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夜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自古以来,诗人们对中秋的情绪是复杂的,因为天上那一轮明月,是大家对家乡的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不过古人对中秋的抒写,大都有着一种悲戚的情感,可神农果园的员工们,却是兴高采烈的。
这会儿货车上,十几位员工一个个打着电话,和儿女们报喜,都说李风人很好,中秋节准备给大家一人发500块钱的红包。
还有过两日就带大伙组团旅游去,福利好,待遇高,还说等以后神农果园还招人,就叫他们回来上班。
车子很快到了五隆镇,来到了菜市场。
奥迪a8和货车靠边停下,李风就带着员工们进入了里面。
这里已经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无数的人在摊位前砍价,争得脸红脖子粗。
李风就吩咐他们,分别去购买肉类的、蔬菜类的、调料类的、水果类的、饮料烟酒类的,他则带着刘夏二女,一路逛这些月饼店,最后来到一家双铺位的店前这里。
这家店在整条街算比较大的了,甚至比起其它小店来,一顶四。但值中秋节,顾客们却很多,把门口都堵住了,一个个在挑选着月饼。
老板一家子忙都忙不过来,不是给人介绍月饼的相关信息,就是给人找钱。
那老板的胸前挂着个小算盘,时不时拉起来,噼里啪啦的拨动圆珠,给人算账。
刘小翠拿起一盒月饼,是盒黄糖的,她问向店家:“老板,这黄糖月饼怎么卖?”
老板头也不回,随口道:“50块一盒!”
刘小翠噢了声,又拿起一盒双黄的问:“那双黄的呢?”
这双黄的,里面有4个月饼,不是很大,有两指大小而已。
“这个是65块!”
李风则对两女说道:“这月饼太小,要买就买块头大的,买五仁的,料足!”他拿起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正是五仁月饼。
广省的五仁月饼,生产地在省会,肉大料多,有杏仁,桃仁,橄榄仁,芝麻仁,瓜子仁。
李风把这一盒真空包装的月饼拿出来看了一看,有个小圆盘那么大,表面鼓鼓的,上面的花纹和字迹清晰,形状端正。
他问道:“老板,这多少钱一盒呀!”
过了十几秒,对方才回:“280块!”
李风觉得值这个价值,就说:“我想要100盒,你这有没有,能给我便宜多少?”
老板猛然回过头,两眼爆射出神光来,一把推开那些围着他的顾客们,大马金刀的走来。
刚才还爱搭不理的,现在却变得客客气气起来,道:“嘿,这位老板,你要100盒?那我给你便宜点,250块一盒,权当赚个油费钱了。”
李风他们一路逛来,发现月饼的定价都是一样的,现在能降到250块/盒,觉得价格合理,就点了点头。
老板见后开怀大笑,向店里大喊道:“小6,过来一下,有大顾客上门了。”
“好的老爸,你等等!”
不一会,人群里钻出一个双肩很宽,体形很壮实的小伙子,有些像是“土”形人,身体敦实,脚步沉重。
但他人却很圆滑,眼睛很有神,灵活,不似一般土形人的木纳。
忽然,他瞧见了刘小翠,双眼瞪得老大,滚圆滚圆的,一把就走过来拉住了她的手,激动的道:“小翠,是你,真的是你!你可让我好找啊!”
刘小翠看清来人,道:“啊?曹力波!你怎么在这!”
此人叫曹力波,是刘小翠的初中同学,当年坐在她右侧,一直是小翠的爱慕追求者。刚开始时只是讲些话想吸引她的注意力,后来发展到了时常骚扰,穷追猛打。
其中,小翠毕业后,他还来劳作村找过几次,不过不认识路,此事就罢了。
刘小翠想起来后,有些慌张的抽回手,并后退到了李风的身边,道:“曹力波,你注意点,我们只是同学关系!”
曹力波好不容易见到心仪的对象,哪肯放人走,于是几步上前,就要抓住刘小翠的手,但被躲开了。
他急道:“小翠,你是不是见我没送你礼物,所以就不接受。你放心,只要你喜欢,这些月饼都是你的!”他叠了七八盒月饼,就放到地上,还继续去搬。
老板老板娘看着这一幕,眉头轻皱,低语说了几句,才想起当年儿子确实很喜欢一个姑娘,茶饭不思的,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
两老就这么一个儿子,溺爱得很,所以他们也不阻止,任由儿子乱来。
刘小翠摆着手道:“曹力波,不用了,我有钱买月饼。”
“小翠,你是不是见我没送花给你,觉得我没诚意!”
他不依不饶,前后左右看了看,没有花店。刚好,有个老农推着一辆小推车走过,上面卖的是菜花。
他快步走去,抓起一把花就折断起来,老农本想骂人,只见一百块钱甩在了车子上。
他呵呵一笑,道:“小伙子,随便折,要不我帮你吧?”
曹力波连说不用不用,等折成一小捆子花了,用绳子绕了几绕,他才走回。
就见到原先位置上不见了刘小翠的身影,她人已经走到了十几米开外。
于是连忙跑过去,大喊道:“小翠,等等我!”
扑通,赶上之后,他一把就跪在了刘小翠的面前。
单膝下跪,双手递花,以一个【求婚】者的姿态,道:“小翠,请接受我的心意,我喜欢你!”
他喊得很大声,一时间菜市场的人都听到了,纷纷涌了过来。
观众们都爱看热闹,特地把中间围了起来,磕着瓜子讨论着。
刘小翠后退几步,道:“曹力波,你别这样,我们性格不合!”
曹力波连忙道:“小翠,你一定对我不了解,我人很勤奋,又不抽烟,又不喝酒。这不就是一个好男人的标配么?
还有,我家在县里有房,有车,我又是独生子,这么好的条件,你去哪里找!”
他说得振振有词,引得在场观众们产生一阵的共鸣。
在老一辈人的眼里,这男女婚配,家庭条件不就是摆在第一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