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函授学习
学生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日,中师函授学习班也如期开课了。学习班设在中心小学的一间学生教室里,上课时间是每周日的上午八点半到十一点半。
立新小学参加学习的应该是七名教师,由于佟丽娅老师的丈夫郑一吉嫌工资太低,辞职单干去了。这样,立新小学就剩下六名教师参加学习了。
李牧六点就得从家里出发。本来庄稼已经不需要雨水,可就在这时蒙蒙细雨却连绵不断的下着。
李牧用塑料布把头和身子包好,又穿上靴子。妈妈怕雨水漏在儿子的身上,又重新检查了一番,确认没事后说:“走吧,没事了。”说完,又拿了一个馒头装在儿子的书包里。平时,李牧家吃的是玉米面饼子。妈妈不想让儿子在同事面前受窘,今天特意给他蒸了几个馒头。
当李牧向东走两公里来到通往中心小学的公路时,李艳萍和赵冬梅也相扶着走过来了。他们三个人边走边聊,倒也不寂寞。细雨还在不停的下着,他们走起路来一呲一滑的。也许路边的野花感受到了一丝丝寒意,今天也并没有显露出逢雨后的兴奋。树上的鸟儿也不唱了,连个影子也没有。他们好像同情这三个人的处境,都不像往日那样张扬。八壹中文網
正常情况下,他们两个点儿就可以走到中心小学。今天,马上就要到八点半了,他们才刚刚走进中心小学的校园。
辅导老师是位五十岁左右的男教师。个头不高,面庞清瘦,双目炯炯有神。他把教案放在讲桌上慢声细语的说:“我叫李文强,负责教学你们的语文课。”
接着,李老师交代了函授学习的特点:老师讲重点,以学生自学为主。任课老师来了主要解答学员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学员要按要求按时完成作业,把不懂的问题写在稿纸上,等待辅导老师下次来时解答。辅导老师间隔两周来一次,讲解重点,解难答疑。间隔的那两周,由各中心小学辅导站的辅导员组织学习。
李老师郑重地对学员说:“”在坐40位老师从知识层面看可以说是就旧庄乡400多位教师中出类拔萃的,你们将用四年的时间完成师范学校的全部课程。这个过程是很艰辛的。如果不认真学习,成绩不达标是不能结业的,也就是拿不到毕业证。我们每科结业都要到县里统一考试,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想顺利结业,就必须刻苦学习,没有其他的捷径可走。”
今天李老师讲的是《文选与习作》中莫泊桑的作品《项链》。他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一讲到莫泊桑本人,从作品的故事情节讲到作品的艺术表现,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讲到语言文字的文学色彩,从短篇小说的写法讲到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区别。他渊博的知识让在坐的学员叹为观止、望尘莫及。
语文老师讲完课后,博得了全体学员的热烈掌声。后来学员们了解到李老师是柳树县教师学校副校长,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学员们记好笔记找个方便的地方,把自己带的吃食儿消灭掉,然后才能回家。饿着肚子往回走,那是很吃力的。
不知道别人,就李牧那28元5角钱的工资,去饭店吃饭或者买个苹果吃,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社会上的人们都说老师抠,说老师是臭老九。其实一点儿也不为过,因为老师的工资真是低得可怜。买东西一分钱也要争论不休,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他们也要养家,他们也有老婆、孩子和老人啊!有人说,老师吃干豆腐用格尺量着分,那纯属于对老师的污蔑,那是对老师人格的亵渎。
细雨就是不停,老天爷好像刻意和这些学员过不去。在回家的途中,李艳萍脚下一滑,竟然坐在泥沟里。此时,真不知道她那漂亮的脸蛋儿上流淌的是雨水还是泪水。李牧和赵冬梅赶紧把她拉起来,踏着泥泞的道路继续前行。
在以后的几年里,老天爷真是在考验这些学员。到了周末,要是夏天就是下雨,要是冬天就是下雪。这几乎成了一种定律。特别是结业考试,学员们多少次都是步行几十公里的路来到县城。可以说八三级函授学员的文凭,不只是文化的象征,那里也饱含着学员们的汗水和泪水。
如丝的细雨依然蒙蒙的下着,无情的打在学员们的身上。冷风呼呼的刮着,吹得学员们东倒西歪。
信念!那是对教育事业坚守的信念支撑着这些平凡的人民教师。他们拿着微薄的收入坚守在育人的阵地上,他们是辛勤的园丁,说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兴旺发达,长盛不衰,就永远不能失去教育这块阵地,就永远不能失去坚守在教育阵地上的人民教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