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一听就知道,张任对于自己的武力非常自信,准备公然打败他。
为免他输得不服气,张任主动要求把他可能影响战力发挥的东西拿掉。
赵云今天是微服出门的,没有佩带凝霜宝剑,而是挂上了一柄龙雀刀。
这刀却也不凡!
原材料是一块殒铁,经过水力锻锤上万次的锤击,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万炼钢。
再由最好的铁匠和刀匠合作打造而成。
为免测试效果,同时打造了两柄。
测试的那把刀在没有开刃的情况下,以刀刃对斩的方式,连续斩断了25柄龙雀钢刀。
留在刀刃上面的每一道斩痕,都只有一颗麦子的深度。
两柄刀后来同时到了赵云手中,赵云直接将其命名为“倚天”和“屠龙”。
但因为赵云习惯了挂剑,腰间也就一直挂着剑。
今天临出门时随手抓起一柄,却是“倚天”。
赵云也知道,腰间挂柄长刀会影响发挥。
但他自从知晓水肉的功效以后,时不时就会服食一些水肉。
到了现在,他的力气比起从童渊那里出师之际,又强了至少三分之一。
对于高手来说,力气强出三分之一,已经非常夸张了。
也就是说,他有自信不取刀就击败张任。
但张任既然说了,他也不会反对。
解下腰间的龙雀钢刀,四下扫视一眼。
泠苞站在二十多米之外,正在看着这边。
赵云便轻轻一抛,将带鞘宝刀抛了过去。
泠苞下意识举手接住。
此时的泠苞,已经看出赵云打算和张任比试一场。
泠苞暗自摇头。
泠苞和张任、邓贤、吴懿,都是成都有名的游侠儿,早就相互认识了。
虽然算不上很好的朋友,但也喝过几次酒,比过几回武。
每一次比武,都是张任获胜。
泠苞曾经不服气,比武时使出小铁箭,竟然也被张任一枪打飞。
那一次,张任把泠苞打得特别惨。
要不是两个人还有那么点交情,泠苞多半已经残了!
泠苞这才明白,张任与他们几个比武之时,其实一直是在放水。
因此,张任的益州枪王之名,绝对是名副其实。
也因和张任还有一些交情,泠苞因而知晓,张任是有两个师弟的。
二师弟张绣,三师弟赵云。
由于童渊不许徒弟去探望,张任没有见过两位师弟。
但张任说,童渊教徒弟格外认真,不好好学习的话,会被打得死去活来!
若不能学完所有本事,是不允许出师的。
泠苞从小到大,先是自己瞎练,后来请了些野武师当教习,可没遇上童渊那种好师父,自然是羡慕得双眼发绿。
却也因为张任的这一番话,让泠苞可以断定,张任的两位师弟,都是得到了童渊真传的。
换句话说,张任师兄弟三人出师之时的武艺,应该是旗鼓相当的。
那么,接下来谁练习时间更久,练习过程更加认真,谁的武艺就会更好。
据泠苞所知!
张任出师十七年以来,天天都在苦练枪术!
一句话,张任比赵云多练了17年的枪法!
赵云才刚出师一年,凭什么和张任打?
几乎必然会输!
如果泠苞就站在赵云身边,泠苞一定会把这番道理告诉赵云,让赵云知难而退。
在当今夏国军民的心目之中,赵云是无敌的。
若是当众输掉,这无敌形象可就毁了!
赵云却没有泠苞的担忧,但他故意看完了泠苞接刀的全过程。
没有及时转过身来,是准备给予张任一个偷袭他的机会。
当然,这只是表面的机会,实际上是个陷阱。
赵云的眼角余光,始终都在关注着张任。
张任始终神色坦然,似毫没有偷袭赵云的意思。
赵云心里暗自点头,回过头来看着张任,肃然道:“大师兄,请!”
张任点了点头,并没有客气,直接攻出一枪。
这一枪直接扎向赵云顶上半拳,这是礼貌性质的出招。
对于高手来说,半拳的距离已经是足够大的失误。
不过,高手永远不会将招式用老。
真的只有半拳距离误差的话,高手随时可以将误差变成陷阱。
基于这种考虑,赵云也没有大意,在安全范围里格开了来枪。
张任大叫一声:“小心了!”
话音刚落,便狂风扫落叶一般猛攻过来。
“这是我自创的落叶枪法!”张任出第二枪时喝道。
赵云礼貌性地连挡三枪,使得自己失去了先机。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张任枪出如雨,枪刃化作无数,招招不离赵云周身要害。
两人都是顶尖枪术大家,又都力气很大,这就使得两人出枪非常快,快得让站得最近的泠苞都看不清。
泠苞见到这一幕,心里倒吸凉气。
若是张任曾经这样对他,他一个眨眼就会落败。
泠苞凭经验看出,赵云挡得密不透风,暂时没给张任机会。
这就说明,赵云果然拥有出精妙的枪术。
但是,对于这种守法的痛苦,泠苞是深切感受过的。
久守必失,这是泠苞的判断。
泠苞握紧了赵云抛给他的长刀,准备在发现赵云露出败迹之时掷刀过去。
不是为了救援,而是打断一下张任的进攻节奏。
以赵云的枪法,只要张任的攻击节奏一乱,就有很大概率抢回先机。
赵云有了先机,再抢攻几招,就可以适时后退,二人算作平手。
若是发现赵云不好意思那样做,泠苞就准备拉个偏架。八壹中文網
在赵云和张任表面打平之际叫停,强行给双方定个平局。
与泠苞相比,周围的禁卫司士兵,以及被驱赶到较远处的夏国百姓,则是另一种心态。
由于报纸和宣访司的长时间宣传,赵云早已成为无敌战神的象征。
哪怕是最理智的人,也在赵云打败吕布的消息传回国内以后,产生了同样的认知。
由于赵云和张任的动作太快,他们又站得比较远,完全看不清楚,也看不懂。
但他们深深地自信,赵云一定会取得胜利。
有人还想坑一把外地来的商人,干脆去找那些商人赌斗。
但能来夏国的商人,多数都是在本地买了房子的,也是深受夏国环境的影响。
他们又不傻,岂会把自己的钞票白白送人?
少数真正的外地商人见此情形,也都息了押赵云输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