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要册封的人太多,春官府的人忙得脚不沾地。
之所以这么赶,还是怕吕太后的病情等不及,若吕太后先一步走了,那帝后就得守孝三年,三年后再行册封礼。
不过……大周朝的几任皇帝都没有守孝,不知大燕的这位皇帝是否会步大周的后尘。
吕氏的病情,竟然在天气一日日转凉之后好了起来,太医署倾全院之力,日夜不休为吕氏续命,还真就把她的命又救回来了。
顾樱的册封礼,是在九月初二,秋高气爽的日子。
头上插着十二树花钗,压得顾樱头皮发麻。
册封礼进行的大半日,顾樱跟着礼官按部就班的行礼,心里时不时问一句:“快完事儿了吧?”
终于,等到礼官们高喊一声“礼毕!”顾樱授了凤印,才终于是完事儿了。
回到崇义宫,顾樱忙不迭的让白尚宫把头上的花钗都拆了,皱着眉头说:“快看看有没有头发被揪下来,我如今有了年纪,可得保护好这把头发。”
白尚宫一边拆花钗,一边小心翼翼的把带下来的头发藏进袖子里,说:“殿下放心,没有头发被揪下来。”
“是吗?”顾樱回头看了一眼花钗,上面的确没有头发,她十分疑惑。
以前自己梳头都会掉几根,这会儿缠的这么紧,竟然不掉头发了?
拆了头发,白尚宫帮她按摩了一会儿,再重新梳好。
顾樱对着镜子兀自一笑,她想起来了,上辈子看电视,给皇后、太后梳头的人都是怎么藏头发的。
罢了,罢了。
她已是名正言顺的皇后,理应受到内外命妇的朝拜。
宫中没有别的内命妇,便定了个日子,让外命妇们进宫。
于是,隔了几日,顾樱又得打扮得宜,坐在皇后座位上接受朝拜。
命妇们都穿着规制相近的衣裳,戴着花钗,连妆容都差不多。
虽然这群人里有自己交好的,也有从前对自己不满的,直到顾樱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冯氏。冯氏正要跪拜,顾樱仿佛被针扎了一下跳了起来。
“赵国公夫人,请起!”或许这不合规矩,但是就像慕容深不要她下跪一样,顾樱永远也不要自己的爹娘向自己下跪。
冯氏有些局促的被人扶了起来,她担心是自己做得哪里不好,为了今日朝拜,她学了好久的礼仪呢!
两个宫女悄悄把她扶到一旁坐下,唱礼官也加快了唱礼的速度。
及至朝拜结束,皇后赐宴,夫人们落座的时候,一位夫人带着嘲讽的笑脸对冯氏说:“皇后可真是孝心有加!”
冯氏愣住了,和顾樱交好的贺氏和侯氏一左一右挽着她的胳膊,笑道:“皇后娘娘孝顺还不好?只怕是有人不受待见,尽说些酸话。”
本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若还想着对前朝表忠心,那可真是表错了情。
新帝登基,诸事都要重新开始,那帮前朝的老臣虽然不会公然起兵造反,但私下里骂两句说几句酸话的,大有人在。
可又不能凭几句酸话就罢免了人家,只能慢慢扶持自己的势力,重新制定游戏规则,让大燕真正属于慕容氏。
晚上慕容深和顾樱一起看舆图,和她说起自己制定的五年十年计划。
简单来说,就是五年之内干掉北齐稳定北方,十年之内干掉南宋以长江之南为后勤粮仓,十五年之内干掉突厥,实现天下大一统的基本方针。
顾樱频频点头:“国家统一,刻不容缓。”
这放在哪儿都是头等大事。
只不过当务之急还有一件事要办,顾樱说:“太后娘娘的病情好转,要不择个吉日,搬进宫里来吧?”
慕容深也是这么想的,先前不把吕氏接进宫,是担心她的身体。如今吕氏有所好转了,自然要让她享太后之尊。
慕容深让春官府准备挪宫事宜,可是问过吕氏之后,吕氏却不答应。
“我不进宫,我就在燕国公府里,哪儿都不去。”
众人劝她,她就是不愿意,只说老燕国公的魂魄还在府里,她死也要死在这里。
在规劝无果之后的一天,吕氏辞世。
好在太医丞将吕氏的身体状况早早告知了慕容深,慕容深带着顾樱和孩子们回到燕国公府,送吕氏最后一程。
吕氏辞世,哭得最大声的竟然是被特旨放出来的慕容波。
他的眼泪三分真七分假,那七分是为了做给慕容深看,看看他这个亲弟弟是多么伤心难过,兴许,皇兄一高兴就把他放了呢!
可惜他就是哭瞎了眼,慕容深也不会对他网开一面。
在朝臣们都猜测新帝会不会和前朝两位皇帝一样“以天代年”的时候,慕容深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孝期。
这三年里,慕容深在韬光养晦,整个大燕也在休生养息。
朝上稍微有点眼力劲儿的人都知道,慕容深这是准备在孝期结束之后,就对北齐用兵了。
与大燕不同,北齐皇室动荡,拓跋氏同室操戈,对百姓的压榨到了惨无人道的地步。
南宋碍于和大燕有长江天堑阻隔,但合北齐之间却有土地接壤,宋帝刘宇频繁北上骚扰,掠夺了北齐不少城池资源。
北齐国力日弱,直到大燕元兴四年秋,慕容深集结四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发兵北上。
此次随行出征的人除了阿晸,慕容深还带上了阿昱,把慕容洋留在长安,带上了五弟慕容源。
贺若讷为左先锋,花四姐为右军主将,兵分三路,直指北齐都城。
北齐国主惊慌失措,一面派人来大燕阵前请求和谈,一面又向、突厥、南宋求援。
南宋朝堂分为两派,一派觉得可以发兵北齐,趁机和大燕一起吞下北齐。而另一派则觉得大燕狼子野心,如果北齐被吞灭,下一步可能就轮到南宋,所以南宋发兵是要救北齐,而不是要吞并北齐。
至于突厥那,突厥可汗曾扬言自己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西周一个叫北齐,为了争宠纷纷向自己磕头叫爹。哪个儿子给的好处多,他就帮哪个。
于是,突厥屯兵直两国边境,就是想捞一捞两边的好处。
谁知大燕不想做他的儿子,一点好处不给,若突厥执意要帮北齐,那就老子儿子一起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