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 > 第150章不发展火枪的原因

第150章不发展火枪的原因(1 / 1)

偌大的广木上,已经没有了可以容身的地方。刘明遇可不是普通人,睡的广木,名叫千工广木,可以理解是一间小房子。

杨纤纤彻底当成了鸵鸟,蒙着头,感觉自己没脸见人了。

“怎么会这样,我居然尿广木了?”

不多时,燕儿低着头来到广木前,快速将被褥换掉,自始至终,燕儿没有说一句话。

过了很久,杨纤张的身体恢复过来,这才起身,裹着浴巾要去沐浴。

刘明遇已经被水漫金山了,身也是湿哒哒,粘粘的,自然也要去。

在之前的时候,刘家军的军部后院浴池,算是刘家军的军官公共澡堂,连长。把总、千总、团长级别都可以过来泡泡热水澡。但是自从杨纤纤来到这里之后,后院的门虽然没有封上,已经谢绝所有军官进来了。

原本这只是正经的沐浴,可是遇到不正经的人,沐浴就变了味道。

等杨纤纤与刘明遇从浴室里出来的时候,夜色已经深沉了。

杨行纤亲自下厨,准备饭食。

“要不你歇歇?”

“没事,奴家又不累!”

“不累也不用做了,这种事情有的是人来做!”

品尝着杨纤纤所做的饭菜,味道还行。这个没有各种调味品的时代,做成这样子已经超过一般家庭主妇了。

刘明遇琢磨是两个原因,杨纤纤舍得放东西,就拿油来说她一个菜放的油,比绝大部分家庭一天的用油量都大。其次是吃的多了自然会琢磨出一套怎么好吃的做法,杨纤纤家道中落其实只有三年时间,作为大明两淮盐道按察使的千金小姐,她们杨家不缺食材,比一般人强很正常。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艺是靠着大量的材料练就的,就和神枪手要靠大量子弹来喂是一样的。当然一些诀窍也是非常重要的,师傅不告诉你的话,你就会往歪路上越跑越远。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大多数行业里就是一句屁话。

一顿饭吃完,杨纤纤与刘明遇在后院的花园里散散步,说着杨纤纤幼年时的生活趣事,刘明遇佳人在怀,颇为舒适!

……

与刘明遇的舒适不同,如今的刘家军枪炮局全体工匠可以说是度日如年,枪炮局的千总是第五团的陈全担任千总,下辖火枪司、火炮司、维修司、以及六七个改良小组。

大大小小的军官共计二三十人。

枪炮局不像军械局有生产任务,真正的原因是刘明遇看不上这个时代的火枪,大明制式的火枪,其实是火绳枪为主,因为没有统一的制式和规格,连枪口口径都无法统一,火枪兵配发的铅弹,其实是大块铅块,在发射的时候,由火枪兵把铅弹捏成合适的大小,塞进枪管里。

由于气密性不好,射程很近,理论上可以射一百步,事实上五六十步,准确率只有八度,而且这种火枪没有瞄准的准星,就连枪托也不是后世的那种枪托,而是垂直的,就像一根棍子。

射速慢,射程近,威力小,笨重,等诸多缺点,让刘明遇根本就没有扩大火枪队生产的想法,在刘明遇想来,花八至十二两银子,装备一支这样的火枪,纯粹是浪费资源。

“在位的各位由于级别问题,暂时没有办法参加侯爷组织召开的军备会议!”

陈全拿着文书准备的会议记录,磕磕巴巴的说道:“在会议上,侯爷说,现在一切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可以松一口气了,我们该谈谈军队的将来啦。我想问诸从头再来,你们希望能拥有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给他们装备什么样的武器?”

第一步兵团的刘永顺团长说:“希望拥有一支纪律严明、忠诚可靠、装备精良的军队!”

第二步兵团团长马成功说:“为将者当然希望能拥有一支忠诚可靠、装备精良的军队,可是这实在太难,太难了!戚家军曾经横扫沿海窝扣和蒙古,未尝一败,可这样的劲旅都是钱喂出来的,一营兵少说也得几万两银子,现在哪里有这么多钱!”

……

前面都是关于部队训练和和纪律的问题,直接这时:“侯爷说要提高部队里的火枪兵配置,这个提议受到了第一步兵团长刘永顺,第二步兵团马成功,第三步兵团李栓柱以及第四步兵团团长赵虎的集体反对,他们都认为不能用铳,铳太差劲了!”

“在夏庄之战,我们第一团与建奴作战的时候有几百名弟兄使用铳,一个排枪打过去,建奴没倒几个,倒是有十几支铳炸了膛,把弟兄们的手指炸断,眼睛炸瞎了!”

“铳太差了,打完一枪要折腾半天才能打出第二枪,没等装好第二发,敌军的长矛便捅进火枪手的胸口了!”

听到这里,这些枪炮制作工匠以及军官都沉默了,这是这个时代火铳的局限性。事实上火铳兵装备一支火枪要八到十二两银子,事实上这个装备价值要廉价很多,比长枪兵还要廉价,火枪兵不用装备铠甲,就算装备那也只是牛皮铠甲或纸甲就行了。

因为火绳枪实在乏善可陈,一来质量不可靠,二来发射程序极为繁锁,从把枪架到叉架上到开火,一共分为二十五个步骤,手脚极快的士兵一分钟也只能打出两三发子弹,而手脚慢一点的,两分钟能打三发就该偷笑了。

二来是射程近,超过六十步就只完全没准头了,而后金的弓箭手却可以极为精准的射杀七十步外的目标,最要命的是,如果是急速射的话,他们一分钟能射出十五到十六支箭!

不难想象,在如此可怕的箭雨打击之下,站在最前排的火枪手必将人仰马翻死伤一地,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开第二枪的机会。

三段射?别逗了,就算是采用三段射,一分钟也只能发射六到九次而已,跟弓箭手的速度相比,还差得远呢!

如果大不列颠面对明朝的步兵,不需要太过精锐,哪怕是九边军队的成色,不等大不列颠的火枪手冲到二十步,他们已经死光了。明军的弓弩也能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至于清军为啥能打成那个逼样,不是因为英法联军太强,而是清军太弱了。

熟练国外历史的朋友或许可以去查查第二次布尔战争,布尔”系荷兰语,意为“农民”。布尔人是指到南部非、洲殖民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人的后裔。结果呢,大不列颠投入了四十多万军队,历时三年,攻打一个只有十余万人的小国家,大不列颠付出了两万两千人阵亡,伤者十几万人。

这是武器性能的以及线列阵战术的局限性,并不是靠训练就能弥补的。如果用火绳枪来对付徒步前进的步兵,它会起到极好的作用,但是面对来去如风的建奴骑兵,它所能发挥的作用真的比较有限,这也是明朝边军宁愿用弓箭也不用火绳枪的原因。

经过枪炮局五天的闭门会议,会议讨论出五点总结性的意见,改善现有火枪的发射效率,争取火枪可以在一柱香(两分半钟)完成至少二十发铅子的射击。第二就是射程,改善火枪射程,使用至少达到弩机一百二十步的射程,至少让火枪在八十步内,拥有射穿建奴白甲兵三层铁甲的杀伤力。

再次就是取消火绳枪的落后发射方式,采取西洋人的自来火设计,提出命中率。最后则是改善火枪的瞄准机构,增加望山(既准星)设计,提高射击精度。

……

这段时间移民隔离点的流民和难民,经过三天的封闭式隔离,开始陆续有人搬走,率先搬出的则是曹刘氏。因为曹石头阵亡时,已排长级别,阵亡后,分配的房子则是属于乙种户型,既拥有主屋四间,三间厢房。

曹刘氏带着儿子曹虎子、女儿曹引娣携带着他们全身的家当,既三床被褥、三个脸盆,还有毛巾、水壶等家当。红娘子见曹刘氏有些吃力,主动帮助曹刘氏搬家,顺道跟着曹刘氏看看刘家军的分配的房屋。

来到东城方向,红娘子看到坐落着一座座院落,并不是这个时代的青砖灰瓦,而是类似于后世的红砖灰瓦,层层叠叠、鳞次栉比非常壮观。

明清时代的青砖灰瓦建筑,采取的青砖和灰瓦,是采取类似于烧制焦炭型的无氧烧制方式,这种烧制的代价较高,差不多需要十五至二十天一炉。烧制工序繁琐,质量也好,特别是抗腐蚀、抗氧化能力超好。即使一百年风吹雨淋,不会干裂或风化。

但是红砖就没有这样的质量,但是红砖有一个非常好的特点,那就是烧三天三夜就可以出炉,用时只有青砖灰瓦的七分之一。

所有的主屋都是一样的高度,厢房也是一样的格局,整整齐齐,看上去特别壮观,在负责安置军属的军士带领下,曹刘氏来到一座崭新的院落前。

“曹大嫂,这一排都是排长级别的乙种户型,你右边的暂时还没有分配,右边这家是兰嫂!”

红娘子顺着墙头望去,只见这边院子里一个妇人端着簸箕捡黄豆,走到门口边跟军士打招呼,两个三四岁大的男娃穿着开裆裤,在院子里光着屁股瞎跑。

曹刘氏推开这座院,看着木门厚约三寸,用料绝对扎实,只要顶上门,恐怕成年男人也不能轻易撞开。

这种户型,说是七间,事实上算是八间屋。

只是面积不同面子,四间堂屋,右侧是一间厢房,半间房子建成的厨房。西厢房一间算作储藏室,另外半间屋则是一间厕所,或者可以改造成卫生间。

厨房里的灶台,是属于烧木柴或柴火,或者是煤球都可以,烟囱的通道是环绕着主屋,一旦到了冬天,打开烟囱的门阀,可以把做饭的热气,引到主屋里。

红娘子将抱着的被褥,放在堂里的卧室里,这才发现屋里其实只有两张床,一大一小,大的宽约五尺,小的床宽约四尺。

屋里同样有柜子、桌子、凳子等家具。

堂屋正中的案子上,摆放着一个神主牌位。上书“曹石头烈士之神位”。

曹虎子小心翼翼的牵着曹刘氏的手:“娘,这是咱们的新家!”

“虎子,引娣,跪下!”

两个小孩疑惑地跪下。

曹刘氏道:“给恁爹磕头!”

“曹家大嫂!”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转世博弈 七海扬明 明末流民帅 抗日:开局是个二鬼子嗨!刘先生 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 舌尖上的炊事兵 重生东汉之君临四海 抗日:开局是个二鬼子 抗战之小军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