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史上十大抗倭名将,第八位,大明,李如松!】
徐谓:哦,是子茂啊!
胡宗宪@徐谓:文长,你徒弟?
李成梁:哈哈哈,不愧是我儿子!
章先生@李成梁:你可别说话了,万历要知道你养肥了努尔哈赤,非得把你削死。
万历:他干的?
李成梁:陛下听我狡……解释啊!
公元1549年,即明嘉靖二十八年,辽东、铁岭,李如松出生了,父为名将李成梁。
当然,那个时候的李成梁还不是名将,而是一身清贫的李书生,埋首书卷数十年,就考了个秀才功名,于是李成梁清醒了,读什么破书,还是承袭祖上传下的武官,提刀子立功正经。
于是,又一个书生回到了儒家正统道路!
可惜,李成梁还是醒悟得太晚,四十岁才毅然决然弃笔从戎,被任命为险山参将,而那时候,他儿子李如松已经17岁了!
不慌,儿子长大了才好,怀着这个想法,李成梁毅然将李如松带到了军中,是所谓上阵父子兵,父子俩一起提刀教草原铁骑做人。
也是因此,年少的李如松得到了父亲李成梁的亲身传授,嗯,主要学习如何把敌人剁吧剁吧,以及怎么偷袭敌人老巢,直接偷家。
就这么过了几年,李如松已经成长为一个杀人眼都不眨,打仗狂猛无双的猛将时,他遇到了一个人。
这是父亲为他请来的名师,他叫徐谓,曾经坐断东南,献策平倭的军师,同时也是一个自杀多次都没死成,陷入半疯半癫境况的老者。
听了徐老师的课后,李如松开始变了,嗯,大概相当于典韦的武力外加贾诩的聪明脑壳,于是乎,一个狂猛如虎,狡诈如狐的名将诞生了。
同时,由于徐老师曾长期待在东南,熟悉倭寇作战风格,并熟练打倭寇的方法,李如松也因此掌握了这个暂时好像没啥用的技能。
学了数年后,徐老师走了,回了他的故乡,李如松也改变了人生规划,进京参加武举,并顺利考中武进士。
而由于父亲李成梁打仗实在太猛的原因,李如松受了福泽,承父荫,被朝廷授予指挥同知一职,充任宁远伯勋卫,嗯,宁远伯是就是他父亲。
回来了,还是熟悉的铁岭,还是熟悉的草原敌人,不同的是他,猛将的武力,谋士的脑子,注定会给草原铁骑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此后的日子里,李如松过上了一如少年时的生活,追随父亲的背影,撵着草原铁骑嘎嘎乱杀。
很快,李如松凭借战功升任署都督佥事,不久后,再次升职,入京任神机营右副将。
万历十一年,即公元1583年,这一年,李如松34岁,已然升任山西总兵官,这一生,仿佛坐了火箭,官位窜得飞快。
这么不正常的升官速度,易招言官,于是,给事中黄道瞻多次进言,认为李成梁、李如松父子不应一同掌管重镇。
对此,李如松半点不慌,因为他父亲朝中有人,果然,大学士申时行知道这事后立刻奏请万历皇帝对李如松善加保全。
于是乎,李如松被皇帝召入京师担任右军都督府佥书,不久改任提督京城巡捕,很受皇帝信任
此举明显不受言官喜欢,于是,给事中邵庶转头弹劾李如松和他弟弟,时任副总兵的李如柏,说两人有不法的行为。
奏请皇帝对李如松稍加抑制,但皇帝完全不听,似乎是将李如松当成了他的冠军侯。
公元1587年,38岁的李如松出镇宣府,为宣府总兵官,喏,九边重镇,可见皇帝对他有多信重。
某日,宣府巡抚许守谦心血来潮检阅士兵操练,总兵李如松却不守中晚明时武将尊敬文官的惯例,直接让许守谦和他同坐。
这事儿你要放汉唐,甚至是明初实属正常,但在宋朝和中晚明,对不起,文官是老大,你这叫嚣张跋扈。
于是,参政王学书看不下去了,跑来劝解李如松,结果李如松不惯他,两人争执不下,几乎要动手开打。
事后,巡按御史王之栋上奏弹劾李如松骄横,嗯,顺带弹劾王学书,皇帝因此夺去二人俸禄,以示惩戒。
关于这个惩罚,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叫罚俸了事!概因晚明时候,正经人都不靠俸禄过日子,哦,除了海瑞!
这事过后不久,李如松再次被人弹劾,给事中叶初春奏请将李如松调离宣府,皇帝于是令他和山西总兵李迎恩换镇。
呐,熟悉的山西,俺李如松又回来了!٩('w')و
弹劾尚未结束,将军仍需努力,于是,不久后,李如松在军政考选时又数次被言官弹劾。
然无甚用,皇帝对李如松始终宠眷,并不因弹劾而改变,随后更是将李如松召回京师任中军都督府佥书。
山西总兵李公子,专业摸鱼二十年!这是朝堂大多数人对李如松的认识,觉得这家伙之所以升官如坐火箭,完全是沾了他老子的光,直到一场大战来临,这个固有印象变了。
公元1592年,即万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宁夏原副总兵,降明的蒙古鞑靼部首领哱拜,纠合其子承恩、义子哱云,同时勾结蒙古河套部落发动叛乱
叛军连克中卫、广武、玉泉营、灵州等黄河以西四十七座城堡,势如破竹,全陕震动,由此,万历三大征之一,赫赫有名的宁夏之役爆发。
战争刚开始时,四镇总督魏学曾,下令副总兵李昫率游击吴显赶往灵州,另派游击赵武赶往鸣沙州,沿黄河一带阻止叛军南渡。
他自己率军进驻花马池,正当叛贼的冲要,此后,李昫率军渡黄河,叛军大多逃跑,失陷的四十七城全都收复,只有宁夏城还被叛贼盘踞。
但就是这座宁夏城,让四镇总督魏学曾久攻不下,甚至于还丢了官位,朝廷改任大臣叶梦熊为总督。
彼时,兵部尚书石星主张掘开黄河大堤,放水灌城,企图淹死叛军,叶梦熊听了这话,果断决开黄河,水淹宁夏城。
然后……叛军没被淹死,百姓惨了,被坑得家破人亡,民不聊生,甚至沦落到剥树皮为活命。
同年四月,经御史梅国桢举荐,李如松临危受命,出任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统率辽东、宣府、大同、山西兵、戚家军,不是,这会儿叫浙兵,以及苗兵进行围剿。
六月,李如松率平叛大军抵达宁夏,七月,命麻贵所部出击,击败蒙古河套部落,追杀至贺兰山,将其驱逐出塞,剪除了叛军的外援。
与此同时,各路援军将宁夏城团团包围,加上得益于叶梦熊水淹宁夏城的“壮举”。
叛军虽然没被淹死,但城内却因此弹尽粮绝,军心涣散,斗志全无,内部也发生了火并。
九月十六日,宁夏城防崩塌,李如松乘势下令攻城,浙兵在参将杨文的带领下,率先攻破南门,先登入城,一举攻入城内。
大势已去,叛军首领哱拜在干掉两个属下后向李如松投降,李如松接受了投降,但还是尽灭哱拜满门。
至此,宁夏叛乱平息,战后,李如松晋升为中军都督府都督,获世荫锦衣卫指挥同知的恩赏。
还是1592年,这一年,在倭国,某只猴子凭借强悍的实力结束了他们的战国时代,掌握了倭国的大权。
野心勃勃的猴子并不甘心于只在岛上当个酋长,于是乎,这一年,猴子派出了15万大军入侵朝鲜。
猴子的野心很大,因此他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华夏,进而向南洋扩张的军事侵略计划。
刚开始,猴子的计划很成功,那年四月十三日凌晨,侵朝倭寇渡过对马海峡在釜山登陆,壬辰倭乱爆发。
当时统治朝鲜的李氏王朝,党争不断,武备松弛,人不知兵两百余年,全国300多郡县大多数根本没有城防。
而倭寇呢?刚刚结束战国,兵锋正盛,攻势凌厉,短短两个月,便将朝鲜三都十八道全部攻陷,且一路势如破竹挺进到鸭绿江南岸。
侵略战争很顺利,丰臣秀吉很得意,猖狂的叫嚣着让大明朝廷承认倭国以大同江为界占据朝鲜,同时还威逼琉球、菲律宾等明朝藩属国臣服倭国。
消息传来,大明举朝上下一片哗然,主战派认为必须出兵,主和派却认为朝鲜过于软弱,一触即溃,只会向明朝求援,建议仅让朝鲜国王及随从百余人过鸭绿江避难,而朝廷不出兵。
经过一番激烈的朝议,万历皇帝最终决定出兵,于是,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抗倭援朝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