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到了裁缝店的地址,秦津津离开黑市,恢复打扮以后去到裁缝店的地址。
这里就是一处居民楼,秦津津上了二楼敲响门。
“谁啊?”
“我给珊妹拿了木棉花来。”
这是之前在黑市打听到的,买东西的暗号。
珊妹就是裁缝店的店主。
门被打开,一个小女孩站在门口。
“姐姐,你是来找我的吗?快进来。”
不是说珊妹是裁缝店的店主吗?看着眼前到自己大腿的小女孩秦津津有点懵逼。
“珊珊,有人来了吗?”
正在疑惑,就听见里面屋子里一个女声传来。
“奶奶,有个人找珊妹。”
里面的屋子打开,一个看起来五十几岁的女人出来。
“您好,您是珊妹?”
看了一下,感觉这个阿姨才是珊妹啊。
“怎么,我们祖孙两个都叫珊妹,不行吗?”
冲着秦津津招招手,两个珊妹一起往屋子里面去。
“你是谁介绍来的,怎么知道我的暗号的?”
房间里面一眼看进来就是一张双人床、两个大衣柜和一张长桌子。
大珊妹和小珊妹都坐在桌子前,面对着秦津津。
端起桌子上的水壶,倒了一杯水,示意秦津津坐下喝水。
“我是找人跟黑市守门的两位大哥打听的。”
大珊妹了然的点点头,然后看向秦津津:“你来是想做衣服还是?”
“我就是听说您这里可以买到蚊帐,所以来试一试运气。”
把自己想要三幅蚊帐的要求跟阿姨说了。
大珊妹喝了一口水,然后悠悠的站起来。
“好,你等我一下。”
然后起身离开了房间,秦津津扭头看见她去了另外一个屋子。
小珊妹给秦津津续水:“姐姐,你喝水。”
“谢谢珊妹。”
看着孩子可爱,秦津津从兜里翻出来两颗糖放到她手里。
“谢谢姐姐。”
两个人交流一番,秦津津像在现代一样的跟小孩说话。
询问孩子的年龄,问她一些家庭信息。
珊妹今年三岁,爸爸妈妈都去上班给珊妹买白面吃去了。
两个人聊天几分钟,阿姨手里拿着叠好的三份蚊帐回来了。
“你看看这个,拿回去往房顶上钉一个钉子,然后挂上去就行了。
把蚊帐放到秦津津面前,大珊妹坐回自己的位置上,然后打开桌子边上的抽屉,取出三个带挂钩的钉子。
秦津津检查蚊帐的时候,小朋友把姐姐刚才给自己的糖果拿给奶奶看。
”是姐姐给的。“
听见小珊妹的话,秦津津抬头冲着她笑了笑,然后继续低头检查蚊帐。
这蚊帐要是有个洞什么的话,那不是给了蚊子可乘之机吗?
摸了摸孙女的头:“好,拿着吃吧,记得谢谢姐姐。”
把糖放到嘴巴里面,小朋友鼓着腮帮子说“谢谢姐姐。”
“好,不用谢,是姐姐要谢谢你和你奶奶。”
最后阿姨给了秦津津一个特别合适的价格,亲自把人送到家门口。
“以后要是摘了木棉花,直接来找珊妹就好了。”
这就是说,以后要是有需要的话,就来找她。
秦津津把蚊帐收好放到篮子里,冲着她点点头,然后离开了这片居民楼。
刚刚吃了肉,今天不用买肉了,秦津津不用赶时间,可以去国营饭店好好吃一顿了。
下午再去了一趟黑市,这一次没有卖葡萄,卖的是西瓜和面粉。
天气越来越热了,这个时候大家都愿意买西瓜。
拿回去用井水镇着,晚上捞起来吃爽口又清凉。
果然,一背篓就那么几个西瓜,没一会儿就卖完了。
后面来的人再想买也没有了。
今天还是早早的回到了知青点,把花露水和蚊帐都放到房间的床上。
今天晚上她可以用自己家的厨房了。
没有买肉,但是家里还有没用完的鸡蛋。
看着这些鸡蛋,秦津津对后院的几只鸡更加的抱以厚望了。
什么时候能吃上自己养的母鸡下的鸡蛋啊?
利索的炒了一个黄瓜炒蛋和一个酸辣土豆丝。
厨房所有的硬装都已经完成了,只是秦津津觉得还差一个大桌子。
老是把饭菜端回房间里面去吃还挺麻烦的。
今天晚上可以问一问刘红岩和张清。
要是她们同意的话,就去问问村长,村里哪里可以做桌子。
现在她们吃饭用的是在房间里面的桌子。
今天的菜都是快手菜,饭菜做好了,把热水烧起来等一下洗澡用。
刘红岩和张清刚刚回到知青点就闻到饭菜的香味了。
“肯定是津津回来了。”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里的激动。
也不知道津津有没有买到花露水和蚊帐。
她们开门进来的时候,秦津津正在研究着怎么把钉子钉到房顶上去。
站在炕上不行,加上一个板凳还是够不着。
“津津,你干什么爬这么高啊?”
看见秦津津站在摆在炕上的椅子上,刘红岩吓了一跳。
冲她们晃了晃手上带钩子的钉子,又指了指自己放在一边的蚊帐。
“我挂蚊帐啊。”
听见秦津津买到了蚊帐,两个人都高兴得不行,拿起床上的蚊帐仔细查看。
“这蚊帐也太好了吧?但是供销社的蚊帐早就卖完了。”
刘红岩说着左右看了一下,然后小声的询问:“这东西黑市也有卖吗?”
冲着她们傲娇的扬了扬眉头:“山人自有妙计。”
三个女孩又笑做一团。
然后三个人一起研究了一下往房顶上钉挂钩这件事情。
最后得出结论,以她们的身高,这件事情必须要借助梯子才行。
“那我们先吃饭,吃完了出去看看哪个老乡家里有梯子去借来用一用。”
刘红岩吃着饭,中间忍不住发出感叹。
“还好我是跟津津和清清你们一起下乡,不然的话还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呢。”
她下乡的时候还挺兴奋的。
但是自从下了火车,跟着大部队往村子里走的时候就越来越感觉不对了。
特别是坐上牛车的时候,要不是她还有点包袱,都快要忍不住嚎啕大哭了。
到了村子里上工的第一天她就觉得自己肯定活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