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完宴席,吉祥往梅府送了点礼品就和梁余芳回县里了。
林春武望着远去的马车几乎是泪眼婆娑,夫人、女儿,别留下我啊!
没有你们我可怎么活啊?
可惜眼泪还没掉下来,阿左和阿右就按照吉祥的吩咐一人一边把他架回了店里,干活吧。
只有挣钱才能弥补夫人、女儿暂离自己身边的悲伤。
吉祥这次回去运了好几百本的书回去,她和八大书局有合作,把每个书铺里每个类目的书籍没有重复地买了一遍,一百六十本书籍,每本三份,共计四百八十本。
“你买这么多书回去,咱们家那些孩子也看不完啊。”梁余芳坐在马车上有点不舒服,看着车窗外安抚胃里翻涌的恶心感。
这段路太陡了,一段时间不坐,居然晕车了。
“有一份是捐给敬文学院的,我想和他们签订长期合作的契书,但现在书院里还有几个夫子对开设女子实验班有意见,我捐桌椅、捐书本,就是为了尽可能把培英堂里所有孩子送到敬文学院里去。”
吉祥看着培英堂的孩子们大多上进努力,她不忍心一直放在村里读书,如果他们有更进一步的想法,自己一定会支持的。
在村里虽然无忧无虑,但就两个夫子,水平在哪,启蒙可以,再深的学问也做不了了。
还是得送到县城里才行。
“娘想着这次回去在县城里再买几个铺子。”梁余芳说出自己的计划,“今年到现在五个多月也挣了不少,大家手上都有活,也分不出心思做别的事情,不如多买几个铺子,不用的话租出去,也能挣一些。”
她在府城看到许多贵夫人给自己的女儿安排嫁妆就是这样的,不是人人都会打理生意,买了铺子租出去是最稳定收入的。
吉祥也大了,刘香禾比她大几个月都定亲了,自己也得给女儿盘算起来。
“行啊,等我们回去把账记一下,看看余多少钱,看着安排就买了吧。再给珠珠姐两间,做陪嫁。”
八月吉珠成亲,家里还要配二十抬嫁妆,除了常见的被子、衣裳、家具占掉的十抬,其余的现在也可以盘算起来了。
梁余芳在府城已经寻摸了些值钱的瓷器、药材放在库房里,等到收集齐全了一次性带回来。
“嗯,地也买一些,你那庄子旁边也问一问,要不要再买几百亩,拢在一起种也好。”现在酒楼里的东西几乎是自产自销,这些农产品都可需要了。
吉祥听着她娘絮絮叨叨说着,好像要花一大笔钱就觉得欣慰。
她这么努力挣钱不就是为了让家里人舒舒服服花钱吗?
两人刚到县城,吉祥就先带着书去了趟敬文书院,把书捐了,顺便把孩子们接回来。
村里安排了接送孩子们的车,有四个孩子每日都要回村去。
“吉祥姑娘,你来啦?”敬文学院门口的守门大爷现在跟吉祥熟得很,“姑娘今日来找院长啊?”
“我带了些从府城淘来的书捐给书院,顺道看看孩子们读得怎么样?”吉祥让人把书抬进来,“于夫子今日可在?”
“在的。最近院长多调了一个夫子教学实验班,于夫子今日在备案。”大爷带着人把东西放在课室门口,敲了敲门跟院长和于夫子汇报了句。
院长马上就迎了出来,看着几百本书,十分欣喜,围绕着书走来走去。
“请院长、于夫子安!”吉祥出声体现一下两人自己也来了,院长这才回归正经,和她寒暄了几句。
“于夫子,你和吉祥姑娘说说咱们这女子实践班扩招的事情,老夫去把这些书归档了。”
院长喊了几个年轻的夫子来搬书,敬文学院开办十来年藏书少得可怜,平日里光是发夫子们的月钱就已经够呛了,根本没钱买这么多书,如今看到这么多书,不仅造福学子也造福了一些还想继续科考的夫子。
“吉祥姑娘请随我来。”于夫子带着吉祥走到了先前女子实践班的教室里,“这里是先前女孩子们读书的地方,现在挪到了隔壁,她们是甲板的孩子,六月会有一场入学小测,都是女孩子们,考核通过的就一起在甲班学习,没通过的就在乙班启蒙。现在已经接收到十几个报名的名额,都是夫子们的孩子。”
“那是好事啊,读书不仅能识字还能明理,就算不能科考也能拥有更广阔的眼界,还是读书人懂得读书的好处,愿意把家中孩子送来读书。”吉祥顺嘴夸了夸,于夫子高兴地眯了眯眼。
“本来大家都觉得男女同在一个学院里有伤风化,可是村里的孩子读了快一年了都没事情,大家见此,心中也就放下成见了。”于夫子抚了抚胡子,“我们虽然害怕被街坊邻居指点,但县令大人找到了我们院长说了几句,院长同意了,有人撑腰,我们心里也不害怕。”
原来这里面还有梅县令的手笔。
“县令大恩,敬文书院的夫子们也是如此。”吉祥起身行礼,见到了下学出门的孩子们,和于夫子告了别就回了明安村。
在吉祥离开后,敬文学院就在门口贴了布告,感谢林家捐赠的百册书籍。
“阿姐,就你自己回来了吗?”吉智梳着小书生头,两侧留着发须,可爱极了。
“阿娘也回来了,阿娘接了阿奶,带着买的东西先回家去了。”吉祥把七个孩子安顿好,“咱们今天一起回家,这阵子就安安心心待在家里。”
“哇呜—”孩子们都欢呼起来。
孩子们一路上叽叽喳喳地说自己读书得到了夫子的夸奖,还央求着吉祥把《花木兰》下册讲一遍。
他们都只听过吉智说的上册,心神被勾起来,听不到下册读书都觉得有些乏味。
吉祥没办法说那么多,只能带着孩子们在车上把《木兰辞》背了一遍。
回村的路上,马车上时时露出阵阵童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