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科举与选官(1 / 1)

随后,袁天罡又给李烨讲述了金国的三军团将领。

“金国中军团,统军主帅是金国宗室将领,完颜娄室,副将完颜寿、仆散安贞、韩常;

南军团负责针对我国的布防,主帅完颜银术可同样是宗室将领,副将兀颜光、山狮驼、阿里奇、寇镇远;

东军团陈兵高句丽边疆,大将军完颜阇母亲自带兵,麾下王伯龙、郭药师、琼妖纳延为副。”

“我记得,完颜阿骨打还有四个儿子吧。”

“大王记错了,完颜阿骨打可不止四个儿子,不过能力相对突出的,确实是四人,便是完颜宗干、完颜宗望、完颜宗辅、完颜宗弼,此四人均有才干。”

“一两个有才干是好事,但四个都有,就不是太好的事情了。”

“没错,目前金国尚未立下太子,长子完颜宗干,乃是庶出,而次子完颜宗望,却是金国王后嫡子,此二人之间,暗生龌龊,而老三和老四,也不是省油的灯,完颜宗弼虽未及弱冠,但深受完颜阿骨打的喜爱。”

“庶长子和嫡子,国师,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像我大魏宫中的局势?”

“臣不敢妄自揣测内宫之事。”袁天罡拱手说道。

“罢了,现在大魏已经打不动了,中原混战十余年,百姓疲敝,当辅以民生,不能再妄动刀兵,动则必胜。”

“臣明白。”

“退下吧,内外五国,皆需警惕,孤有生之年,定要扫平四夷。”

“臣遵旨。”

袁天罡离开王宫后,便去部署针对蜀国的事宜,按照目前的情况,只要操作得当,还是当以伐蜀为优先。

毕竟张松的效率还是很高的,已经拉拢了法正、孟达,现在正在攻略李严。

李严最初在荆州为官,后来周瑜奇袭荆州,打下了江陵,荆国灭国,而当时负责西线防守的李严,便入从投降了刘璋,凭借出色的能力和外来者的身份,获得了刘璋的赏识,后来奉命驻守绵竹关。

魏国已经占据了蜀国的北大门汉中,若是要攻打蜀国,主要有三条路可供选择。

其一,由汉中南下巴郡,再攻葭萌关;

其二,从白水关强攻,再打通剑阁,攻绵竹关,破成都;

其三,便是阴平小道,不过此路极为难走,得看运气,运气好了,可以直接神兵天将,直接出现在绵竹一带。

蜀国也是有人才的,黄权在北伐败退后,便认清了当下的局势,向刘璋建议收缩防守。

刘璋在见识过魏国的强大后,为了保住自己土地主的位子,也同意让黄权的收缩战线策略。

杨怀和高沛镇守白水关;张任镇守剑阁;严颜镇守葭萌关;吴兰镇守永安;泠苞、孟达镇守阆中;李严、邓贤镇守绵竹关,黄权坐镇成都。

目前事实上,魏国实力已经南下侵入了巴郡不少地盘,但是刘璋就像是缩头乌龟一样,严令各部坚守,不得出战。

严颜老成稳重,攻不足而守有余。

魏国若是想要拿下巴蜀之地,难度还是不小的。

李烨到了战情室,看着里面摆放的益州沙盘。

虽然张松和不良人之间交流不断,益州的情报和兵力部署,基本上都泄露了,但那峰峦如聚的地形,才是攻下益州的最大障碍。

历史上刘备入川之战,打了将近三年,他是什么情况?

刘备的几万主力已经基本进入了益州内部,刘璋前期像个傻子一样被刘备骗,给钱给粮,结果刘备不帮他打张鲁,还在当地收买人心。

葭萌关在刘备手上,白水关的杨怀和高沛被庞统用计骗来杀了。

在这种优势下,刘备打了三年,如果不是马超投降,威慑刘璋,刘璋凭借成都固守,再打一年完全有可能。

按照目前的情况,刘璋听了黄权的计策,这样大大增强了魏国攻克巴蜀的难度。

“到底是先蜀,还是先梁呢?”

对于灭蜀和灭梁的先后,李烨还是决定改日找群臣来商讨一番。

灭蜀的主要难度在山川之险,而灭梁的难度在于梁国后面的吴国。

一旦李烨大军包围寿春,曹昂为了保护都城,只能从合肥调军,而吴国必然会乘虚而入,攻打合肥。

现在吴国的濡须防线已经让李烨头疼的了,再加一个合肥,那就更难受了。

还是水师的问题。

吴国目前现在就瞪大着眼睛盯着魏国,他们是不会让魏国轻易获得淮南之地的。

沉下心思,还是得先去处理政务,目前天下格局趋于稳定,必须蓄积国力,一战而灭一国。

此时此刻,魏国的士子们,也是分外活跃。

在魏国建立后,每年的正月,在邺城都会举办民间的集会,被誉为神都聚会,这场集会是由各个家族的那些公子举办,用来提升名望的。

虽然科举制在魏国推行已经有些年了,成为了做官最广泛的途径,但是科举在历朝都不是做官的唯一途径。

在现在的魏国,譬如医部,你让那些医学生去考科举?科举普遍的监考和考试,也不会出和医学有关的,还不是得医部的那些医者去招弟子。

再就是商部,科举考的成绩好,就能当好商人?还是说科举会教你怎么当商人,或者能判断出有没有做商人的潜质?

至少这两部的招募官员方法,都不在科举之列。

科举能选的,主要是一些行政、军事、司法之类的人才,很多种类的人才和官员是没法通过科举获得的。

很简单的例子,就拿县级单位,科举可以选出县令、县丞、县尉、功曹,但一个县不可能只有这几个官吧,其他那些附属官员的诞生就和科举没有关系了,由地方官员在当地招募,并上奏朝廷。

总不能县里面招个文书,还得科举来选吧。

最能彰显人治而非绝对法治的,就是李烨任命诸葛亮担任襄阳的太守,诸葛亮没参加科举,而且直接当到了太守级别。

科举不过是适应需求的工具而已,帮助君主获得权力的工具,只不过在这过程中,给了寒门学子希望。

而且这也是一个借口,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君主或者说利益集团手中,科举又不像高考,还给你查分申诉之类的。

哪怕你考上了,但是君主看你不顺眼,就是不录你,也是白瞎。

宋代的大词人柳永不就是这样吗,宋真宗对他不爽,他就一直考不上,等把真宗熬死了,仁宗上台才考上。

还有就是利益集团,唐朝李林甫主导科举,录取率为0,他来一句,野无遗贤,那些士子再不爽又能怎么样?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明之老朱见我腿打颤 开局一把菜刀我在亮剑当伙夫温柔的过客 篮神之无上荣光 废太子:开局召唤剑神笔耕大师 大明之老朱见我腿打颤江边人暖 明末最强走私犯 我们的1660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黑冰云 我纨绔世子娶妻彪悍点很合理吧 我在异界当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