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没等韩通公布结果就回到刘府上,坐在书房里读起当朝的一些作品,他想多些了解这个朝代。
“回来了?”秦管家经过书房,看到刘顺在里面看书便问道。
“嗯。”刘顺回应了一声。
“没关系,下一次认真点,准能考过。”秦管家安慰道,他已经习惯。
刘顺微微一笑,并没有理会,只是继续品鉴当朝的一些作品。忽然一首熟悉的诗词映入眼帘,那是一首绝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按照刘顺记忆,这首诗应该是唐朝杜甫的作品,名叫《登高》,可是这里的作者却不是杜甫,而是写着北汉文骏宸字样。
“为什么大康国内会有杜甫一模一样的作品?”刘顺心想,“难道杜甫曾经到过这里的世界?”
刘顺正对着诗歌想的出神,忽然家丁跑过来喊道:“少爷,圣旨到,快去大院接旨。”
刘顺赶紧放下手中的书本,连忙走去大院,来到大院,只见秦管家已经领着众人跪在地上,刘顺连忙走过去,跪在秦管家旁边。
“什么事情?秦伯?”刘顺小声问道。
“不知道。”秦管家回应道,他心里也在犯嘀咕,“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圣旨到过这里,为何今天会有圣旨到?难道少爷又在外面闯祸?”想到这里,秦管家眉头紧锁。
宣读圣旨的太监示意大家安静,高声开始宣读圣旨。大概就是刘顺在书院终考中获得第一名,现任命为大理侍卿,赏银500两,择日进皇宫面圣之类的意思。
刘顺看着太监远去的背影,将圣旨交给秦管家手里。
“少爷,这.......”秦管家不相信刚才是真的,连忙将圣旨又重新看了一遍。
“少爷,你真的是第一。”秦管家开心地说道。
刘顺笑笑,点点头,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少爷,太好了,我先把这500两放进银庄,将来有用再取出来。”秦管家手舞足蹈。
刘顺道:“秦伯,不必了,这钱即将要用啦。”
秦管家不解地看着刘顺,不过既然刘顺这么说了,秦管家也只好吩咐家丁将银两暂且放好。
家丁通报二皇子驾到,刘顺和秦管家连忙跑去前门迎接。秦管家知道他们两个将要庆祝一下,便吩咐下人备好酒菜。
经过修葺的刘府略显生机,刘顺和柴扉坐在院子的小亭里,像一对朋友一样畅谈,没有任何顾忌,皎洁的月光洒在周围。
“啊顺,想不到你这么厉害,我以为你肯定不及格的,真让人刮目相看啊。”柴扉开口说道。
“这没有什么啊,就是这个老师出题太简单了。”刘顺笑笑。
不一会,家丁们将酒菜上齐,两人开怀畅饮。
“你为什么没等老师公布结果就走啦?”、
“没意思啊,在哪里坐着,想到还有点事情,便先走了,听不听都一样呀。”
“你心态真好。”
两人聊至夜深,还没有散去,秦管家早早吩咐下人将床铺好,方便他们一会就寝。
“啊扉,晚上跟我一起睡呗。还有很多话题想跟你聊呢。”
“好啊,反正明天不用去书院,聊多久都可以。倒是你,明天你不用去拜见我父皇吗?”
“不着急,明天早上,我们一起做个好吃的,下午再去也不迟啊。”
两人先一起去洗漱,然后躺在床上开始交谈。
“啊扉,你可有自己喜欢的姑娘了?”刘顺躺在床上问道。
“你有没有呀?”
“我?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像我这样木讷的人,怎么可能有啊?”刘顺说道。
“哦,那你不喜欢我皇姐吗?”柴扉问道,毫不掩饰。
“我都没有见过她啊,谈什么喜欢呢?”刘顺说道,“还是说说你呗。
柴扉陷入一阵沉思。
“肯定有,赶紧跟兄弟我说说,我来帮你。”刘顺见状,知道柴扉肯定有自己喜欢的人的。
柴扉不好意思地笑笑,“不说了吧,八字没一撇呢。”
“谁家的姑娘这么幸运,赶紧说出来,兄弟我帮你想办法。”刘顺笑说。
“方敏婷”柴扉小声地说出来,非常不好意思。
“哦,那是南疆将军方无畏之女?”
“嗯。不知道她喜欢我不。”
“你们见过面吗?”
“见过。上次,方伯父从南疆回来的时候,我借机过去看望一下,临走的时候,她送我一个香囊。”柴扉摸摸自己身上的香囊说道。
“哦,那她肯定喜欢你啊,不然,为什么送你香囊?”
“那可未必,因为当时我也送东西给她了。”
“既然是方将军的女儿,何不让你父皇作主,让他嫁过来便可啊?”
“不行,这样就是强求了,我不喜欢这样子。”
“要不,明天我陪你一起过去,亲口跟他说你喜欢她,看她什么反应?”
“不行啊,我作为一个皇子,而方伯父是南疆将军,为大康国镇守南疆,如果我贸然前去拜访,那必定有人拿此做文章,到时候又会发生一些事情了。”柴扉有点伤感。
“哦,你说得也对。”刘顺想不到柴扉心思如此缜密,和大皇子柴贤相比,柴扉才更合适太子位置。
“顺其自然吧。”柴扉显得有些无奈,“要是我是普通家的孩子,那我会毫不犹豫地过去对她说喜欢她。”柴扉补充说道。
“总会有办法的,说不定她也喜欢你呢,她也在想你呢。”
星光点点,凉风习习,房间内的蜡烛跳动着火焰。
“啊扉,我想问你个问题。”刘顺突然想起下午在书房看到的杜甫诗句。
“什么问题?”
“我们大康国,或者前朝有没有一个名叫杜甫的文人?”
柴扉思索了一会,肯定地回答:“没有,现在这个时代比较有名的文人那就是北汉的文骏宸,那是公认的文学大家。”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杜甫的诗句会是他写的?未免也太巧合了。”刘顺心想。
“你为什么这么问?”
“文骏宸,”刘顺重复这个名字,“没有什么,感觉有点奇怪,你读过他的诗句吗?”
“嗯,像《登高》这首诗句是非常有名的,书院也拿来给大家上课。”
“哦”刘顺漫不经心地回答,并没有解决心里的疑惑,他想不透为什么杜甫的诗句会出现这个王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