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雁西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他知道爷爷曾经随军吃过苦,又在那些年被斗的日子里磨砺过,脾性有些执拗古怪,哪怕唯独对他好得不能再好,但有些事,爷爷是说一不二,甚至越不顺着他就越固执。
就像小时候,他不懂得爷爷为什么要跟他拉开距离,非要隔三差五偷跑去见面,但爷爷硬是忍住思念闭门不见,不论外公外婆怎么劝都不肯亲近。
爷爷的初衷是好的,如果他和外公外婆跟爷爷走得过近,在那些年,绝对会受到严重影响。可是直到现在想起来,他仍觉得爷爷的执拗和坚定令人又敬又畏。
这门娃娃亲让爷爷记挂了这么多年,说明在他心中这位旧友的分量十分重,既是随军认识的好友,说不定是过命交情。如果对方家庭同意这门亲,爷爷夹在中间确实难做,说不定真会用尽方法让他答应。
“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对不起姜半夏。”沈雁西垂眸看着脚下的土地,一步一步,走得坚定而踏实。“况且生而为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为了忠孝就去耽误一个女孩子的一生,那我还能算是人吗?”
“说得有道理!雁西,你为人坦荡磊落,老爷子就算气一时,最终也会理解你!”
方大诚忽而有些惭愧,如果换做是他,他就顶不住家人的压力,只会老老实实断掉自己的追求,去满足家人的希望。
可是他没想到沈雁西想到的这一点,那就是婚姻不光是男方的事,同时也是女方的一辈子。为了尽孝去娶一个不爱的人,自己痛苦之外,还会害得女方困在痛苦的围城中,这一困还就是一辈子。
人只有一辈子可活,有时候,一时“自私”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自私,而是为了杜绝更多严重的后果作出的果断决定。
*
中午忙完饭点,姜半夏刚放下围裙,陈经理就从外面走来,通知他们该出发了。
一番匆匆的交代过后,姜半夏挎着布包开开心心出了门。一路来到县城,她顾不得安顿,就跟大伯打过招呼先去了照相馆领照片。
正逢周末,街上人多热闹,姜半夏一路走一路想着上回也是这样的热闹周末,她和沈雁西一起聊着天走在大街上,明明平淡极了,却有觉得有趣得很。
若说是因为来到县城新奇好玩,她今天又完全没有上次的开心劲儿。姜半夏不得不承认,她的开心可能并不在于上街,而是在于和沈雁西在一起。
糟糕,该不会是心动的感觉吧?
看过无数言情小说的姜半夏,从来没有亲身实战经验,她并不能确定自己究竟是垂涎沈雁西的颜值,还是真的对他有了不一样的好感。
还没思考出所以然,姜半夏就走到了照相馆门前,老板一见是她,立马热情地打了招呼。
“小姑娘来拿照片啦?噫,小伙子怎么没来?”老板还往门外瞅了瞅,确定只有她一个人,遗憾的同时又松了口气。他对这一对的印象很深刻,俊男靓女十分养眼,但小伙子的脑筋实在太轴,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沟通。
“我跟单位参加比赛呢,他就来不了了。”姜半夏觉得老板热情友好,难得多解释了一句,解释的同时,她潜意识里还隐隐约约希望,老板不要误会沈雁西是失信于她。
老板一听就好奇问道:“是不是那个厨艺比赛?老早就听说了,阵势可大呢!没想到你拍照是为了这个!那你可要加把劲,咱们县城好几个饭点的大厨都去呢,希望你杀出重围,喜获第一!”
“谢谢老板!”姜半夏开心应下,接过他递来的信封,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捏住照片的边沿,以免手指按在相片上落了指纹。
她的单人照规规矩矩,五官端正,跟本人没有什么区别,微笑得很自然。
至于双人照......
姜半夏一看就出了神。
照片的她和沈雁西靠得很近,肩膀挨着肩膀,她对着镜头笑得有些天真傻气,笑容灿烂而美好,好像遇到了顶开心的好事。
沈雁西的姿势很是规矩古板,双手放在膝盖上面,显得有些局促僵硬,但他看向镜头的眼神认真极了,好看的眼睛里溢满期待的光,唇角自然而然地上翘着,明显心情很好。
他们俩像极了一对来照结婚照的恋人。姜半夏这念头一起,就怎么也消不下来,小心脏跳动的速度越来越快,都要跳到嗓子眼了。
“拍得不错吧?我拍照这么多年,你们俩这么上镜的还是头一回遇到。我还说你俩来了就问问你们,愿不愿意给我贴橱窗里宣传。”
“这......我一个人不好决定。”
姜半夏不太敢把他们的合照贴出去,万一有熟人看见了传回去,跳进河里都洗不清,影响她自己不说还得坏了沈雁西的好名声。
再者说,她也不确定沈雁西这样低调的人,会不会愿意做这种事。
老板一听就明白了,摆了摆手表示没关系。“我就随口一问,没关系的。”
姜半夏越看照片越觉得喜欢,为了表示对老板的感谢,主动提出道:“如果不嫌弃,我的单人照可以给您。”
“哎哟!那太好了!谢谢你啊姑娘,你以后来我这儿拍照,除了艺术照片之外,其余的我绝对不收你一分钱!”老板一拍手,高兴坏了。
每当橱窗有漂亮的人像照,总会拉动一波人来拍,人们的心理就是如此,看到一个人拍这款式的好看,自己也觉得这样拍一套不会错,甚至有时候连衣裳发式都要跟着橱窗照里的人一样。
像这个小姑娘这么标致的人,一摆出去,那年轻的、年长的女同志们看了,好多都会跑来拍,搞不好还能掀起一波寸照流行呢!
“谢谢老板!”姜半夏闻言也很高兴,跟老板道了谢,拿着照片开开心心往外走。
刚踏出门,她就遇到了两个让她心情骤然降到谷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