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究礼法的大明朝,一个未满二十岁的年轻男子当街被人拉走,又当街询问是否婚配,同样让人无比尴尬。
子龙脸刷地红了:“老丈...在下...在下尚未婚配。老丈若无事,我便告辞了。”
说完,子龙就要转身逃走。
卫老爷子此时也顾不得体统了,上前一把死死抱住了子龙的一条胳膊。
“小相公先别走,我有一独生女儿,二九年华,品貌端庄,天资聪慧,与小相公婚配,乃天作之合...”
额滴神呀!这卫老爷子一个大老粗,为了招一个未来的好女婿,这是提前做了多少功课啊,说出来的都是四个字的文绉绉的读书人用词。
子龙听了更加面红耳赤起来,就要想挣脱。
那边高希也发现了子龙,赶紧叫了张掌柜过来找他。
子龙也不认识张掌柜,见远处高希向他挥手,才松了一口气。
卫老爷哪里肯这样放走子龙,便跟着他们到了高希跟前。
高希见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遂立即下了马,施了一礼。
问清了事情缘由,高希和众人都大笑起来。
高希向卫老爷一拱手:“老丈,这是大好事,只是我不能为我这兄弟作主。婚姻,自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待我回去给他爷娘说清楚,再去老丈家提亲可好?”
卫老爷听了满心欢喜,连连点头。
高希让张顺发和卫老爷的管家交换了两家住址,卫老爷又说道:“我今天也为小相公准备了披红游街用的贺喜骏马。”
卫老爷说罢,看着子龙。子龙的脸已经红到脖子根了。
张顺发到底是做了掌柜的人,极有眼色,笑道:“我家掌柜只准备了高公子的骏马,想得不够周全,没想到还有一位丁家公子也中了秀才。”
高希便对卫老爷说道:“多谢老丈了,我这里确实没能提前为我这兄弟准备好骏马,亏得你老人家想到了。”
说完他一扭头,对着子龙做了一个鬼脸调侃道:“小相公,上马吧!”
卫家管家和长随也不废话,上前将子龙半架半扶,子龙就势上了马背。
此时骏马之上的子龙,恰是轻衫纱帽映鬓眉,玉树美丰仪。
卫老爷望着年轻的子龙,想到今日得觅佳婿、老来有靠,高悬多年的心事就要解决,他舒心地笑了,腰板也挺直了不少。
高家是丁家村的小姓人家,高宝夫妇也历来低调。
然而高希高中松江府院试案首,他们想低调也低调不了了。
当丁老实喜滋滋地从族长丁成远家跑到高家时,院里、屋里已经挤满了人。
哪里还用他报喜,至少有四五个报子站在院子里讨喜钱。
他后悔自己在族长家话太多,没能及时赶到高家来。
喜不喜钱的倒在其次,高家看起来要飞黄腾达,巴结总比不巴结好。
胡老秀才已经被一干村民簇拥着来到了高家,此刻他坐在当堂正中的太师爷上,手里捧着报子送过来的大红喜报,上面写着:“钦命南直隶提学御史郎玉遴选上卷高希拔取院试魁名”。
老秀才的山羊胡子在不住地抖动,看起来比自己当年考中秀才还激动。
就这么二十来个字的喜报,他捏在手上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这才交给高宝,让人赶快挂起来。
高家的喜钱自然不少,第一个送喜的报子得了五百文,嘴都笑歪了。
后到的报子陆续又来了四五个,人人都领了三百文,个个乐得像朵牡丹花似的,领了钱又是一通“高公子鸿运高照”、“高家文运恒昌”之类吉利话高声乱喊,恨不能重新进来再报一次喜。
高宝夫妇正忙得焦头烂额,平安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
高罕奇怪:“平安,你怎么自己回来了?二少爷人呢?”
平安跑得气喘喘吁吁的:“二少爷,还有丁家的子龙少爷一起回来的,让我先回家报个信。”
众人就要出去迎接,平安又说:“不必去接了。村里已经派人敲锣打鼓迎去了,一会儿就要进村了。”
贵升他们几个知道落榜,先回了村。
高希和子龙,因为要为提学御史大人送行,又折腾了半天的披红游街庆贺活动,次日两人才打道回府。
松江分号的小张掌柜已经雇了一辆上好的马车送他们,两人坚辞不受,只是雇了一辆寻常马车上路。
离丁家村还有四五里的样子,高希便让停了车,说是到了,给了车夫丰厚的车马费,车夫千恩万谢地去了。
“希哥,为何不一直坐车到丁家村,偏要在这里下车走回去?”子龙不解。
“我们中了秀才的事,村里必定已经知道。
上回我们参加府试,族长代表众乡亲亲自到考场外看我们,说丁家村自太祖开国以来,从未出过秀才,勉励我们几个好好考。
如今村里的老少必然忙着庆贺,说不定一会儿就有人来迎我们了。
我俩只是中了秀才而已,大大咧咧地坐着马车回去,平时没啥,现在却有些托大了,对乡亲们不恭敬。”
子龙尚未从上榜、抢婿、披红这一连串的喜悦中缓过劲了,从昨天到今天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听高希这么一说,脑袋清醒了些:“哦,希哥说得是,我糊涂了。”
“还有,贵升、金鸿落了榜。
特别是贵升,这一年多很是努力,他心气高,对自己的期望也高,没考中肯定很难过。
他爷爷,还有族长一家子,肯定挺失望的。
我们大喇喇地回去了,更会让贵升和金鸿两家难过。”
子龙这才明白高希不要小孙掌柜安排豪华马车的缘故,又为什么坚持要提前这么远下车走回去。
“希哥,我懂了。回了村,要低调些才好,不能轻浮孟浪了。”
“对,这也是修身,对你我心性的磨炼有好处。”
俩人没聊上几句,远远地已经有人在叫喊了:“啊呀,来了,来了,秀才回来了,乡亲们快去接新秀才啊!”
俩人一看,正是本村的乡亲红绸彩挂,敲锣打鼓地来接他俩了。
平安、丁老实走在最前面,族长丁成远也亲自来了,还有丁老实、平安、高罕、子龙的兄长子野,以及学堂里的学童,村里的妇孺、老少,个个喜笑颜开地望着他俩。
几个青壮上来,给他们俩胸前扎上了早已备好的大红花,就要将二人扶上四人抬的肩舆(无篷轿子)上。
高希和子龙默契地一同向丁成远拱手施礼,高希说道:“丁叔,我二人如今虽然得中秀才,却与往日并无不同。这么多乡亲来迎接我俩,已经是抬举我俩了,我们便与乡亲们一起走回去更好,这轿子断不敢受。”
俩人意志坚决,坚辞不受,众乡亲都颇为感动。
丁成远满意地点了点头,赞许地说道:“好好好,这书没白读,不忘本、没架子。来,大家一起和两位大秀才走回去好不好?”
众人听了高兴万分,齐声应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