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玩明 > 第472章 舍得(七)

第472章 舍得(七)(1 / 1)

当一个经历过绝望的人再次看到希望之光,哪怕只是一丝,都能激起无穷的斗志,方中哲就是这样一个人,当他得知胡鹭儿已经离开南洲顺利地抵达大洋的彼岸时,他彻底地放心了,而他唯一的愿望就是早日与胡鹭儿相聚。

方中哲也知道,他是锦衣卫重点监视的对象,又是南洲最重要的工程师,再加上有家族牵挂,他是不可能再离开南洲半步的,而那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肯定不会让胡鹭儿南归。总之,皇权就是阻止他们相聚和结合的最磊阻力,不把这块拦路石搬走,他这一辈子恐怕都无缘见恋人一面。

然而,要想推倒皇权,并非登高一呼就可成事的,毕竟南洲还有很多人忠于建文帝,而且掌握军权的人不是皇亲国戚,就是死忠于建文帝的保皇派,蛮干只会让整个家族受牵连。唯一的办法,就是暗中壮大自己的实力,攫取更多的权力,这样才能与皇权相抗衡。

方中哲在北平大学虽然读的是理工科,不过接受过完整的逻辑学教育,具备较严谨的思维能力,如果认准了要做一件事,就会像下棋一样,一步一步地将事情圆满完成。

这不,自从胡鹭儿离开南洲的第二天起,方中哲就像是变了一个人,整天呆在铸造局里连家都不回。方孝孺还担心这个侄子会想不开,几次派人来暗探,发现侄子不是读书就是画图纸,一副埋头苦干的样子。

刚开始时,方孝孺还觉得奇怪,甚至亲自到铸造局来看望侄儿,并劝他注意休息,别太过拼命。不过方中哲只是平静地说自己以前错了,男儿最要要的不是儿女情长,而是建功立业。

听了侄儿这一套说辞,方孝孺虽然还有些不太相信,却也放心了些,毕竟在他看来,这个侄儿或许已经从胡鹭儿事件中走出来了,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而朝廷上还有方孝孺更加担心的事,自从南洲土著降服之后,宫中的皇帝不复当初放权状态,种种迹象表明,皇帝陛下不但有意于把军政大权全部独揽,还要兴大狱换掉甚至杀掉一批功臣,以此巩固皇权。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老把戏,在史书上早已屡见不鲜了。但凡创业之君,总是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现在南洲底定,朱允炆暂时又没有与大华民国开战的打算,那些能谋善断的文臣和那些能征善战的武将,非但再无用武之地,反倒还成了皇帝日期夜提防的对象,生怕这些人功高震主,更怕太子皇孙们震不住这些人。

正所谓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为了皇权永固,为了朱家稳坐住南洲这一片江山,朱允炆在一些宗室的鼓动下,开始向祖父朱元璋学习,磨刀霍霍向功臣。而方孝孺作为相国,身居文臣之首,也上了黑名单。

当然,经过了多年的磨砺,朱允炆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愣头青,而是变成了一个冷酷且镇定的权术家,他并没有直接对方孝孺等重臣动手,而是采用旁敲侧击敲山震虎等阴招。

第一个被恶整的倒霉蛋,是一个叫李直的指挥使,正三品武将,在高官显爵无数的南明朝,这个人并不算是什么高官,甚至可以用不起眼来形容。不过这只是表象,因为他有一个儿女亲家——户部侍中林嘉猷,而这位侍中大人,“正巧”又是方孝孺的门生。朱允炆这是要干什么,明眼人一看即知。

而李直入狱的“罪行”是拥兵自重意图造反,这可是抄家灭门的大罪,连带亲家也要受牵连。这不,李直入狱才两天,林嘉猷就被锦衣卫带走,林家上下十数口人也被严密地监控起来,所有人都知道,皇帝陛下要动真格了。

至于李直意图谋反一事,那可以说是一个笑话,李直虽然官居三品指挥使,实际上手上只有几百个民兵,凭这点人谋反,别搞笑了。而李直唯一让人捉住的把柄,就是不久前曾向皇帝上书,请求划地分封。

李直这个建议,可以说是相当中肯的,因为南洲地广人稀,几万人占着几一个大洲,很多地方压根就没人,用分封制把荒地分给官兵,一来可以收官兵之心,二来可以加快南洲开发,一举而多得。

不过,在把南洲当成家天下的朱明皇室看来,这个提议实在是太过大逆不道,遥想太祖兴明,都没有划地分封,现在居然有人敢开口说要划地,这不是要刮老朱家的地皮吗?这是万万不可的。

按说,朱允炆不同意划地分封,这事揭过也就算了,可是李直也因为这事得罪了皇室与皇亲国戚,再加上朱允炆又有意于兴大狱揽权,一些政治嗅觉敏感的锦衣卫就开始积极开展行动,“找”到了很多“证据”,说李直因得不到封地而心生不满,并与一些部将暗中勾结,意图造反。

李直与林嘉猷相继下狱,方孝孺急得团团转,因为他知道,这个案子很可能就是冲他来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轮到他到诏狱中吃牢饭。现在他考虑的不是如何捞学生一把,而是如何自保。

经过数个难眠之夜的权衡思索,三月二十二日,方孝孺没有去上早朝,而是让弟弟帮忙带着一份致仕书入宫交给他效忠了近二十年的皇帝陛下,说自己老病,已难担政务,请求致仕。

方孝孺这一封致仕书一上,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廷上文武百官纷纷进言请皇帝挽留。建文帝早已不是一个愣头青,他一方面采用了群臣的建议,不同意方孝孺致仕,还发手诏让方孝孺在家安心养病。

另一方面,他马上借此机会把绝对忠于他,且与方孝孺政见不和的黄子澄提升为吏部尚书,并兼行相国之权,如此一来,方孝孺的权力就被架空了,就算没致仕也跟一个闲人无异了。

除了下方孝孺的权之外,朱允炆还下了方孝孺另一个盟友齐泰的权。齐泰以前一直任兵部尚书,加太子太傅,为东宫辅臣之首。朱允炆将他改为户部尚书,并加太傅,从明面上看,齐泰提了半个品级,实际上是被打入了冷宫,因为在人口稀少且全民皆兵的南明,户部就是一个空头衙门,户部尚书根本就没什么权力可言。

将方孝孺与齐泰冷处理之后,朱允炆几乎把行政大权都揽回到自己的手上,而在军权上,他也借李直案,在军队中暗插亲信,并把大量原属于五军都督府管辖的军士编入禁军,而禁军则是由他本人统领,平时的训练也由宗室人员负责。

就在朱允炆为了集权而无所不用其极之际,万磊所乘坐的大小东号轮船终于离开了琉球,继续向茫茫的大洋进发。

相比于死捉权不肯放的朱允炆,琉球国王武宁倒是光棍,他权衡再三,就决定听从万磊的建议,发布了一道安国抚民诏书,宣布将琉球交给了大华民国管理的同时,还宣布辞去王位,并决定开国公一道东行,到遥远的大东洲去共建一片乐土。

武宁之所以如此光棍,实在是因为被逼得走投无路了,而朱允炆不同,他的权力早就被权臣架空,随时都有被人轰下台的危险,为了不至于全家死光光,他只得光棍一把,把国家舍给大华民国。

同时,武宁决定跟万磊东行,也是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在他看来,万磊这位开国公虽然城府深得可怕,不过还是守信用的,答应给他土地重建国家,应该不会食言。

与万磊一起东进的,除了武宁之外,还有琉球国的王室,甚至还有两百多名忠于武宁的军士和一大批宫女。大东号上一下子多载了近千人,不免有些拥挤,不过万磊还是很高兴的,他不但解决了琉球的问题,还多拉来了一队盟友,以后在开发大东洲时也就多了一支生力军。

海上航行的生活,往往是很枯燥乏味的,茫茫太平洋上,鲜能看到海岛。开头的几天还好些,海上日出日落星河璀璨的美景还算有吸引力,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晕船呕吐,更有人不幸患病,实在是苦不堪言。

为了排解航海生活的苦闷,船舱内还划出好几个区域来作为学习区,不但可以借阅图书,还有老师开课讲学。万磊还时常出现在甲板上,与船员们一起参与各种娱乐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大小东号就开出近万里。

“磊之,哨兵说,前面好像看到了陆地。”这天上午,傅闱端着一盘点心进了万磊的书房,这个时候,万磊正在督导两个儿子读书。

“耶,又看到陆地了,又能上岸看异国风情了。”万胜喜叫道,一遛烟就冲出了书房,奔甲板而去。万磊看着这个好动的儿子,不由得一阵苦笑。

与生性沉稳的万远不一样,万胜就像是一个小猴子,机灵又调皮,整天舞枪弄棒,没事时就往军队中钻,缠着军队中那些叔伯们讲排兵布阵和冲锋陷阵之类的事,跟他娘一个德行。

“我们也出去看看吧,按照航海日志显示,我们应该到檀香山岛一带了。”万磊轻轻地拍了拍大儿子的肩膀,这才迈步出了书房。

檀香山,是位于北太平洋中间的一个群岛,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些海岛上盛产檀香木。早在四年前,刘绾带领的探险队就发现了这一个群岛,虽然没有实施武力占领,不过也建立了一个小港口,供过往的船只中途休息和补给。

当然,那是以前,现在万磊带着大小东号和几千号人来了,这个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群岛,肯定不会放任不管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高武三国 明末最强族长 三国:重生曹丕,开局就举报刘备 大唐纨绔太子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东晋:从北归流民帅之子开始 从靖康开始 特工之兵王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长腿大叔 丛林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