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六年三月二十日,这是荀宁对豪族血洗的第三天。此时,朝中百官,已是流言四起,汴梁城中更是如此。由于大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而导致很多豪族在平日里没有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一时之间,猜测纷起。
太阳刚露面的时候,荀宁缓步登上了进入垂拱殿的台阶,今日他将向世人宣布一项极为重要的律法。这项律法,将会是建武新政第三轮革新的依据。当然,也是解决百官流言的时候了。
“经查,京城豪族九百六十家,诸如林家、郑家、王家等等,皆是祸害百姓,朕以大手段,屠灭其家……昭告天下!”
傅文书站在荀宁的旁边,向垂拱殿上的百官,宣读着圣旨。当他话音落下的那一刻,百官们的神色便是惨白起来。难怪,这些日子,京城之中很多豪族之人都不见了踪影,原来是被皇上荀宁屠灭了。
这个皇帝太狠了!
那可是九百多豪族,至少上万人,一言不合,而且毫无征兆的就杀了?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为何汴梁城中没有任何的消息?
当然,所有人的心中都在发出类似的疑问,不过他们不敢开口,因为此刻,每个人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自己出现一丁点儿纰漏,就被荀宁抓住而丢掉官职,甚至是被杀。
这不是个仁义之君!
百官内心对荀宁这样评价着。自古以来,从未见过哪个皇帝,屠灭世家能够超过三百多家的,也没见过会屠灭豪族九百多家。按人数来看,两次事件,起码杀了四五万人。这不是在打仗年代,更不是外敌入侵。如果是仁义之君的话,荀宁是绝对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
然而,百官的内心,此刻又是非常矛盾的。荀宁屠灭世家豪族数万人,固然残暴,但有一点却很明显,对待普通老百姓,皇帝却是非常的仁义。毕竟,从建武新政开始实行的那一刻,荀宁颁布的很多政策,都是利于平民百姓而不利于世家豪族的。
对世家豪族残暴,对寒门贫民仁爱,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皇帝?
垂拱殿上,几乎每一个官吏的内心都非常矛盾。这样的皇帝,究竟值不值得大家去拥护。
“汴梁城中的世家豪族,已经翻不起什么风浪了。前些日子,朕颁布了建武新政的第三轮革新方案,现在就以正式的律法颁布出去。朕将这份律法称之为大宋土地法,一旦实行,所有人必须遵守,否则的话,抄家问斩!”
荀宁的话不是在威胁众人,而是实打实的告诉他们后果。这些官吏,大多数都是荀宁精挑细选之下留在朝廷的,有些事情,荀宁必须要给他们讲清楚。否则的话,往后就没法收拾了。
“好了,接下来议事吧!自今日起,废除大宋国情咨政院,其中一应官吏,全部裁撤,永不录用!”
这一句话,是从荀宁的口中说出来的,废大宋国情咨政院,所有人都被这个决策震惊了。
看样子,皇帝是要彻底铲除世家对朝廷的影响了。
此刻,所有人都明白,大宋从今往后,不再有世家了。原因很简单,世家特权被剥夺,就已经意味着世家名存实亡了,现在象征着世家还有点建议权的大宋国情咨政院也被撤销了,那么世家从此就没有地位了。
很多人心中在不断地感慨着,荀宁这个皇帝,实在是太狠了。上千年的制度,说没了就没了。
皇城垂拱殿上的圣旨,很快就以皇榜的形式,出现在了汴梁城的街头城墙布告栏上。当然,数日之后,大宋全国上上下下数百个州城,都会接到相同的律法。
“皇帝要革新了?以前大宋的豪族,把持着各处州城的底层官吏职务,从而让百姓们吃了不少的苦头。自从建武新政第二轮开始,这种现象也就不存在了。现在,皇上要对大宋的土地制度进行革新,豪族们将会被进一步打压。要知道,大宋的大部分土地,都是掌握在豪族之人手中,他们若是没了土地,就等于没了命一样!”
“真是可喜可贺啊!苍天有眼啊!皇帝说了,官府要分配土地给平民百姓,耕者有其田,从今往后,百姓们就有田了!这是一个新的时代,没有人可以阻拦它的发展。我敢打赌,从今往后,大宋的百姓,不会因为灾害而起兵造反了!”
“是啊。百姓起兵,皆因无粮,现在百姓有田了,粮食自然而然就能生产出来了。官逼民反的日子不再有了,现在大宋的土地,也得到了律法的保护。一旦有人肆意妄为,抄家问斩,那绝对是逃不过了。当今天子,乃是明君!”
汴梁城中,百姓们奔走相告着圣旨中的内容,当然也有很多人将大宋土地法誊抄了下来,四处宣传着。对于圣旨之中提到的屠灭豪族之事,很多人都在拍手称快,而对于大宋土地法,耕者有其田的措施,更是让人兴奋不已。
正如荀宁说得那样,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无非就是在灾害年代,农民被官府压迫而最终发生的。之所以会出现压迫现象,其中之一就是农民土地的问题。现在,荀宁从顶层设计开始出发,实行耕者有其田,同时限制土地交易等事情,其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土地在大宋官府的监管之下,回归到百姓的手中。
百姓有了土地,就能耕种出粮食,有了粮食,就不怕灾害之年,如此下来,大宋百姓的发展,也就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
“皇帝这么做,是想要把我们世家豪族赶尽杀绝吗?你们看看,汴梁城,上千家的豪族,上百家的世家,从此就没了人!再这么下去的话,我们这些汴梁城外的豪族,迟早会遭殃!”
“你们知道些什么?皇帝本来是不想对豪族动手的,奈何那汴梁城的林家,却联合了世家,意图劫持皇太子荀瑜,若不是皇帝有先见之明,恐怕早就被夺权了。我想,这也恐怕是皇上废除大宋国情咨政院的直接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