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一日游湖(1 / 1)

一路上都是颠簸,走走歇歇,费了五天时间终于来到了朗州。

本来可以直接到潭州的,但是李成钱想看看那个湖。

所以让林铭直接驾马来到了这个大型湖泊的旁边的一个县上。

叫仓成县,由于靠着湖泊的原因,这里的渔业特别兴旺,家家户户都有一艘小渔船。

李成钱等人进入县城后,李成钱等人发现这里院子里也晒着鱼干,看样子这边的人靠这些为生的人挺多的。

这里的人看见陌生人进来也好奇的看着李成钱等人,不过一看后面身穿全副武装的士兵就知道这些人不好惹,所以看了一眼便忙自己的事情了。

“李大哥,为什么要来这里,不然我们赶一下路就能到潭州了呀?”程处弼看着这些人疑惑的问道。

“来都来了,不看看风景多无趣!”李成钱微微笑了笑说道:“更何况我还可以替陛下视察民情。”

很快,一行人说说笑笑来到了这个大湖泊的旁边。

众人抬头看去,看见了湖泊上还有许多船只在上面漂着,看样子是在打渔,也有一些豪华漂亮的船只在上面,还传来一阵阵嬉笑的声音。

“风景真不错,以前从来没有来过,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了,也许现在的风景比未来的要漂亮吧。”李成钱看着这片美丽的水域喃喃的说道。

程处弼也看着湖泊说道:“是呀!这湖非常有名,之前去潭州都没时间来看看,现在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嘿嘿!”李成钱嘿嘿一笑,脑海里突然想到了什么,咽了咽口水:“其实这里还有一些东西照样让人赞不绝口。”

“什么东西?”

程处弼好奇的问道。

林铭和身后的士兵也好奇的看向李成钱,想听听有什么东西能让人赞不绝口。

连远一点的当地人也看着李成钱这个外地人能说出什么东西。

李成钱也不吊众人胃口,直接说道:“那就是这里的鱼,最重要的就是这里的大闸蟹了,鲜美而且多汁,吃起来十分的好吃,而且味道也是极佳的。”

“这里的螃蟹绝对是一绝,比你们平时吃的要好吃很多。”

说到大闸蟹,这里所有人都咽了咽口水。

大唐时期的人挺喜欢吃螃蟹的,比如隋唐时期的隋炀帝就专门去扬州去螃蟹,螃蟹的做法糖蟹,醉蟹,烤螃蟹等等。

另外还有一个诗人叫唐彦谦。

他写了一首诗名叫《蟹》。

诗句: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

虽然不是贞观年间的人,但也能代表大唐人了。

另外还有李白等人,都有描写螃蟹的诗句,比如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句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都可以证明。

所以程处弼等人听见说这里的大闸蟹很美味,顿时馋虫大动。

“哈哈,这位公子果然会吃,公子说的没错,我们这的螃蟹确实好吃!”在一旁的本地人听见李成钱称赞这里螃蟹好吃,顿时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

“哦,那我们在长安城怎么没见过卖的?”程处弼突然问道。

这问题问得有些搞笑了。

李成钱笑了笑,心想程处弼果然没有做生意的天赋,幸好合作自己也可以安排人来看着,不然给他自己搞估计要黄。

“这位公子,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那个本地人犹豫了一下问道。

“当然当讲,你说说看!”程处弼点点头。

那个本地人见状拱了拱手:“那得罪了,公子你说我们为什么不去长安卖,我们也想啊,这么远哪怕有水养着也不新鲜了,而且这路途遥远,卖贵了长安的贵人不买,卖便宜了,还不够我们路费,所以你说我们为什么要去长安卖。”

李成钱点了点头,和自己想的差不多,虽然美味的东西贵一点无所谓,但是从这里运过去就不是贵那么一丁点了。

如果一个大闸蟹要几十贯一只,买得起的人并不多,不能支撑长久的支撑这个路费,毕竟好吃也不是天天吃的。

程处弼听完愣了一下,随后想了想,道:“那倒也是,唉,可惜这么好吃的,他们尝不到了。”

“呵呵,公子说笑了。”那个本地人连忙摆摆手:“我们听闻长安有一家明玉轩酒楼,那里的菜肴可是一流的,我们这里有一些人从长安回来的时候说起过,那里的东西很好吃,我也很想去看看,要是能在我们仓成县开一家就好了。”

说到最后,他的语气有些遗憾。

听见他这样说,程处弼一脸崇拜的看向了李成钱,意思是,李大哥你看你的明玉轩酒楼,连这里都知道,真厉害。

林铭和那些士兵也看了看李成钱,心里也很佩服。

“有机会,明玉轩酒楼一定会开在大唐的每一个角落,让大家都能吃上好吃的。”李成钱笑眯眯的说道,他说得很认真。

等他开满整个大唐,估计自己应该超级有钱了。

那个本地人也没有把李成钱的话当一回事,应付着说道:“那样最好,哈哈!”

但程处弼和林铭等人则知道李成钱说的是真的,只要李成钱点头,那这个酒楼一定是整个大唐都有。

“你们想吃大闸蟹的话可以上玲珑酒楼,那里做的大闸蟹味道最好,其他菜可能比不上明玉轩酒楼,但也不错。”那个本地人又说了一句。

“好的,谢谢!”李成钱点了点头,然后便找了一艘船,一行人坐了上去。

开始坐船游湖,程处弼一脸兴奋的看着这一望无际的大河,大河两侧全部是高山,河流湍急,看上去壮阔无比。

船夫拼命的摇着船桨,看着这些人叹了一口气说道:“美吧,多看看,估计再过一段时间这里的湖水又要下降一半了,到时候就没有现在那么好看了。”

“哦?为什么?”听见船夫的话,程处弼忍不住问道。

一旁的李成钱没有听程处弼的废话,他大概明白怎么回事。

这一段时间,包括长安那边,雨水没有,天气炎热,农田也因为缺水而干枯。

李家庄的那几个井水水位也是见底的,勉勉强强能用,所以余管家还让他们珍惜水,不要浪费,连广场那个喷泉都停了。

再加上这些人一路下来,发现河的水位也下降了很多,有些浅一点的河已经见底,再加上这么多天从来没见过一滴雨。

估计干旱来了,蝗虫也要来了,到时候就是大灾难来了。

不过幸好提前准备了,问题也不是很大,但是可能百姓会损失很大,他们辛辛苦苦种的粮食估计保不住了。

李成钱心想,要不要搞一个补偿,让他们好过一点点,哪怕一人补偿个一两贯也能让百姓看见希望啊!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拐个国师做相公 踢开永乐 家父乃岳飞,我真不想造反 大明督师 北宋钜子 专治不服:这个草包惹不得 王朝游戏:我有国运推演系统 南宋之还我锦绣河山 三国如烟 汉末威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