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佣兵为王 > 第106章改造青凤楼

第106章改造青凤楼(1 / 1)

上百辆马车驶向了金凤楼所在地方,来到了青凤楼门口。

木工傅们指挥着一众徒弟,帮忙卸车。

木匠徒弟们。将木架包好的一箱箱的琉璃玻璃。小心翼翼地搬进了青凤楼里。

昨天晚上马如龙又当了次新郎官,包括青凤在内,一共娶了7个女人,当然也包括了,蛮人姑娘新月。

也是没办法,第1次马如龙娶醉金枝,那醉金枝是想给马如龙来个下马威,结果没想到马如龙更加豪横,直接全娶了,别搞什么通房丫头。

那这一次娶青凤,那就是人家带着家眷一起投奔马如龙了,借着上次的模式直接一次要嫁六个。

反正早就传开了!马老爷一夜摆平24个妻妾,第二天早上还能正常练武,而且没有一个女人清晨能下的了床!

总之以讹传讹,直接把马如龙说成妖精的都有!

马如龙自己也没有办法,现在影部的几个女人,看着马如龙眼神都变了,都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

如果仅此一次,人家自然不会多想。关键是这都两次了,谁比谁傻吗?不懂咋就看,不会咋就学。

女人一旦开启第六感,那就是开挂的存在!

此时的木匠们正在指挥着徒弟们进行各个房间布局的新装修。

首先就是窗户。换成玻璃的同时,大块的玻璃装上窗户之后,窗后面都要按上窗帘。

拉开窗帘就明亮异常,不需要的时候那就拉上窗帘。

因为古人更注重隐私,许多生意场合更喜欢私密空间。

更喜欢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谈生意。

当然没事的时候看风景,当然是窗户越大,越明亮,越好,这样风景看着也舒服舒心。

有了窗帘能同时满足这两者的需求,窗帘是必须要制作的。

马如龙最终的想法还是要把青凤楼改成酒店式。

只是大厅大部分用来展示马家庄的所有商品,相当于一个展台。

吃饭,会客都有包厢。

是为了方便外来客商订购马家庄的商品,所有的商品的样品就放在1楼大厅,可以随便观摩,购买和试吃。

这样所有的客商来到青凤楼就可以品尝试吃,选择自己想要的商品,直接下单订购,付款。

然后就在青凤楼休息。青凤楼的伙计会带着客商的车马和其手下,直接去金芝商行那边按合同装货。

若是海上过来的客商,马家庄的人直接带着客商来青凤楼这边休息。让手下的伙计们自行装船。

所有的商品都装妥之后,再来青凤楼接人一起乘船回去。

其实马如龙就是将青凤楼定义为后世的招待所宾馆,同时也对外营业。

至于菜品,马如龙也有优势,船上带的各种特色辣椒种子和各种明朝没有的蔬菜,早已经扩大了种植。

各种辣椒可以做成辣椒酱,有泡椒的,有香辣酱,有豆瓣辣椒酱等等。

如果说哪家的菜系比较出名,许多人可能说,八大菜系各有特色。

但是如果说什么口味,最风靡于全国,那无疑就是辣味。

辣味不仅仅是指辣椒,像其他葱,姜,蒜,芥末等等。一样都有辣味。

马如龙很快就将酸菜鱼,泡椒鱼头,辣子鸡丁,毛血旺,大席小炒等。这些用辣椒的菜的配方和做法,交给了青凤楼的厨娘们。

辣椒的辣一开始,都是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明朝末年已经有辣椒了!只是品种单一。

所以马如龙建议这些厨娘,一开始制作菜品的口感都要是区分微辣和中辣。

泡椒用的好还能提升菜品味道的鲜美度。

看着厨娘不解的目光,马如龙只好亲自下厨给大家做几个菜,很快一桌带有微辣的菜品,就端上桌了。

醉金枝,青凤,苗琳,李楠还有蛮族姑娘,新月,当然新月这个名字是马如龙给她起的。

现在新月已经能磕磕巴巴的说几句常用的汉语了!

比如说“夫君,抱抱我,我喜欢,望夫君怜惜,等等之类的。”

一份剁椒鱼头,一盘毛血旺,一份辣子鸡,一盆酸菜鱼,当然这个酸泡菜不正宗,马如龙是直接用醋咸菜,就是鲜菜叶子晒得半干放盐和醋处理一下。

反正主要是吃这个酸咸味,马如龙直接魔改了!

不过还别说,至少没有臭脚丫子味,呵呵!

结果大家一尝,都觉得够辣才好吃。微辣一点都不过瘾。

此时马如龙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说,先从微辣开始时,几位厨娘看他那怪怪的眼神了!

分明是想说,看不起谁呢!

感情你们都很能吃辣啊!害的哥白担心一场!

5天后,整个青凤楼已经改装完毕,门头的匾额上面盖着红布,临近中午时一串鞭炮后,挑下红布一看,名字变成了“福临门”。

马如龙终于明白了,怪不得之前醉金枝一直追问马如龙,要不要改个名字,马如龙当时也是敷衍她说,改也可以,要起就起个吉祥的!

当时醉金枝就问马如龙,什么名字叫起来吉祥,听起来顺口。

当时马如龙直接就给她报了一堆名字,什么如家啊!开心啊!来顺啊!润发!福临门等等太多了!

没想到两个女人一合计,真改了个名字,变成了“福临门”。

嗯,寓意确实不错。大气又讨人欢喜!马如龙心中暗想!

很多顾客和客商都是抱着欣喜,好奇的心情,走进了福临门酒店。

一进大厅就看到,厅内单独做了一个小高台,上面放着各种各样的商品,旁边有试吃的柜台。

采购商人可以和工作人员边试吃品尝边洽谈合作内容。

当然展台上更多的是各种钢制工具,生活用品和农用器具!

有好事者边走边数,很快确认了,商品数量接近80种。丰富程度可见一斑!

很快一些商谈采购完毕的客商们,走进包厢开始了把酒言欢。

当一道道,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菜品端上来时,他们眼中充满了好奇,彼此间互相谦让了一下,便开始了大快朵颐起来!

额头微微冒起的汗珠,代表他们也是被辣的不轻,但是没有人主动停筷子。

鲜香辣,充斥着口腔。大家也是第一次吃这么特别的东西,因为明朝末年辣椒才传到沿海地带。

到了康熙六十年《思州府志》中有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

到了乾隆时期,贵州人开始大量食用辣椒了,随后,云南、湖南也开始食用,到嘉庆年间,贵州、湖南、四川、江西已开始把辣椒当成蔬菜种植了。

客商们则是辣并快乐着!虽是冬天大家还是感觉身上已然吃出汗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楚皇太子 史上第一败家子 奉系江山 盗运成圣 满唐春 重启大明 从火凤凰开始打卡 三国废材竟然是诸葛亮 明朝第一道士 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