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要四千块钱左右。”宋小雯说。
宋俊想了想,就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了一张存折递给宋小雯,“姐,我这里有一千五百块钱,都是我这些年上班攒下来的,你先收着。”旋即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现在上学了没办法赚钱了,姐你不要嫌少,你拿着这钱,要是姐夫的工资你有存一些的话,我觉得可以把这个房子买下来。”
宋小雯有些感动,又对宋俊多了一些赞赏,这个年代能想到在离家那么远的地方买房子的真的很少,毕竟现在的人讲究个落叶归根,有些老一辈宁愿回老家起房子,也不愿意在异地的城里买房的。
“你自己收着吧。”宋小雯把存折还给他,“这房子我肯定是要买的,之前你姐夫交给我的工资也够了,只是暂时不想全部拿出来买房。”
“你是怕平时开支困难吧!”宋俊见姐姐把存折还给他,知道她的性子,就把它收了起来,就说,“没事儿姐,你先买房,我这不是还有吗?你不用担心生活费,以后我养你和娜娜。”
宋小雯有些哭笑不得,只是眼圈已经红了,“臭小子,知道赚钱给姐花了。那行,姐改天就联系那位老教授,不过你可不能让我和娜娜的伙食下降哈。”
宋俊郑重的点点头,陈丽娜一直在旁边没说话,从小到大她都习惯了依赖哥哥姐姐,这会儿心里却是在想,家里已经没啥钱了,自己以后可得节约点了。
不得不说不愧是两兄妹,宋俊此时也已经把他姐看成了被掏空家底的人,心中盘算着自己这一千五百块钱够不够他们三个人读完大学,要是不够,自己还是得想些法子赚钱才行。
宋小雯把他们的神色看在眼里,心里也没有其他的想法,就觉得这俩小破孩没白疼。
想到已经搬进新房了,宋小雯决定给余灏写一封信说说,上次就没跟他说这个事情,想着一切尘埃落定再说。于是三人去婚姻饭店吃了一顿好的回来之后,她就坐在房间里的书桌前,提笔写了起来,
余灏同志,见字如晤:
我已经在大学里生活大半个月了,距离离开你也有一个月的时间,十分想念你和两个孩子,不知道你是否也想念我?
有一件事情我想亲自告诉你,我在京都这边拿下了一套“房子”,挺大的,你要是有机会调到京都,带着孩子们过来也是完全够住。现在宋俊和娜娜也跟我住在一起,你不用担心,也帮我和父亲他们问好,这段时间得多麻烦阿姨帮我们看看孩子了。干外婆年纪大了,有时候体力跟不上,带着孩子们肯定也吃力,就要多辛苦你们了。
孩子们都该乖吗?成绩怎么样?有没有烦干外婆?
……
期盼你和孩子们来和我团聚的一天。
此致
敬礼
折好信,放进信封,在信封上填好了信息,又贴好了自己之前在邮局买的普通邮票,明天直接去邮局寄出去就可以了。
想着反正都要寄信,又给省城的朋友孙诺,严婷婷,刘淑雨,以及宋明英,王建国那边各写了一封,明天一起寄回去。
严婷婷,冯军和刘淑雨也已经成功入学了蓉城大学,所以给他们只需要写一封过去就行。
收到宋小雯的信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十天左右,余灏看着这封信也是唇角勾起,心中更加迫切的要调去北京。他手里有个特别复杂的工程,如果他这次能顺利的完成,说不定真的有机会申请调职。
媳妇儿,看来我真的是吃软饭了,既然你房子都买好了,那我可真的就要带着孩子们来投奔你了。
之后宋小雯陆续又收到了大家的回信,见大家都挺好的,也很高兴。
看到余灏说的可能会调职过来,只要这次顺利的完成工作,调到京都也是十拿九稳的事儿了,宋小雯就觉得很开心,不是她对余灏盲目自信,而是她觉得,以余灏的能力,值得让她完全信任。
既然两个孩子都可能会过来,宋小雯有空的时候就开始看附近的小学,到底哪所学校更好一些。最后她看上的就是京大附小,宋小雯是知道的,在这里读书的孩子以后进入京大的门槛都会低些,但同样的是对进入学校的要求也很高。
但其实两个孩子她还是很放心的,虽然满满做作业什么的总是感觉比杀了他都难,但成绩也同样很好,一直跟美美名列前茅。
他们转学到京都的问题不大,因为她因为上学户口就已经拿到京都来了,如果余灏也要调职的话,他的粮油关系同样也会转到这边来,两个孩子也能直接变成京都户口,所以上小学根本不成问题。
时间一闪而过,他们也已经在学校里待足了一学期,宋俊还真的如他所说,无论是中午在学校里吃饭还是节假日在家开火,那都是他在出生活费,只是宋小雯每次买菜都会添上一些。
宋俊也感觉到了,怎么可能他给的那点生活费能买回来那么多东西,只是他知道宋小雯的脾气,说一不二的性格,他就算是说了也是于事无补,所以只能在下次给生活费的时候尽量多给一些。
宋小雯打算就这一学期让他出了,下学期她就不会再要他的钱了,到时候余灏他们估计也得过来,自然是不可能再让他出钱。不过她暂时还没给宋俊说,这孩子自尊心还挺强的,她也怕她现在说宋俊会觉得是不是她嫌少怎样怎样的。
宋小雯打算的是等余灏他们过来就跟这个傻弟弟好好说说,免得他一直以为他姐姐姐夫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
他们三个这次寒假还是准备回去一趟,虽然寒假时间比较短,可能总共只能在家待十天左右,毕竟路上还得耽误大半个月,但毕竟已经一年没有回家了,他们也是想家的。
所以收拾好东西,又拜托张大妈帮他们看着房子点,三人就踏上了回家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