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箐估计是太紧张了,一首好好的雨霖铃给她唱得断断续续的。
泽灏在旁边听得着急,恨不能上前去帮她唱。
到后来,这个小娘子谦然一笑,老老实实承认了,“皇上恕罪,臣女太过于紧张了。”
霍萍萍在心里又是一身冷嗤。
就这种局促小家子气的风仪,她也敢上来凑热闹。
陆陆续续,又有几个小娘子上来表演。
霍萍萍在心里仔细分析过了。
越想,她越觉得自己的胜算最大。
正踌躇之间,忽而听到时嬷嬷宣布,“下面是东平王爷的萍萍县主给大家奏一曲高山流水。”
溪水在场地中间放上一台瑶琴。
霍萍萍款款行礼之后,坐了下来。
她为了今天这一场,已经苦练了好几天。
果然,一曲高山流水下来,大家都鼓起掌来。
她有些得意地抿嘴一笑,眼角的余光却又看到正在打哈欠的萧蔺。
她得意的笑容不由凝滞在唇畔。
萧蔺从小在宫外长大。
他们东平王府,其实没有收集到多少关于他的资料。
回宫后,他贵为东宫太子,深居简出,也没有探得出他的喜好。
想来,他对歌舞曲艺这些靡靡之音,应该是没有丝毫兴趣。
那些个贵女都快表演完了,萧弥饶有兴致地问宋琉璃,
“宋丫头,听说你诗词曲赋都不错,能不能给朕表演一个?”
刚才目睹她连接做出几首诗的小娘子们,也凑起了热闹,
“来一个,来一个……”
那首流传红枫州的橄榄树,的确将她们都征服了。
宋琉璃也不矫情,她站起来大大方方地说,
“我给大家唱梨树村之歌吧,那是我在逃荒的时候,为我们村谱写的。”
这首歌,虽然借鉴了一下很多流行音乐的曲调,但却完全是她的原创,唱这首歌,她倒也不必要心虚。
──梨树村之歌?
这是泽长宁在花魁大赛上唱过的曲子。
虽然没有橄榄树那么轰动,但大家也不陌生。八壹中文網
却没想到,这也是宋琉璃写的。
一时间,大家的掌声如同雷动一般。
泽灏也站了起来给大家鞠了一个躬,“大家好,请允许我给小姨唱和音的部分。
“那我给你们伴奏吧。”萧蔺从袖子里拿出一管洞箫,从座位上走了出来。
大家一愣之后,掌声更加热烈了。
萧蔺原来也会乐器?
霍萍萍的神色有点复杂。
而且,人家吹奏得还不差呢。
那为何,她的高山流水没有打动他?
呜呜咽咽的洞箫声响起,泽灏清脆的童声,应和着宋琉璃嘹亮的女声,在暖阳中传遍了整个御花园。
一曲既了。
萧弥带头鼓起掌来,“你们梨树村人自强不息,靠自己的努力,在短短三年过上好日子,可以做北璃迁移户的典范。”
“典范有什么奖励吗?”宋琉璃笑嘻嘻地讨好处,
“要不,皇上,你给我们写一个天下第一村的牌匾,让我们挂在村口吧?”
萧弥大笑,“这有何不可的?来人,笔墨侍候!”
大笔一挥。
一张散发着墨香的“天下第一村”跃然纸上。
宋琉璃命罗妈妈把这一幅字小心地收好,
“我回去,就命人将它篆刻在村口。”
这时候,萧弥又想起梨树村那个集体制,他不由问道,
“小丫头,你觉得我们北璃也实施集体制怎么样?”
宋琉璃摇头道,“万万不可,陛下,我们可以实施这一项政策,是因为村里人齐心,凝聚力强。如果整个国家都实施这种制度,很容易滋生闲汉和懒婆娘。”
君不见,他们后世的集体制,也走不了多久。
“这样啊?”萧弥陷入了沉思之中。
宋琉璃又干笑一声,“这个制度是我爹提出来的,其中的利弊他很清楚,不如,改天让他给你详细说一下?”
她毕竟没有经历过那些岁月。
阐述不透彻里面的优势和弊端。
萧弥点点头,“我早就听说你爹有大才,却遗憾一直没能见上一面。”
在没有认回儿子的时候,宋凌霄没少在他面前提及这个梨树村的带头人。
宋琉璃谦虚地说道,“大才不敢当,我爹只不过是在岁月中积攒了不少阅历罢了。”
一不小心又扯远了。
宋琉璃抬头看了看天空的太阳,“皇上,好些日子没见阳光了,今天占了你的洪福,我们才得以见一见这冬日里的暖阳。”
“这孩子会说话。”黎后用帕子掩嘴笑道,
“宋相爷还说你不够机灵。”
霍萍萍凑过来,笑道,“皇后娘娘,她还做得一手好诗呢。”
说完,她将刚才宋琉璃做的卜算子和咏雪都念了出来。
黎皇后出生名门,也是从小就熟读诗书的。
听了这两首诗,诧异非常,“想不到,你这个小娘子才情如此横溢。”
“皇后娘娘,过奖了。”宋琉璃又干笑一声急忙转移话题,
“不是还有好些小娘子都选择表演作画?是不是该让她们呈上来了?”
刚才抽签之前,已经有不少女孩说要表演画技和写字。
现在,也该画好了。
梅树下,围成一圈的女孩们,都将手中的笔放下。
泽灏也小心翼翼地,把自己手里的笔放下来。
趁宋琉璃不在,薛昭凑了上去,“哟,你这一幅画……画得挺不错的。”
泽灏画的,是一个小娃娃在拾鸡蛋。
画面虽然简单,但小孩脸上的表情十分愉悦,那些鸡蛋,也几乎每一个都一模一样。
这功力,也不是一个几岁孩子能有的。
“我天天画鸡蛋的。”泽灏偷偷看了一眼宋琉璃,压低声音说,
“小姨要求我要画得很圆,而且每一个都一样。”
薛昭也压低声音,他有些同情的说,“太强人所难了,就是鸡也生不出一模一样的蛋呀。”
“可不是嘛。”泽灏跟他诉苦,“双胞胎都不一定长得一模一样。”
这些天,他没少被这些鸡蛋折腾.
难得有人同情,他不免多说了几句,
“而且,谁看见圆乎乎的鸡蛋了?人家鸡蛋都是一头大一头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