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母后,你也不想进教司坊吧 > 第417章嬴政期待,韩信衣锦还乡

第417章嬴政期待,韩信衣锦还乡(1 / 1)

看着兴奋得直搓手,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结果的嬴政,嬴息笑了笑,然后将带来的试卷取了出来。  “息儿,这是何意?”

嬴政脸上的笑容僵住,有些不解的看着嬴政。  但随即他便恍然大悟:“莫非这些试卷,便是这次会试前几名的答卷?”

说着,嬴政便拿起一张答卷,准备看起来。  “是,也不是。”

嬴息便将自己带着这些试卷过来的原因说了一下。  听完嬴息的话之后,嬴政脸上再次露出笑容。  “好,好!”

嬴政连声说着,一边说一边将所有答卷拿了过去,如同得到了什么罕见的至宝。  这些,可都是这一次科举考试中,最优秀的人才的答卷!  他得好好品一品!  这一次考试的题目,嬴政早已经记得滚瓜烂熟了。  不仅仅是因为他对这次考试的重视,也是因为这些题目,很多都是他经历过,或者嬴息经历过的。  比如,如何对纳入大秦版图的燕赵之地进行管理,当宗亲中出现有野心的人该怎么办,倘若出现叛乱,该如何应对等等。  这些题目,嬴息都已经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  而在嬴息拿来的这几分考卷中,这些考生不论是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了解过嬴息的手段,都给出了嬴息很是满意的回答。  甚至还在其中写明了其中的理由。  而这些合理的理由,就是他们胜过其他考生的原因。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嬴息有些不好将这些答卷分出高下。  嬴政看着答卷上的一个个回答,不同的考生从不同的方向上来看待问题,每每都有种让他豁然开朗的感觉。  “好,好!”

嬴政越看越高兴,连声夸赞着。  嬴息坐在一旁,自己拿起奏折批阅起来,偶尔看一眼拿着试卷手舞足蹈的嬴政,摇了摇头。  现在的嬴政,哪里还有历史上那个第一帝的稳重和淡定?  分明就是一个得到了宝贝的小孩子。  嬴息没有打扰嬴政,再次批阅起了奏折。  过了许久,嬴息快要将奏折批阅完的时候,嬴政终于看完了所有的答卷。  此时的他,脸上的表情已经从最开始的兴奋,变成了后来的凝重。  并非是对这些答卷有什么意见,而是他和嬴息一样,纠结了起来。  这些考生的回答,大同小异,每个人的见解都很独到,也很有见地,可以说都是人才,很难评判出谁更高一筹。  但科举考试,却是要分出名词的。  嬴政觉得,不论谁排在第一,这些答卷中的其他人,都会很冤枉。  “息儿,你怎么看?”

嬴政看完之后,一脸纠结的问向了嬴息。  嬴息有些哭笑不得,他拿过来就是想看看嬴政有没有看法。  却没想到,到最后嬴政还是把问题丢给了自己。  那自己过来做什么?就为了帮嬴政批阅奏章?  “我自己回去再看看吧。”

嬴息笑着摇了摇头。  “好。”

嬴政点点头,不过在嬴息离开之前,叮嘱了一句。  “息儿,你要考虑好其他人的感受,别让这些人对科举制失望啊!”

“儿臣明白。”

带着试卷回去之后,嬴息再次审阅了起来。  又花了一天的时间,在心中模拟了很多遍之后,终于确定了这些考生的排名。  将最终的排名交给曹长卿,让他安排准备张贴出去。  此时,韩信突然找上了门。  嬴息本来以为韩信有什么事情想要禀告,却没想到韩信脸上有些为难,似乎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  “韩将军但说无妨。”

嬴息道。  有了嬴息的鼓劲,韩信这才道:“殿下,臣想要回家看看。”

回家?  嬴息有些意外,韩信的老家,应该就是寿春了。  他回寿春干什么?  见韩信脸上露出的微微激动,嬴息恍然大悟。  如今的韩信,凭借着战功,已经得到了爵位,也是大秦的高级将领。  用位高权重这四个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俗话说,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韩信虽然能够忍受胯下之辱,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自尊。  这一次回去,恐怕就是要向其他人表示,他韩信现在的成就。  对于韩信的这个想法,嬴息没有阻拦。  甚至他还准备和韩信一起回去。  他也想看看,当初那些欺辱韩信的人,在看到韩信现在的成就之后,会是什么样的一副表情。  寿春原本位于楚国,嬴息跟过来,也是想要看看,纳入大秦版图,接受大秦治理的楚地,现在如何。  回到寿春之后,韩信直奔其中的一条街上走去。  来到这条街上之后,韩信脸上的神色,突然变得无比激动。  愤慨,屈辱的神色出现在韩信脸上。  不用韩信介绍,嬴息也猜出来,这里应该就是韩信当年受到胯下之辱的地方。  只是环顾四周,却并没有看到当年的那些人。  楚地,在经历过几次清洗之后,当初的那些人,恐怕早已经被杀了。  韩信有些失望,本来还想找那些人好好算账,却没想到,那些人早就已经死了。  不过嬴息的出现,还是在街上引起了阵阵骚动。  因为当初嬴息在楚地杀了那么多人,身为原本的楚国百姓,本应该是对嬴息有着仇恨的。  但是当嬴息真的出现在这条街上之后,百姓们却发现,他们竟然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仇恨。  这一切的原因,自然还是最近所推行的科举制。  这些百姓们家中,基本上都有一个孩子参加科举。  考上考不上另说,但却让他们有了一种有奔头的感觉。  更何况,嬴息之前所杀的,除了少部分冥顽不灵的抵抗者外,绝大部分还是那些贵族以及楚国的官员。  而且在杀了那些贵族之后,嬴息直接将贵族们的土地收了回去,然后重新分发给了当地的百姓。  这些百姓能够供得起孩子读书,很大原因便是能够自给自足。  所以,在见到嬴息之后,百姓们的目光中,充满着复杂的情绪。  不过,这些复杂的情绪,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在经过读书的孩子们的解释之后,他们已经明白,如今的大秦,才是将他们这些底层人民,当做人来看待。  他们甚至应该感谢嬴息!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混在初唐 极品驸马 驰骋大宋 我家后院是唐朝 大唐音乐人,唱哭各朝皇帝 重返大隋 大唐虎贲 崛起美洲1620 男儿行 我就是要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