挠的精神,外加丰富的人生阅历,于是在历任“亲兵队长”、“财务主管”、“军事将领”等职务时,都干的很出色,最终得到郭子兴的特别器重。

朱重八在26岁时,被郭子兴看中,将义女马秀英许配为妻。于是,“贫农”朱重八就“癞蛤蟆”吃到“天鹅肉”。有了“白富美”的马姑娘体贴温柔,谢天谢地谢祖宗的“朱重八”终于有人疼了,不用每天夜晚一个人待在漆黑的房间忍受寂寞与孤独双重折磨了,也不用整天偷偷以泪洗面去怀念失去的父母与哥哥姐姐们了。

于是,身为“抗元将军”的岳父,就给他取名叫“朱元璋”,而“璋”是一种有锋锐尖角的玉器,加上他姓“朱”,就寓意着要他“诛灭元朝,璋礼天下”。重八以名起誓,表示朱元璋这辈子要和“蒙元朝廷”干到底了。

历史就这么开玩笑,竟然让一名“臭要饭的和尚”当上了“抗元将军”的上门女婿,定然要遭到了很多人嫉妒,这其中就包括了郭子兴自己的儿子。为了自己不被别人借故弄死,朱元璋决定辞职创业,于是就跳了徐达、汤和、常遇春等“发小”24人一起出走,南征北战,数次以小博大,在生死存亡中打出一片“天地”。

30岁时,在经过几年波折后,朱元璋成功取代了郭子兴,并全盘接受了他的人马,还打下了方圆千里土地,并攻下了元朝的“应天府”(江苏南京),开始了他的千秋霸业,又请到了“浙西四贤”刘基等人相助。

而他的第一个敌人便是从“渔民”出身的枭雄陈友谅。虽然同为当时的“反政府武装”,但陈友谅一点也不讲“阶级友情”,因为他的兵力是朱元璋的三倍,并且还约好了与张士诚东西夹击朱元璋,欲瓜分其领地。

于是,朱元璋就发动了满级的“化缘乞讨技能”,再一次以小博大,成功收拾了陈友谅。之后,又在40岁时打败“盐贩子”出身的张士诚,将元朝的东南半壁江山收入囊中。此时,朱元璋兵强马壮,放眼整个天下,还能算得上是敌人的也只有北方的“蒙元朝廷”了。于是,朱元璋发布“讨元文告”,决定推翻元朝统治。

西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江苏南京称帝,国号为“大明”,年号为“洪武”,因为朱元璋没有像当年秦末得天下的刘邦一样立刻休养生息,安居长安之内,更没有向塞外胡族赠予财帛并嫁宗室女与之和亲,反而重整衣冠,收拾河山,并用武力打跑了不可一世的蒙古人,兑现了承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朱元璋不仅光复了远离怀抱242年之久的中原大地,而且还一举收复了脱离中原王朝430年之久的“幽云十六州”即“燕云十六州”。随后,朱元璋又派兵攻取了脱离中原王朝653年的“河西走廊”,还进一步取东北,战青海,收西藏,追亡逐北,将“蒙元朝廷”赶回了塞外漠北,将称霸亚洲百年的“蒙元帝国”打回原形。

朱元璋用实力将统一天下的蒙古贵族重新变成一群草原上的游牧部落,距离这帮家伙横扫欧亚大陆也才过去不足百年时间而已。毫不夸张的说,汉朝的五代统治者(高祖、吕后、文帝、景帝、武帝)历史百年励精图治和百年开疆拓土之功,居然让朱元璋一个人在位31年时间就全部干完了。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后人若稍微懂些历史,便知道“河西走廊”与“幽云十六州”对大一统的中原王朝至关重要,缺一则北方边防不稳,缺二则王朝不可能真正强盛,否则唐朝与宋朝也不会因失去这两地而在与外族争锋时处于下风。

在失去“河西走廊”后,大唐王朝在“西域”的统治难以维持,而中断了和大唐联系的“西域”也在西元808年被吐蕃帝国完全占领。因此,缺少“河西走廊”作为缓冲带的大唐王朝,其西锤防线逐步被强敌吐蕃帝国蚕食,而在代宗和德宗两朝,必须经常要调动关内人马戍边,才能保证都城长安的安全,故史称“防秋”。

除边境受威胁外,“河西走廊”的丢失,也让数以百万计的大唐边民沦为了吐蕃帝国的奴隶,而且随着吐蕃人口的大量迁入也激化了河西各地的民族矛盾,虽然最终在当地人奋起反抗下,有张议潮等汉人“义勇军”击退了“西山盗寇”吐蕃军,并带领下“河西四郡”短暂回归大唐,但曾经繁华的“河西走廊”已逐渐没落。

从两宋以后,中原王朝的中央政权所在地(都城)就不断往南和东面迁移,使得曾经让无数人神往梦绕的大唐西锤,成了埋藏在黄沙下的残破古迹。尽管元朝统一天下后占领过“河西走廊”,但那是两码事。

同样的道理,“燕云十六州”或曰“幽云十六州”乃大宋王朝三百多年的遗憾,尽管无数华夏英雄豪杰必胜都想协助朝廷收回这一北方天然屏障,其中就有在临死前还在高呼“杀贼”的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含冤而死的岳飞、悲情诗人陆游,然并卵。因为两宋王朝两次亡于外敌入侵,皆统治者不作为的结果,能怪谁?

因此,朱元璋凭借武力打跑了不可一世的蒙古人并顺势收回了“幽云十六州”,这在华夏复兴史上是大功一件,值得大书特书,足以使朱元璋名垂千古,因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他手里实现了。至此,自晚唐以来四百多年里一直笼罩在汉人头上的阴霾被一扫而去,让汉人重新找回了民族自信。

…………………………………………

哈哈,多谢各位书友关注,收藏,推荐,订阅和评论本书!身为作者,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为各位读者提供一部符合大众口的“都市异能”兼“修真玄幻”小说。常言道“人生苦短,笔尖修长。”是故,修真路漫漫,何处觅长生?烦恼无去处,且看书中人!愿《天地任我行之“系列”》小说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与感悟!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道友们,打工辛苦,时间紧迫,创作不易,点赞收藏,顺便转发,欲知情节?下回分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欢迎阅读我的书)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别样仕途:靠近女领导 八仙抬棺 都市潜龙之判官 修真强少在校园 我有人生推演器 我无敌了亿万年 诱她沉溺 四合院:开局把贾张氏气到住院 顶级兵王 我的手办女友:打造文娱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