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轸认为有便宜可占,率军前去打孙坚。
吕布也想抢这功劳,率少量骑兵先行,跑得比胡轸更快。
当胡轸打算扎营之时,吕布对胡轸说,孙坚因为害怕胡轸,已经从阳人城中撤走了。
胡轸大喜,决定不扎营了,催促军队连夜行军。
到了阳人城外一看,孙坚根本没走。
胡轸打算就地扎营,却又听到吕布在大声呼喊,说是孙坚率大军杀过来了。
胡轸的军队又累又饿,兵无战心,一听就直接崩溃了,狼狈回逃。
这样一幕,把孙坚都搞懵了。
胡轸往回逃了十几里,发现孙坚并未追来,就决定率军回去,把辎重粮草捡回来。
结果,当他再次到达阳人城时,孙坚真的杀出来了。
胡轸的士兵早就快要累瘫了,先前逃跑时又扔了兵器和甲胄,根本无法作战,于是纷纷投降。
孙坚连追几十里,斩杀了胡轸手下大将华雄。
接下来,孙坚继续向洛阳进兵,又打败了吕布。
董卓想和孙坚谈判,没能成功。
董卓便命全军撤离洛阳,西进长安。
孙坚进入洛阳,得到了传国玉玺,喜出望外地退兵了。
不久之后,酸枣联军粮草耗尽,也各回各家了。
轰轰烈烈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完全是虎头蛇尾,一地鸡毛。
遭受损失最为惨重的,其实是洛阳及洛阳周边地区的百姓。
近百万的百姓,经此一战之后,大半成为路边的伏尸。
活下来的少数人,也沦为长安地区的无地流民,死于其后的饥寒交迫之中。
基于这份记忆,赵云内心早已认定,那些诸侯全是自私自利的性格,绝不会与董卓死斗。
而且,在这个时空之中,夏国从凉州崛起,已经开始图谋关中。
董卓不可能像原本历史上那样,把朝廷搬迁到长安去。
也就是说,董卓会死守洛阳。
有了死守的决心,又有徐荣这种超猛战将,关东诸侯一交战就会吃大亏。
一旦获胜,董卓很可能乘胜追击,导致关东诸侯迅速溃散。
有李儒辅佐的董卓,当然会见好就收,与关东诸侯达成和平协议。
这时候,无论夏国是否吞下了关中,都会面临全盛状态的董卓大军!
如果夏国与董卓打起来,董卓出现溃败之势,关东诸侯很可能会加入董卓一边,从而让董卓和夏国拼个两败俱伤。
当然,只有穿越者,才会根据原本的史实,推演出这么一种可能。
在事情发生之前,却不好对徐庶等人说明。
赵云想了想,放弃了撒谎的念头,决定直接跳过这个话题。
“我的意思是,以董卓派人行刺我为借口,向董卓直接发难!
陈仓,第一时间占领。
占了陈仓城,汉阳郡就是瓮中之鳖,怎么也逃不掉了。
派大军和官员一起进入,一边平定当地,一边在当地建立官府。
与此同时,派出一路偏师奇袭汉中,夺取整个汉中。”
徐庶三人听得大吃一惊。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关中都没吃下去,赵云就想吃下汉中。
很快,徐庶就想到了这一招的妙处。
正如他一样,董卓帐下的聪明人,也不会想到赵云会如此疯狂。
关中还没得到,先就去取汉中!
出乎意料,就能形成突袭。
汉中多山地,较为贫瘠,驻军并不多。
夏国派万余骑兵过去,就有机会夺下整个汉中。
也因汉中贫瘠,世家豪族的力量也不强。
一旦夺下,建立新秩序也比较容易。
有了汉中,即使夺取关中的计划出了意外,也能以汉中为跳板,继续向蜀地进军,从而夺取蜀地。
“我赞同!”徐庶重重点头。
慕容平安还没想明白,张松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大王,我们拿下汉中,董卓会不会与我们直接翻脸?”
赵云露出自信的笑容:“在与关东诸侯正式交战之前,董卓绝不敢和我们交恶!”
按照原本的历史。
董卓始终都十分畏惧天下世家豪族。
正是因此,他才拿出许多高官,试图拉拢袁氏等世家豪族。
拉拢失败以后,听说世家豪族想要联手攻打自己,吓得连洛阳都不敢待了。
联军还没过来,他就先把朝廷和洛阳的人力与财物都搬到长安去了。
在这个时空中,由于不能退往长安,董卓只会更加害怕。
也是因此,他才会早早联络赵云,试图一起合作,共同抵御关东诸侯。
赵云心中有数,自然就很自信。
当然,他也只能表现出十分自信的模样。
真正的分析过程,他是不可能告诉张松的。
张松与很识趣。
眼见赵云再没有更多解释,便也不再询问。
毕竟。
从夏国立国至今,赵云每每做出一些超乎常人想象的决定。
事实证明,赵云一直都是对的。
他不能理解,只代表着他的智慧和见识不足。
慕容平安也有这种觉悟,并没有追根究底。
“那么,接下来内阁要做三件大事。”赵云神情变得肃然。
徐庶三人连忙正襟危坐,并做好了记录的准备。
看云看了看徐庶三人手中的炭笔,暗自点头。
在他南巡之前,徐庶三人还在使用毛笔写字。
但到现在,他们显然已经意识到炭笔的方便之处,习惯于使用炭笔了。
这种炭笔,以石墨、粘土、松烟墨等调制而成,其实就是后世的铅笔。
因为赵云有时叫它“铅笔”,故而它也有另一个名字:铅笔。
“第一件,立即制定夺取陈仓、汉阳郡、汉中郡相关计划。
第二件,准备答应董卓的联合计划,包括我与董白的亲事。
第三件,准备加速接手关中的计划。
半年时间太长,我希望尽量短一些。”
徐庶沙沙沙地写完,抬头道:“大王,请给个期望的时间,我们好估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