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方明犯的错误,在组织上看来绝对是一等一的大过,是能影响一辈子的污点。
可真要是按照法律追究起来,一包不值钱的邪门药,构不成什么严重盗窃,顶多判个一两月教育教育就得了。
秦方明想对姜半夏实施犯罪,也只是一场毫无证据的分析加猜测,他既没有真的实施,也不可能亲口承认,法律追究不了没有犯过的罪行,总不可能因为心里想过就把人重判。
沈雁西熟读律法,对此早就有所预判。一想到试图伤害半夏的秦方明,只会在劳改农场呆个一两月就能回望京,心里那口气就实在咽不下去。
他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干脆翻身起来奋笔直书,给爷爷寄了一封言辞犀利的告状信,并提出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厚颜要求——请爷爷托熟人。
沈雁西是最不爱攀关系、搞小团体、利用人情达成目的的人,清高的性格注定他会鄙视这种行为,然而这一次,他心甘情愿做了自己最讨厌的事。
因为伤害半夏的人,哪怕只是起了一个念头,他也要尽全力让对方付出代价。
这件事对他来说并不光彩,无论是像个没用的小孩子那样向爷爷求助,还是托人情办事,都不是他欣赏的行为。所以,他决定把事情深深埋在心中,不要让半夏知道。
半夏只需要开开心心知道结果就好,过程么,并不重要。
“走吧,问题解决了,可以安心回去考试了。”沈雁西露出一个愉快的笑容,热爱学习的半夏一定也很期待他出的卷子吧,幸好,他用心制作了呢。
一小时后。
“沈雁西!我跟你势不两立!”
姜半夏双手捏着简陋试卷的边沿,手指用的力度都快把纸张弄破了,卷子做了一半,字迹从工整到狂草再到漫不经心,只隔了几行的距离而已。
最能显露出姜半夏绝望内心的是,桌子一旁已经堆成厚厚一叠的草稿纸,那上面除了解题思路,还有无数个问号。
她一边当麻木的解题机器一边思考一些哲学问题,她是谁、她在哪儿、她为什么要做沈雁西出的题?
“耐心点,你的思路是正确的,继续深入就会有答案。”沈雁西在学习上从不将就,哪怕是对着半夏的小情绪,他也稳如古井,不生波澜。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沈雁西的内心其实慌得不行,生怕半夏会忍不住把钢笔甩他脸上,甩他满脸的墨。好在半夏只是嘴巴上嚷嚷得厉害,没有动手的意思。
“真是正确的?”姜半夏不太相信自己的脑子了,这些题目里的字和数字,每一个她都认得,组合在一起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嗯,真是。”
“那就信你一回。”
姜半夏狠狠扯了扯放在一旁的草稿纸,继续刚刚的解题思路,很快就沉浸在复杂的题目中。或许是沈雁西的鼓励起了作用,也或许是她原本就有功底,过了十分钟,她终于写出了完整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终于解完......呃,终于解到一半了。”姜半夏看了看还剩下一半的试卷,再看了看外面逐渐变红的天,内心小人流出了比宽面条还宽的眼泪。“沈雁西,题出得不错,下次别出了。”
沈雁西完全是按照他平时自我磨练的出题思路在制作试卷,换一个人来做,恐怕会死在第一题,姜半夏自认为算是未来世界的学霸级别,然而对上学神,依然输得很惨。
“抱歉,下次我会出简单一些的题目。”沈雁西有些懊恼,他出题的时候,方大诚在旁边看了一眼就劝过他别写了,说是没人能解任何一道题。
他想到半夏对学习的热爱、想到半夏的天赋,就没把方大诚的话当回事。
看到半夏又累又郁闷,沈雁西赶紧开口安慰道:“你能写完一半已经很好了,据方大诚说,没有一个正常人能答对一题的。”
姜半夏:“......”这是骂她呢还是夸她呢!不过,她能跟沈雁西处对象,还能处得这么好,确实挺“不正常”。
半张试卷磨过了一整个下午的学习时间,姜半夏干脆提议,趁现在正是下工时间,先把陈皎月、方大诚和亲哥找到,商量商量打听吴家拐子的事。
按照这段时间的惯例,姜南星会在下工后先把陈皎月送去知青宿舍,方大诚会默默在后面当电灯泡,三人这会儿应该正在回宿舍的路上。
姜半夏和沈雁西抄小路走,果然在快要到宿舍的路口拦住了他们。
一群年轻人凑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陈皎月和方大诚,恨不得把今天发生过的每件小事都分享一遍。姜半夏耐着性子等他们说完了,这才说起自己和沈雁西的计划。
听完后,三人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姜南星更是恨不得立马就去打听吴家人的下落,他想到了上个月姜茯苓找过妹妹,赶紧问道:“半夏,你不是说姜茯苓去公安局报案了吗?有没有结果?”
“不知道呢,姜茯苓从那以后就没找过我,我也没找过她。”姜半夏想了想,决定还是去见她一面。“明天下班我就上她家问问她去。”
要是能通过姜茯苓找到吴家人,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能直接打听吴家那个拐子的消息,坏处是,吴家人想到是姜茯苓透露的消息,出于怨恨,有可能咬死了不会开口。
但姜半夏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抱着两边一起找的希望。
几人商量好委婉打听之后,姜半夏就跟姜南星一起回了家。走在路上,姜南星沉默了许久才开口说话。
“妹妹,你觉得......百合姐还活着吗?”
这是姜半夏从来都没有去想的问题,不是她没想到,而是一闪过这种念头,她就自动忽略了不愿深入思考。
小女孩在这个年代生存不易,如果要深想,姜半夏怕自己先放弃希望。
所以,她决定不管不顾,先找人再说。
“不管活没活着,我们都要试一试。至少不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