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一声“牧哥哥”,沈牧进柳哥儿房间的脚步一顿,转身看向江初禾。
心里不禁有些高兴,他终于从生疏的“沈牧哥”变成了甜甜的“牧哥哥”了。
江初禾见他嘴角微微上扬,就知道自己换的称呼他很喜欢,也笑道:“柳哥儿手已经好些了,我想这吴大夫的药还是有点用的。”
“柳哥儿这不用人陪了,我就想着把之前准备做的生意做起来。”
沈牧来了兴趣,“做生意?你打算做什么生意呢?”
江初禾的奶茶铺子材料都准备好了,不过她觉得叫奶茶铺子不太妥当,还是叫糖水铺子比较好。
因为目前她还是以卖芋圆为主,上面放些花生碎点缀下碎,卖相就很好了,想必卖八文钱一份也算公道。
当然也要预备些加了奶粉的,不过奶粉价贵,就要卖的贵些,十二文一份。
江初禾尽量对沈牧解释:“卖的是一个姐姐教我的甜汤,夏季消暑很不错的。”
又说了自己预备去镇上的学院门口卖,甚至连“芋圆”都准备了不少了,又拉着沈牧进厨房看。
沈牧被她这么一打岔,也就忘记要去看看柳哥儿的手,跟着进了厨房。
厨房的大锅锅盖掀开着,里面挤满了红、黄、白三色的芋圆。
芋圆只有指甲盖大小,圆滚滚的甚是喜人,瞧着怕是有几百上千个。
江初禾拿出一个茶缸,往里面舀了一勺,递给他:“牧哥哥,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芋圆粉里已经加了糖,吃着有一点甜,煮芋圆的汤她更是加了两大勺的红糖,这一杯是实实在在的糖水。
等会儿彻底晾凉了,再舀进大陶罐里,放到井水里湃上一个时辰,就更好吃了。
沈牧接过形状怪异的小茶缸,用里面的小勺子舀了一勺芋圆,细细的品味着,不一会儿就吃完了。
“禾娘,我们这也没这种吃食啊,你这是跟谁学的?”沈牧先夸赞了芋圆的味道,然后问道。
芋圆不是本地的食物,甚至他去过州府,都没见到这等吃食,禾娘怎么摸索出来的?
江初禾早就想好了说辞,“是一个姐姐教我的,连材料和杯子都是她帮我置办的,听说是南边儿传来的。”
“就是因为我们这儿还没人卖这个呢,她说我肯定能赚到钱的。”
她也不算说谎,的确是青姐教的,还帮忙置办了材料,让她回来创业。
沈牧还是有些疑虑,“你这个姐姐怎么自己不做这个生意?”
这独一份儿的生意,就这么好心让给了禾娘?
江初禾笑笑,“她有别的活要干呢,一天估计都比卖芋圆一个月赚的多呢。”
沈牧这才稍稍放下戒心,不过他也不放心江初禾一个人去卖甜汤,肯定是要跟着的。
两人收拾一番,锅里的芋圆也不再冒热气,江初禾把一整锅都装进了大陶罐里。
又着沈牧把陶罐放到水井的大桶里,吊下去湃在井水里。
“牧哥哥,听姐姐说要是有寒瓜的话,切成小丁放进去,卖相更好看,”江初禾对沈牧说着,就想出门,“村长家里种了好些,我去看看熟了没,好买些来。”
沈牧闻言就站起身道:“还是我去,那寒瓜重着呢,我力气大我去背,你忙活一早上了,歇一会儿吧。”
自己的媳妇儿自己心疼,江初禾早上从起床到现在就没坐下来过,该歇歇了。
更何况此时进入七月了,正是炎热的时候,太阳出来了,不动都要出一身汗。
再去村子里走一遭,背上几个老重的寒瓜,回来衣裳都能被汗水浸湿。
沈牧回来的时候,背上也的确湿透了。
“禾娘,今天带几个瓜去镇里?”他把瓜背到后院背阴处放着,这才问道。
江初禾从江林氏房里出来,略思考了一会儿道:“带两个吧,要加寒瓜的,加一文钱,不知道加的人多不多。”
她学的奶茶小料,加料就要加钱,当然大部分人可能会选择不加。
沈牧没想到小丫头心思还不少,笑了笑趁手拿了两个瓜,放到后院的井里湃着。
时间很快就到了晌午,芋圆和寒瓜都已经湃的差不多了,沈牧帮忙拎起来。
江初禾站一边看着,心说亏得自己这会儿才卖,不然光是把这一大陶罐芋圆从井里摇上来,就不知道要费多大的功夫。
现在有了力气极大的沈牧,可不就轻松多了。
早上罗锅叔架骡车送了学子上学,不过送到就回村把车还回来了,这会儿把东西装上车,就可以出发了。
到了清河镇,还不到午饭时间。
太阳晒得人发蔫,镇里比村上格外热些,两人到了书院外的集市,看着好些人都躲在阴凉处往嘴里灌凉水。
集市上一些卖热食的摊店,生意都不太好,反而那些个卖饼子、馒头可以冷着吃的小摊,围着不少人。
两人找了个离书院近的摊子,才放下东西,就有负责登记的书吏过来登记。
那书吏也热的不行,脸上的汗一行行的往下淌,问话的语气里都带了两分不耐烦,“你们是长租还是短租?”
出门在外江初禾没有搭话,沈牧便问:“何谓长租,何谓短租?”
“长租就是固定的摊位,一个月一交租子,每月两百文,”那书吏以手做扇扇着风,“短租一天十文,谁先来谁就占上了。”
沈牧都不用考虑,直接掏出了两百文,“劳驾,就定这个摊子,先租一个月。”
见他爽利,不用再多费口舌解释,那书吏倒是对他们印象好点了。
收了租子做好登记,发给他们一个木牌,还问道:“你们卖的什么?”
“冰饮子,官爷来一碗?”沈牧见大家都怕热,果断把名字从甜汤改成了冰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