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佣兵为王 > 第155章 光禄寺

第155章 光禄寺(1 / 1)

大明京城,光禄寺内。

一群太监、和尚,已经被黑甲人押走。

押送去哪里,当然是押着他们去抄他们的私人府邸。

仅仅白粮就能贪污索贿超过,15万两白银。

可见这几十年来,得培养出多少豪横的大户。

剩余的黑甲人则留在,光禄寺内抄寺。

临近中午,几个黑甲人盯着十几个和尚在那里做饭。

“你们就是做这样的饭食,给皇上吃吗?”

一个黑甲人看到这些和尚做的饭食,十分无语。

这大锅饭做的还不如,自己马家庄的食堂。

心中暗想,就给皇上吃这样的饭食,真把皇帝当猪养。

此时,一个小和尚,正拿着铁锹站在锅沿,努力翻炒着。

听到黑甲人的疑问,赶忙说道:

“回大人的话,这光禄寺,已有100多年不为皇族提供饭食了。”

“哦,那你们平日做的饭食,为谁准备的。”

黑甲人看着这些宽大的厨房,完备的厨具,还是发出了疑问。

“启禀大人,平时都是为宫女太监们提供,还有庆典、节日、祭祀等活动时的朝臣群宴。

由于太祖皇帝少年的时候,在寺庙做过俗家弟子的缘故,

太祖皇帝在位的时候,光禄寺负责皇家的伙食,寺庙是不杀生的。

所以别的肉类食品都有专门的人负责,在别的地方烹调,

不过皇室吃饭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我们光禄寺的僧人服侍,饮食大多都是粗茶淡饭。

到了宣宗皇帝时,虽然不像前代那样的节俭,但是依然体恤老百姓,

逢年过节时,我们光禄寺都会按照皇命,

给老百姓发白米和鸡鸭鹅等这类食品,

当时我们光禄寺也是深受百姓们的喜爱,

可是我们光禄寺都是一群和尚上,虽然天天做饭,

但是毕竟比不了那些经常研究食物的厨娘,

百多年的天下太平后,太祖后人的饮食也发生了些许变化,

可能是没经历过,太祖时期的苦难吧,

渐渐的也就都受够了,我们光禄寺这些和尚做的饭菜了。

膳食也就分为内廷和外廷两套管理体系了。

外廷的管理机构是光禄寺和太常寺,

光禄寺主要负责活人吃的东西,比如宫廷中宫女、太监的日常饮食,

以及每逢年节时候的各种庆典仪式,宴请朝臣或者外藩使者;

太常寺主要负责皇家祭祀时候用的物品。

我们光禄寺的食物口感一般,也就慢慢变成了皇家食堂,皇族成员不在食用,

平常都是给宫女太监们提供饮食。

所以制作出来的食物通常都是大锅饭的水平,

虽然看起来光禄寺依然名声很大,可实际味道,却实不尽如人意。”

“哦,你的意思是,光禄寺之所以敢这样,明目张胆地敷衍了事,

主要原因在于制作的食物,是不提供给皇族人员食用的,

而大臣们参加各种朝廷举办的庆典时,也不可能真的是为了吃好、喝好而去,

所以即使大家对光禄寺提供的食物有所不满,也大多不会去深究。”

小和尚谄笑的说道:“大人睿智,确实如此。”

“那皇帝吃食在哪里做?”黑甲人好奇的问道。

“皇族人员的饮食都是由内廷来负责的。

内廷又分为由宦官负责管理的“尚膳监”,

以及由女官管理的“尚食局”,

在此之下还设有司膳、司酿、司药、司禧等部门。

内廷与外廷不同,他们制作的食物是直接给皇帝、娘娘们吃的。

所以不会像我们外廷那样,食材单一,日复一日地制作口味相同的大锅饭,

他们必须要每天,想尽一切办法研制宫中各位主子喜爱的美食,

说到这里小和尚叹了口气,

继续说道,“真正的好厨师往往都在内廷。”

眼神里,还充满着无限向往。

“哎,哎。别光顾着向往了,赶紧翻两下,要不菜就糊了。”

“哦,好的,这就翻!多谢大人提醒!”八壹中文網

黑甲人也是无语,就你这个炒菜的水平,

想要长寿,还是留在光禄寺吧。

我怕你去了内廷,要不了几天就会被砍了脑袋。

。。。。。。

一群小和尚,赶着马车,车上装着好几个大木桶。

前往皇宫后门处,这些熟食都是给,皇宫里的太监宫女们准备的。

小和尚将大车赶到,膳食接收处,却迟迟不见开门。

连续叫了多声,依然无人开门。

满脸诧异的小和尚,只好将东西卸下来,自行离去。

回去的路上,他也想明白了,这十之八九是防止,有人趁机侵入皇宫。

待小和尚走远后,几个站在墙上的太监才从墙上下来,小心翼翼的把门打开。

快速的把食物,搬进去后,又快速的关上了宫门。

此时站在不远处的大太监王承恩,静静地看着小太监们做完这一切后,才快速回到了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此时不到20岁的朱由检,正高坐龙椅等着呢。

“启禀皇上,刚刚光禄寺,送来的吃食,只是由原来的大和尚换成了小和尚。

车队后面也没有伏兵,看来黑甲军,是有意释放善意,不想和皇家为敌。”

“哦,王大伴快快起身说话,为何有如此联想。”

“皇上,奴婢也是刚刚亲眼观察了许久,原本有所疑惑,直到看到运送熟食的小和尚,才心有所感。”

“怎么讲,细细说来与朕听听!”

“皇上你想,昨夜我们收到了,成国公谋反的消息,当时巡城兵甲几乎是损失殆尽。

若是成国公真的谋反,为啥不趁夜偷袭皇宫。

反而今日白天还要给宫女太监们送熟食。

奴婢以为,很有可能不是谋反而是世家大族间的仇杀或者火拼。

皇上你想啊,大明的太祖皇帝从蒙元手里,拿回汉人的江山,至今200多年。

天下早已认定,大明的朱家才是天下正统。

我想,成国公也是非常清楚这件事情的。

他也不敢轻易地,冒天下之大不韪。”

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听了王承恩的话语心里略微轻松了些。

心中暗想,只要不是谋反就好,至于其他的事情,等风波过了,自然水落石出。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北宋钜子 专治不服:这个草包惹不得 踢开永乐 大明督师 三国如烟 王朝游戏:我有国运推演系统 拐个国师做相公 汉末威王爷 家父乃岳飞,我真不想造反 南宋之还我锦绣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