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员工对店里一下子推出这么多的新菜式表示讶异。 罗丽珍告诉他们,关于要开新店的事,问他们愿不愿意学做菜,到时候作为第一批员工过去帮忙。 两个员工都觉得这是好事,会做些简单的菜总比只是打杂要好,欣然答应。 买齐了店里欠缺的食材,开始试做新菜式。 罗丽珍做,石蒜在一旁指导,并记录过程,其余人围观学习。 石蒜记得很清楚明白,从每一个步骤,调料的分量,以及放每一种调料的先后顺序、间隔时间,到每一样蒸菜的时长。 保证稍微有一点厨商的人认真地背一背,就能做出味道不错的来。 每样蒸菜做的不多,仅两份,毕竟第一次卖,不敢托大。 晚饭客人很少,也有对新菜式感兴趣的,但说明不了什么。 送走客人,吃完晚饭的一家人围坐一起,讨论关于新店的选址以及起名。 有个员工说他住的那附近有店铺出租,靠近商场,位置很好。 听他描述是很不错的样子,几人决定明天上午过去看看。 说到起名,两对夫妻都没读几年书,首先想到的都是直接用人名。 比如“秋月快餐店”。 但新店是两方合伙,选哪个人名都有点不妥当,组合起来吧,又不知道怎么个组法。 忽然,四个人同时安静,默契地看向满脸皱纹的老母亲。 名字就此确定。 时间渐晚,加了一晚班的打工人下班,带着饥饿的肠胃出来觅食。 快餐店短短几分钟就坐满了客人,还不断的有客人涌进门,见没有座位,有的转战他方,有的熟练地排队,等待座位,等不到就打包。 罗丽珍炒菜,孙志民涮粉,两个员工待客上菜,忙得脚不沾地。 石蒜撸起袖子加入到炒菜的行列,罗海胜帮着待客上菜,孙玉凤看顾小侄女,兼询问点了新菜式的客人吃后感,并记录。 分工明确,虽忙但不乱。 一批批顾客打着饱嗝满意离去,到了打烊时间,全部食材卖完,今年的第一天营业就此结束。 次日一早几个人去看了铺子,地段实在不错,虽然贵,还是直接租了下来。 装修期间,老店这边不断调整改进新菜式的口味,并告知客人们新店开张的日期,说明这些菜到时候这边不卖,想要吃就去帮衬新店。 同时,由石蒜对孙志民、孙玉凤和罗海胜进行特训,在短时间内把三人的厨艺拉升了一截。 由罗丽珍带老员工,老员工带新员工,各自熟练了需要做的工作。 “兰花快餐店”顺利开张,由石蒜坐镇,负责炒粉面饭这一块。 卖吃的,好吃很重要,罗海胜夫妇的水平还差不少,她得待上好些时日。 新店店租贵很多,但菜品价格和老店一致,还好吃,这边人流量又大,自开业就生意火爆。 不得不多招了几个员工。 其他人的压力是减轻了,但石蒜的没有,她抓锅铲的手都起了厚厚几层的茧,直炒到好几辈子都不想再吃炒粉面饭了,罗海胜和孙玉凤才终于支棱起来,接替了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