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摸摸华德曼头转身离开。华德曼下意识的想避开,可是忍住了没躲。心情很复杂,有几十年没有遭遇过摸头杀了,心里还是很别扭的。
华德曼前世与父亲的关系比较疏远。在很小的时候就过继给伯父家,在没有去伯父家之前华德曼是爸爸的小棉袄,可是自从去了伯父家之后就再也没有跟父亲亲近过,当然跟伯父也不亲近。
在她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因为在父亲去世的时候与伯父伯母闹了一些矛盾,伯父与自己断绝了父女关系,只作为普通亲戚走动。所以在华德曼的意识里,早已经将与父亲这种物种亲密接触的感受丢掉了。
华德曼后来通过学习知道,原来的自己婚姻不顺,跟曾经的与父亲的互动关系有很大影响,曾经自己以为与父亲的关系达成了和解,而现在再审视自己的内心深处,其实并没有。
今天看到华寻清事无巨细的安排着所有的事情,让华德曼回想起小时候跟着爸爸一起去大姑家的一次经历。
那时候孟晓曼还很小,大约四五岁,家住农村。那时候还是八十年代初期,孟晓曼的弟弟还没出生。大姑家住省城,大姑父是某国企老总。
因为年龄小,孟晓曼并不知道大人在说什么事,只记得大姑很生气,拿着扫帚打了父亲几下,后来虽然天晚了,但是父女俩并没有在大姑家吃饭,而是在外面找了一旅馆。孟晓曼饿了,父亲给买回来了小笼包。
那时候可能是年龄小,孟晓曼也乖巧伶俐,父亲不管去哪里都会带着自己,自己也跟父亲很亲近。可是这些都终止于伯父将孟晓曼接走。
伯父家住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首府城市,离这里很远。
那一年冬天,弟弟一岁多了,孟晓曼六岁,妈妈要带孟晓曼和弟弟去给姥姥庆生,可是两个孩子一个一岁,一个六岁,都小。那时候的自行车还是二八大梁的,一个人用自行车带不了两个孩子,正好开小卖铺的邻居要去县城进货,就帮忙把孟晓曼带到了姥姥家。可是返家的时候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于是妈妈决定把孟晓曼留在姥姥家,下次赶集的时候再来接孟晓曼。
当时大家都没有觉得不妥,因为孟晓曼经常会在姥姥家,姨妈家小住几日。
然而,小说都没有这么巧的,伯父在这个时候来接孟晓曼了。
那时候交通并不方便,通讯也不及时,那时候最快的通讯方式是电报,按字数收费,没有急事一般人家也用不起。
伯父先去了家里接孟晓曼,孟晓曼不在家,伯父之后自己到了姑姑家等我,姑姑家与姥姥家是邻居。
爸爸经营着一家木材站,刚开始起步,出差去了东北要进货,只有妈妈在家里照顾孩子和老人。因为家里还有三个孩子需要照顾,母亲并没有跟伯父一起来姥姥家。
孟晓曼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离开了家,没有跟妈妈姐姐弟弟说一声再见。
伯父带着孟晓曼先到了省城小姑姑家,在这里孟晓曼见到了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