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正山很聪明,而且他充分相信余安,他跟着余安,将余安所做的事情复制,建立了上海的商业王国,自然这是后话。
余安与余正山一起开始装修大厦,那么高的楼,那么多的房间,光装修就不是一个钱,而且那时候装修可不是有许多装修公司等着活儿干,得出去找人、找料。
余安在大楼顶端四面安装八米见方的巨大石英钟,让中华大厦成为深圳的标志性建筑物。
罗言是深圳的本地人,这些年深圳天天在修房子、盖房子,工队不难找,但是这么高楼的确是个大工程,再加上余安要求高,小的工队瞧不上,罗言就满深圳找大的施工队。
罗言找了几个施工队,余安都亲自跟包工头谈过,看了材料,但是这小打小闹都能解决,外面的大理石,还有上面的钟表,都是问题。
这么大的钟表怕是国内没有生产,如果去瑞士定做,成本就高太多了。
余正山不明白余安为什么非要在大厦上面安装钟表,但是他有个好处,从来只会默默支持余安,他在邮局打了一天的电话,傍晚的时候回来告诉余安一个消息。
“我上海的朋友说,上海有一个电钟厂,说可以定做这种钟表,但是价格实在是太贵了,加上运费,恐怕四个钟表要五千块!”余正山说道。
“五千块?”罗言与金叶贵都觉着这是不必要的开支。
余安却一定要这四面大钟,她一定要在深圳建立一个地标性建筑。
余正山点点头,说是第二天与那边人打电话沟通,让他们尽快派人来测量定做。
钟表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是装修问题,余安最后定了十个施工队,一个施工队负责三层楼,最下面的超市由最大的一个施工队负责。
每日里的钱如流水一般涌出去。
罗言与金叶贵都觉着有些承受不住,但是余安却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将中华大厦建立起来。
余安这个时候发现,余正山比她想象中更有魄力,他毫不犹豫的执行余安的计划,而且完美而负责。
余安现在完全放心将这一大摊子交给余正山。
正月初十,余安接到朱骏声的电话,朱骏声要趁着放假回去首都,进行第二套书的签售。
“你父亲的案子……”余安通过丝丝的电流,问了朱骏声。
朱骏声沉默了许久,最后说道:“我已经将稿子抽出来了!”
余安在心里叹口气,一下子明白了朱骏声的选择。
“不管如何,我都支持你!”余安低声说道。
朱骏声在那边扣上了电话。
余安知道,在朱骏声的心中,那最尊重的父亲形象已经崩塌。
正月十五,余安坐上了去青岛的飞机,她心里记挂着还是小集体厂子的“海而”。
此刻青岛“海而”的厂子里,大家都在为问题冰箱发愁。
去年底的时候,“海而”产的冰箱遭到了顾客的书信投诉,“海而”的厂长正在为这件事情烦恼。
余安的到来就像是救星一样,不但带来了几十万的投资,而且直接出了一个狠主意,要求“海而”厂长将剩下的七十多台冰箱全部砸了。
“砸了?”“海而”的老厂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现在厂子亏损,大家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七十多台冰箱,那可是不少的钱,怎么说砸就砸了?
“只有砸了,才能让大家的质量意识觉醒,不然我们霖安创世绝对不会投资一个连质量都不能把控的厂子!”余安在内部职工会上沉声说道,现在她是代表霖安创世前来与“海而”谈判,入股“海而”。
“海而”是集体厂子,老厂长一开始不同意,但是眼看着出了问题冰箱,口碑下降,再加上厂子里效益不好,若是不与霖安创世合作,这厂子怕是要坚持不下去了!
老厂长与余安达成了共识,合资办厂,砸了这七十六台冰箱,给厂子的质量大关敲个警钟。
余安本不想去掺和“海而”的发展历程,但是既然她重生,开了金手指,自然要好好的利用,凭着二十万的投资,余安拿到了厂子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也就是说,以后不管这厂子如何发展,她都要分三成的利润。
“海而”在八四年是亏损的,所以大家都认为余安办了一件傻事,也是,一个没毕业的小姑娘,眼光能有多远?但是“海而”的老厂长,却紧紧的握住了余安的手,一再的保证,不管如何,“海而”一定不会让余安失望。
余安就这样稳稳的成“海而”第二大股东。
忙完这些,首都大学早已经开学,余安来不及回家,直接从青岛飞回了首都,策划朱骏声的签售会。
当时的八五年,签售会绝对是超前的一景象,在八十年代通讯与信息都不发达的时候,那书上甚至连作家的照片都没有的,所以很多作家都很神秘,如今余安要搞什么签售会,一下子让朱骏声面对读者,面对那个年代的媒体——杂志、报纸,说实话,朱骏声还有些忐忑。
余安与出版社商量好,第一站就在首都新华书店,这里是出版社的定点,王社长十分的熟悉,再加上何润华的关系,签售的当天,首都日报、中央新闻都来了,报道了朱骏声这场空前的签售仪式,并且还在报纸上发起评论,说这是鼓励人民群众渴望知识的新举措,尤其是将读者来信一起印刷在信里的行为,更是受到了首都日报的大大赞扬。
签售会的成功是王社长没有想到的,签售会结束,当天就卖出了一万本书,朱骏声就算将名字再简化,那手脖子都要写断了,而且关门的时候,门外还是乌压压的人群。
晚上,王社长与朱骏声商量,再临时加签售十天。
“不行,要开学了,我要回去工作!”朱骏声惦记着天津那边的教材编撰,这是学校、组织交给他的任务,他绝对不能因为售书耽误了本职的而工作。
王社长无奈的求助余安,因为他看的出来,朱骏声很听余安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