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墨客剑殇 > 第211章 传伪令六国齐聚楚郢(9)

第211章 传伪令六国齐聚楚郢(9)(1 / 1)

“实不相瞒,我主因年事已高,已在十年前卒于乡野之间,然其不想惊动先王贵胄,所以只是秘密丧,简单了此残生。?八一中文网w≥w≤w≤.≥8≈1≥z≈w≠.≥c≥o≠m≠所以,今日司马将军若是要寻我主来朝,只怕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那人面对司马尚的试问,却一点也不隐瞒,便将平原君赵胜去世的消息一并告知给了司马尚。

司马尚听了那人此话,不由得大吃一惊,连连自话道:“如此说来,平原君在赵孝成王十五年便已经与世长辞了?”

“正是。”

司马尚得到那人的确认之后,不由得一脸失望,摇头叹息了一番之后,十分痛心地仰天而道:“难道我赵国自此就只能永远成为亡国一族了吗??”

那人见司马尚如此痛心疾,反倒放下了之前的悲伤之情,迎上前来劝慰司马尚道:“司马大人不必如此悲伤,保重身体要紧。其实司马将军想借我主平原君的威望来劝诫赵王兵至楚郢,以行合纵之计,倒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司马尚正情到悲处,忽然停那人竟一下子将自己的想法全然猜了个透彻,不禁转悲为疑,向那人问道:“先生此话何意?先生既知我欲借平原君大人的威望行合纵之事,可平原君他却已不在人世,怎叫我能成事?”

“我主人虽不在,但威望还在。”那人边说着,边从长袖之中取出一样东西,朝司马尚道,“这块丹书玉笏乃赵孝成王亲手所赐。先王容许我主凭此丹书玉笏,犯颜直谏,且不受君王挟制。所谏之事,赵国后嗣当需谨记,不可充耳不闻。司马将军若是信得过在下,在下愿随司马将军一行,亲自劝说赵王移兵楚郢,以成合纵拒秦大计。”

司马尚见那人竟取出这先王御赐的丹书玉笏来,不觉大惊,立刻朝那人下跪行礼道:“臣下司马尚叩见先王圣物,但请先王恕臣无礼之罪。”

那人见司马尚这般举动,不由得呵呵一笑道:“这丹书玉笏不过是个死物,司马将军不必太过当真。我看楚郢会盟一事迫在眉睫,还是领在下面见赵王吧。”

司马尚听了那儒生此言,便随即起身而道:“既如此,那就请先生随我入宫面君。”

司马尚领着那儒生一路前往赵国房陵,只因司马尚是当朝辅大将军,宫卫门无一敢阻拦,所以司马尚和那儒生长驱直入,直接到了赵迁的住所。

赵迁自从投降秦国沦为阶下囚之后,便再无心思过那些风花雪月的生活了,而自从王翦被贬官之后,也无人替他在秦王嬴政面前说好话,所以秦国也无人再问津赵迁一事。而赵迁也被秦王草草安置在房陵,终日几乎是羁囚在那里,莫说酒色笙歌了,即便是平日里的膳食也是饥一顿,饱一顿,日子过的如同犯人一般。

赵迁曾是赵国的一代君王,哪里能受得这般屈辱,他站在房陵台上,望着脚下滔滔不绝的沮水一路向东流去,心中不觉悲恸不已,于是便对着那远山流水大声呼喝道:

房山为宫,沮水为浆。不闻琴瑟,唯闻水汤!水之无情,犹能自致,万乘之主,徒梦怀乡!良臣淹没,社稷沦亡,余听不聪,敢怨秦王?

声音悲愤凄惨,无不令人动容。只可惜这个亡国之君,时至今日,才知道自己听信馋臣郭开,而迫害了一代忠臣良将李牧是何等的愚蠢,可是如今已是既成事实,他即便懊悔不已,可又还能怎么样呢?所以,除了对着远山和流水唏嘘嗟叹之外,他便再无别的办法了。

“王上能幡然悔悟,实乃我赵国不幸中的大幸!”正当赵迁懊恼的情绪面对这远山流水泄之时,忽然听得身后有人朝他如此说道,便连忙扭转了头看了过来。

原来这赵迁自从被遣往房陵之后,时刻受到秦王的眼线暗中监视,所以他生怕自己的这番言语又成为秦王面前的不敬之言,犯了大不敬之罪,所以听到身后有动静,便立刻惊的回转过头去。

但他不知道,他的这番懊悔的肺腑之言,却被正赶来的司马尚和儒生听了个清清楚楚,所以司马尚也突然对赵迁的有了新的看法。在之前赵迁一直听信郭开谗言残害李牧之时,他对于赵迁是无比的失望,甚至有些怨恨,也曾想过从此离开赵国,告老还乡,不理朝政。但是本着在赵国多年的君臣情份,所以才强留至今。

正是因为司马尚对赵迁还保留还有些疑虑,所以他才会担心赵迁对他答应合纵的计划有所阻挠,这才准备请了平原君赵胜一起当说客。可不想赵迁如今这番肺腑之词已经说明了他已经彻底大彻大悟了。

“司马将军??”赵迁见了司马尚,顿时激动万分,如古人多年不见一般,又惊又喜地迎了过去。

“臣下司马尚拜见大王。”司马尚见赵迁亲自来迎,便立刻单膝跪地,抱拳施礼道。

“大将军快快请起,”赵迁立刻扶起跪拜在地的司马尚,口中连连摇头叹息道,“都是寡人的罪过,寡人误听小人之言,冤枉了李牧将军,才落得今天这番下场,是寡人罪有应得啊。”

“既然王上已经知错,此事也已过去,王上就不必过于自责了,如果王上能够过而能改,为李牧将军报仇雪恨,那臣下以为九泉之下的大将军必然也是会原谅王上的。”司马尚见赵迁痛心如此,不由得动了宽慰之心,便好心劝慰起赵迁道。

但是司马尚虽有此劝慰之言,赵迁仍然十分绝望道:“寡人如今已经身陷囹圄,又有何能耐为李大将军报此深仇大恨呢?”

司马尚听了赵迁此言,却正中他的下怀,于是便趁机进言道:“王上若是真想血洗耻辱,老臣倒有一计。”

赵迁听司马尚此言,不禁心头一怔,连忙问话道:“司马将军有何妙计,可让寡人血洗前耻,寡人自愿捐躯沙场,亦不愿在这囹圄之内了此残生,将军请教我。”

赵迁这一席话,多少有让司马尚有些感动,司马尚顿时按捺不住自己的老泪,竟从眼眶中流出些浑浊的泪水来。于是他便清了清嗓音,用极为坚定的声音对赵迁说道:“王上,今日燕国已经再燕蓟建立了弈剑盟,委任墨家钜子荆轲为盟主,而且业已昭告天下,号令六国再度启用苏秦的合纵拒秦之策,如今荆轲身在楚郢,已经向其他五国出盟函,要各国引领大军前往楚郢歃血为盟。王上何不趁此良机,引领赵国部众,一齐奔赴楚郢,合六国之力一齐杀退秦军,也让九泉之下的李大将军能够得以安息。”

“哦?竟有此事?”赵迁听到司马尚此言,不禁惊疑道。

司马尚见赵迁还不确信,便从怀中掏出一封布帛书函呈递给赵迁,十分确定道:“王上请看,荆兄弟的盟书已经呈送至我赵国,只待大王一声令下,老臣便领着旧部即刻奔赴楚郢!”

赵迁接过司马尚手中的书函,仔细看了一遍,随即脸上竟激动的有些丝丝抽搐起来,他用颤抖的声音对司马尚道:“看来上苍已经很眷顾我赵迁了,我赵迁此身死也无憾了。事不宜迟,司马将军尽可只管领军前往楚郢,为李爱卿、为寡人、为赵国的黎民一洗这亡国之耻!”

赵迁说道这里,便忽然想起点什么,立刻又对司马尚说道:“对了,司马将军请稍等片刻。”说罢,便直至自己的卧榻,从枕头底下取出一个锦盒来。

他徐徐打开锦盒,从中取出一样十分精致的金边玉器来,递给司马尚道:“这是我赵国的领军虎符,司马将军拿着它,至邯郸面见禁军总领公子嘉,让他和司马将军一起起兵至楚郢,为我赵家宗室复国。”

司马尚见赵迁竟把自己的禁军亲信也交给了自己,顿时感激涕零,连连向赵迁顿叩拜了一番道:“臣下一定为赵国复兴肝脑涂地,虽马革裹尸还亦在所不惜!”

“呵呵,看来今日我此来已是多余的了。”身旁的儒生看到他君臣二人如此感动至人,便呵呵一笑道。

司马尚听得那儒生的这般笑声,这才反应了过俩,连连用袖子擦了擦眼眶周围的浊泪,回朝那儒生致歉道:“实在不好意思,让先生见笑了。”

“司马将军君臣能够冰释前嫌,实乃赵国之福,我主若是泉下有知,定然也会为此高兴不已。”那儒生看他二人已在无形之中笃定了合纵拒秦的计策,在向他二人祝贺了一番之后,才对自己自嘲道:“只是今日我这生平的第二次自荐算是没有机会咯。”

那儒生自嘲后,便又将丹书玉笏再次取了出来,递给那司马尚道:“不过这东西还是留给司马将军您吧,或许日后能派上用场。”

司马尚有些犹豫地接过那儒生的丹书玉笏,致谢而道:“如此珍贵之物先生遗赠司马尚,司马尚却不知如何报答。不知先生今后有何打算?”

那儒生听了司马尚此言,只仰天哈哈大笑起来,口中十分随意地说道:“此物本当回归应该拥有它的人的手中,司马将军又何须谢我?只管放手去做,给赵国黎民一个满意的结果吧。至于在下嘛,游历江湖,飘渺一生足矣。”

那儒生说完之后便回转了声,口中朗朗有话念道:“利锥不与曩中处,文武纷纷十九人。”边念着这话,边走出了这房陵台。

司马尚听了那儒生念的这两句诗,自己再反复念叨了几句,忽然有所顿悟,急忙朝那人喊话道:“先生可是毛遂毛先生??!”

那人听了司马尚这番喊话,便驻足而立,稍许停留了片刻,却不回头,只是朝着前方答话道:“毛遂一介草民,能得司马将军所闻,已是平生足矣。我主心愿已了,但愿司马将军马到成功!”说罢,便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房陵之外。

为何那人如此说道,为何司马尚又会猜得他的毛遂?原来毛遂在临走之时口中长吟的两句诗正是当年他在平原君前自荐成为前往楚国使臣的写照。当年毛遂在平原门下作为食客三年,未曾有半点建业,只因秦攻邯郸,赵孝成王恐惧,便派遣平原君赵胜前往楚国借兵。而赵胜本欲钦点门下文武辩才二十人,只因三千食客中文武兼备者只有十九人,正当他愁之际,毛遂才挺身而出,向赵胜自荐成为使团之一。赵胜当时见他其貌不扬,又是三年未曾有和惊天动地的能事,便笑他非锥处囊中之才。而毛遂则对答说此刻便才是他真正处于囊中的时候,而且他若出手不但只是锥露一个颖角而已,便要让整个尖锥脱颖而出。果然,在与楚王的相互辩论中,毛遂不负赵胜所望,以三寸不烂之舌搏得了楚王十万雄师。所以在此之后,世人所谓脱颖而出之说,说的便就是这位当年在主家面前自荐者毛遂。这也正是司马尚从他所吟的两句言语中猜出那儒生身份的原因。

自说楚借兵之后,赵胜便将毛遂奉为上宾,陪伴其左右,直至自己年老故去。临终之际,亦将丹书玉笏交给了毛遂,希望毛遂有朝一日能够再解赵国之危。毛遂秉承赵胜遗命,此次前来,本欲再荐自己,说服赵王应下合纵之策,从而同意司马尚兵楚郢会盟,不想赵迁已经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于是便将丹书玉笏交给了司马尚,自己便游历天下去了。

自赵迁将禁军交付司马尚之后,司马尚便领着赵国的旧部,会同公子嘉,一齐兵楚郢。至此,韩国韩厥一路、赵国司马尚一路、魏国苏代一路、燕国辛剧一路、齐国后胜一路,自此,五路人马皆按照楚考烈王熊完所召,一齐向楚国都城楚郢进。而这五路人马的通关文牒,便是这道会盟书函。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明重开一万次开局吸功大法朱祐极 大唐第一皇子雁北归 新吕布战纪 这作业咋写 复辟大明 天唐锦绣公子許 假太监:开局女帝太宠了 朕要做千古一帝 任意门开局点化祖龙 逍遥驸马爷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