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彻底出了先帝的丧期,所有的事情都一步步的开始恢复。
民间的嫁娶还有百官之间的宴请,这个时候才敢摆到明面上。
然而很多事,也许时空的时间点会错乱,但还是会发生。
建元一年的六月,淮南天旱,田地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
永嘉帝下令拨款赈灾,并派出钦差大臣前往协助当地官员,以免发生流民动乱。
至于这派谁去,那可就有说头了。
派出去的人,首先在人品上要可靠,不能贪赈灾的银子和粮食;
其次便是能力要过硬,天灾之乱,背后牵扯太多,尤其现如今新帝刚登基就遇到这种事,这是最需要安抚人心的时候。
最后就是要有绝对的威严和权势,能镇的住当地的官员和百姓。
永嘉帝和太子刘暲商议了半天,最后选出了三个人选。
刘晓,刘暻,还有刘曜。
自己家的子弟,不用白不用。
而且这三人论身份地位还是能力品行,都能堪大任,皇室子弟亲临,更能显陛下心念百姓以及皇家天恩浩荡。
至于这具体让谁去,刘暲一时还拿不准。
永嘉帝直接大手一挥,三个都去吧。
一来可以都历练历练,二来有什么事三兄弟可以商量着办。
刘暲:“父皇,一下子派出三个皇室子弟,是否太兴师动众了?”
“无妨,淮南的情况不容乐观,当地的地方官估计是指不上了,而且他们每个人都没单独理过这种大事,让三人互相帮衬着来也好。”
刘暲:“父皇说的是,那儿臣即刻让人去把他们三个叫来。”
这个时候被召见,三人心里多少也是猜到了点,所以在听完来龙去脉后,三人都没多吃惊。
永嘉帝:“这一去,估计要有些时日,但天灾民乱,刻不容缓。你们都回去收拾收拾,明日就正式动身出发。”
三人接下任命,各自回府准备。
事情紧急,苏妧和苏妙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替丈夫收拾了行囊,次日一早夫妻简单的话别了两句,三兄弟便匆匆动身出发。
男人们有自己的事,女眷们也是没有闲下来。
由苏妧和苏妙带头,在京城的贵妇圈里发动了一次募捐。
其实真正提起此事的是太子妃尤氏,但是若是东宫太子妃明面插手进去,似乎有点显得皇家和臣子们伸手要钱一样。
所以太子妃说了这个事,苏妧和苏妙就直接揽了过去,百姓受苦受难,她们也想出一份力。
而京城的那些官眷夫人们的表现大部分还是很不错的。不管介于昭王妃和魏世子妃的面子也好,还是捐款给自己行善积福也好,反正这银子是实打实的给了。
当然,也有个别哭穷的,苏妧和苏妙倒也没强求,全凭自愿。
当然,那些踊跃捐款的,自然也得给人家点好处。
没别的,皇后娘娘的懿旨褒奖。
别看是一句空话,那也是皇后娘娘的金口玉言,亦是面上有光的荣耀事。
而江南那边的苏家,手上更有钱了,而且有粮,江南富饶之地,又是鱼米之乡,最不缺的便是物产。
江南当地的富商在苏怀的动员下,也是纷纷捐钱捐物,
这些粮食钱财对他们来说都是九牛一毛,也伤不到根基。
所以大伙也都愿意以此给自己换个好名声,顺便替家人积福积德。
当然,苏怀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离不开背后两个侯爷兄长的元素。
刘曜他们三兄弟一去就是三个月,期间偶有书信传来。
刘曜的信总是很长,厚厚的一沓纸,不像前世的,一张纸,三行字,惜字如金。
他信中说道,旱灾远比他们以为的严重,目前朝廷赈灾的粮食只是杯水车薪。
但是江南那边直接运过去的粮食,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其中江南的苏家、萧家和谢家都是此次的大功臣,回京后自当为他们请功。
萧家、谢家的字眼不由得让苏妧回想起了在江南的那些日子。
还挺怀念的,
不知道苏婵和苏璇这两个小妹妹,以及小叔叔婶婶还有二祖母都怎么样了。
还有萧彧、谢诚安还有萧舒然这些人,
应该也都各自成家了吧。
不知道都过得怎么样,还有没有机会再遇见,还是就这么成为人生的一个过客了。
.
淮南的旱灾,前前后后得折腾了大半年,刘曜三兄弟也是在外面这样风餐露宿的呆了大半年。
前不久刚送来的信里说,大部分事都解决了,剩下的那些地方官足以,所以三人很快就可以启程回京了。
接到这消息的时候,苏妙也正带着儿子在昭王府玩。
两个男人离家大半年,两个孩子也都在爹爹看不见的地方长大了很多。
珣哥儿如今已经两岁多,琛哥也一岁多了,兄弟俩做什么都形影不离的,哥哥到哪都牵着弟弟的手。
琛哥儿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都是珣哥儿一步步的带着弟弟,弟俩感情别提多好。
珣哥儿和琛哥儿都是比同龄人聪明很多的孩子,说话走路都比一般孩子早很多,谁遇到都要夸一句。
苏妙和苏妧姐俩坐在院里树荫下的竹椅上说着话,两个孩子在不远处玩着小木马,身边围着一群丫鬟和嬷嬷。
苏妙:“那两个当爹的,不知道能不能赶在年前回来和家里人一起过年?”
苏妧:“好在灾民们都安定好了,百姓也能安稳过个年,听说江南那边已经送过去两批粮食了,再加上之前咱们募捐的银子买来的那些,撑过这次天灾,应该是不成问题了。”
苏妙:“江南那边的富商这次可真是让人没想到,又是出钱出力又是出粮食,可是立了大功了。”
“小叔这次也是鞍前马后的做了好多事,江南的富商也是在他的动员下行动的。”
苏妙:“是啊,小叔在江南的富商里地位举足轻重,他说话有时候可比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说话还管用。”
“那三人一走大半年,还不知道在外面过得什么日子呢。”
苏妙:“靖王殿下如何我是不知道。但我家那位和你家那位,做事都是一板一眼的性子,而且也都不可能在灾情那么严重的情况下还讲究自身的吃穿。”
“等回来,指不定成什么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呢。”
苏妧弯弯唇,“四姐心里明明担心姐夫,干嘛嘴上还不饶人?”
苏妙撇了撇嘴,“唉,不说这个了,也不是咱们能管的了的事。”
珣哥儿听到两个大人的谈话,兴冲冲的跑过来,“娘,是爹爹要回来了吗?”
苏妙:“还早着呢,就算现在就动身,快马加鞭的路上也得十几天。”
琛哥儿也摇摇摆摆的扑倒苏妧怀里,“娘。”
苏妧接着儿子抱坐在自己腿上,“琛哥儿是不是也想爹爹了?”
小孩子忘性大,刘曜这一走大半年,琛哥儿对爹爹似乎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所以这会乍一听到爹爹二字,圆噔噔的大眼睛瞬间迷茫的愣住了。
苏妧亲了亲儿子的小脸,“可不能忘了爹爹哦,不然你爹爹回来可是要伤心了。”
苏妙母子俩在昭王府用过了午膳,下午又玩了许久,直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才回的魏王府。
就寝的时候,苏妧让人把儿子抱到了身边。
刘曜不在家的这大半年,她一直都是带着儿子一起睡的。
看着儿子睡得香甜,苏妧却是了无睡意。
来到窗边,望着半空中的明月,心中不由得相思更甚。
只盼天灾早日安定,她的丈夫、琛哥儿的父亲可以早日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