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范三年,天下大旱。 齐国长公主的纸鸢掉进水位巨降的水池里,让南唐皇帝李懋意识到从开年以来,江宁已经连着三个月没有下雨了。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李懋入住清凉山行宫一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来,整个江宁依旧滴雨未下。按理说江宁地处江边,离海也不算远,怎么都不应该这么长时间不下雨,但老天确实是连着几个月不下雨了。 清凉山行宫的水池基本已经见底了,那些漂亮的山泉也没有了往日的潺潺流水,大一点的也就剩下藕断丝连的细流,小一点的就真是人间蒸发了。 李懋不记得南唐历史上是不是有过特别严重的旱灾,更不可能知道这场旱灾的范围有多大。南唐史那么冷门,他脑子里又没有带系统,之前能记住南唐那么多事情,也都是因为南唐的文学史比较熟,因为个人兴趣研究过南唐二主词,他甚至都不是专门研究南唐文学史的。 何况,即便他以前对南唐有过专门的研究也没用,历史早已被他篡改过很多次,吴越都没有了,南唐的朝廷也被他洗过几次,早已经物是人非。他最大的外挂就是时代先知,但是这个霸服已经被他自己削弱了,只剩下越来越宏观的大势。 甚至连这个大势也不靠谱,毕竟原本的大势,是由中原来一统天下的。 但是李懋既没有把司天监的官员找来算一算天意,更没有什么下罪己诏的打算,他依旧在行宫里过着半休假的生活,和自己的母亲、妹妹以及妃嫔们过着悠闲的生活。 林太妃现在也不会嫌打麻将少人了,游萱出了月子以后,就和符金环、赵氤氲成了林太妃麻将桌上的固定搭配。一般都是她赢钱,只不过总赢媳妇们的嫁妆她也不好意思,所以大家的输赢都不大,就图个乐。 允儿还是负责一家人的饮食,当然是最核心这几个人的饮食,而且她也不是什么都亲自动手,主要是研究菜谱,尽可能每天每顿不要重复。还有两个女官帮着她把菜谱整理成册,李懋是让她偶尔把皇家菜谱透露一点到民间,卖给那些有资质的酒家,也算是收版权费了……允儿是几个妃嫔里最弱势的一个,李懋也总是会为她多考虑一些。 至于新加入的木叶,这小姑娘性格开朗,融入得也很快。她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缠着张初晴教她武艺,此前她自诩能够猎到豹子的那点功夫,在张初晴面前完全不够看。 但是她极有天份,又能吃亏,还挨得了打,张初晴对这个徒弟倒也是十分用心,虽然木叶这个年龄学武艺已经不可能登峰造极了,但如果说张初晴能够达到射雕五绝那种层次的话,木叶再练几年,至少也能是全真七子那个水平…… 木叶不但能打猎,还会种地,本来嘛,他们住的那片地方,差不多也就是武侠小说里的苗疆,生存环境还是很恶劣的。美女也好,俊男也好,都要为了温饱想尽一切办法。她是头领家的女儿,生活条件当然也不会太差,可一样从小就要学会各种本领。 每天,在张初晴那里挨了打,她还要在行宫的花园空地里刨弄她的菜地。但是,天不下雨,她的菜都长得腻腻歪歪的,这让她很不开心。 这天傍晚,木叶又去给菜地浇水。 四月,天气已经热起来了,而且今年比往常还要热得更早,气温也更高。木叶早已换成了汉人女子的宫装,因为是夏款,剪裁得也都比较简短,材质也是极为轻薄的,穿在身上透气又凉爽。 但是一番劳作下来,她身上早已浸满汗水,自然也浸透了薄薄的纱衣……当她感觉到一道不怀好意的目光在她身上摩挲的时候,一转头,她就看到了背着手站在树下的皇帝。 “官家。”
木叶闷闷地叫了一声,她的语言天赋也不错,说起江宁的官话来,味道不像游萱那么纯正,但和赵氤氲已经差不多了。 李懋呵呵一笑,问:“怎么,很不开心?七娘又让你吃苦头了?”
木叶摇了摇头,她可不敢说张初晴给她苦头吃,再说,那也是她自愿的,她只是指着菜地里的秧苗说:“这些秧苗不行了。”
李懋看了看,他觉得其实还好吧,那些秧苗看起来确实不是很茁壮的样子,但至少也还绿油油的。他就说:“我看还行,你不是每天都浇水的吗?”
木叶摇头说:“天热得太早,又没有雨水,我每天浇的水都不够太阳晒的,这些秧苗……开不了花,也结不了果。等过几天再热一些,浇水也无济于事了。”
李懋若有所思,他也不是很懂,只是隐约感受到什么,问:“照你这么说,这些秧苗成不了气候,最后就是要欠收的……地里的庄稼,也都是如此?”
木叶抬头看天,表情凝重地说:“四月都快完了,天一直没下雨,许多庄稼都错过了播种的时间,这天气也长不好,秋天一定是欠收了。”
她说完,放下了水桶,走到李懋身边的石凳上坐了下来,一脸的闷闷不乐。 李懋安慰她说:“别太担心,工部这两年在各地都建了不少水塘和水渠,就是为了防备各种旱涝天气的。还有义仓,就算今年欠收……” 不过话说到这里,他自己就打住了,朝廷的政策当然是有的,从唐朝,甚至更早的时候,哪个朝代没有相应的政策和要求。可如果都做到了,天下哪里会乱,又哪里会冒出来一个黄巢,又哪里会进入五代这最黑暗的五十年呢? 他登上皇位不过三年,这三年中,他的重心一直就是在进行军事准备,次一点也是整顿吏治。民生方面,他倡导简朴,也有收缴寺产和在吴越、楚国部分地方重新丈量土地之类的措施,但光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结果两个人走在树下的石凳上坐着,都是一脸的闷闷不乐。 等到允儿来找他们吃饭的时候,看到两个人的样子,手里不停地比划着,生怕他们在怄什么气。 李懋看着满脸担忧的允儿,伸手拍了拍木叶的肩膀,说:“先去简单冲个澡,吃饭。魏荃恩,请宰相们明天来行动议事……不,吃完饭我先回宫去,明天上朝。有些事,不能再拖了。”
李懋说的是行政区划重新规划调整的事情,这个事自打吞并了吴越之后他就和朝臣们一直在讨论,有了初步的意向,但一直没有落到实处。 南唐的行政区划,就是延续唐代的州、县两级制,也有藩镇、军、监的体系,原来是够用的,但是吞并福建、吴越和楚地之后,国土大了,光是州县两级,中间又夹杂着节度藩镇和军监等不同的行政区划,体系既不统一,管理上也比较混乱。李懋和大臣们也早就想重新调整了。 大臣们的计划就是先恢复唐代的道,李懋则是想一步夸到设省,用省、州、县三级区划来规范行政体系。这个方案有点超前,而且南唐的主要矛盾依旧是对外战争,要在这个时候取消藩镇和军州也不现实。 但随着旱情逐渐加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李懋觉得,就算行省制度还搞不起来,至少要恢复监察区,不管是设道,还是设路,朝廷都要委派专职的官员,处理各地的民政。特别是如果旱情变成旱灾,甚至持续时间不断延长的话,各监察区的主要职责,就要转到抗灾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