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言: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人在家中做,祸从天上来。
梁国柱家正应言了这几句话。
这梁久安与梁长寿可是花花肠子很多。第二天天一亮,这二位就忙开了。
他们撺掇着带着村里二十左右岁的年青人,加起来有十五个人,一起去南山寻水源,这其中自然有梁泰。梁泰临出门时,他爹梁国柱再三嘱咐他,要当心,多留个心眼,免遭人暗算使坏。
梁家村的南山相对于北山不是那么陡,可山洞较多,在雨水多的年份,这里多有水帘瀑布,冲刷的这里的石头都很光滑。
这一行十七人,在南山绕了半晌也没找到有水源的地方,他们此时来到一个山洞,山洞里黑漆漆的看不到尽头,洞口不是很大,有半人高,宽度约一米左右。
这一行人都在山洞里休息。
梁久安与梁长寿就开始动手了,他让人把梁泰按倒在地,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把他绑了。
好汉架不住人多,梁泰再怎么挣扎也抵不住十四个人的围攻。
梁久安说:“梁泰,叔叔没别的意思,绑了你就是让你说出来宝藏的位置,说了就把你放了。”
梁泰,咬了咬嘴唇,吐了口唾沫,没有搭理他。
梁久安生气了:“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不说,把你关在山洞里,饿死你这个倔驴。”
梁泰哼了一声:“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
梁久安说到做到,率领着众人推来千斤重的一块巨石把洞口堵死,凭梁泰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不可能逃出来的。
梁久安愤愤的对着洞口喊话:“梁泰,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再不说就在里面等死吧!”
梁泰硬是没有说,在洞里是死是活谁也不知道。梁泰在洞里到底怎么样了,咱们后文再交待。
梁久安一行人兴冲冲的从南山回来,就到梁国柱家。梁国柱看到这架势不对,又发现梁泰没有回来,就知道他出事了。
梁久安说:“国柱哥,咱们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了,实话说吧,今天要是不把宝藏位置说出来,怕是你再也见不到儿子了。”
梁国柱淡淡的说,“梁老二,你不要欺人太甚,我们国字辈的早就把生死看破了,就是把秘密带到棺材里也不告诉你。”
梁久安说:“不是我多心,你老哥是做贼心虚吧,怕是把宝藏让儿媳妇带走了吧。”
“梁老二,你不要血口喷人,我们国字辈的绝不是那种人。”
“谁相信呢,狗急了还跳墙,怕是你们穷怕了,带着宝藏逃出去过好日子了。”
“……你你你。”梁国柱被气的说不出话了。
经梁久安这么一挑拨,梁长寿一伙人也跟着起哄,把这个盗宝藏的罪名算是给梁国柱安结实了。
“烧死他,烧死他,他盗取了宝藏。”人群里有人起哄说。
“对,绑了他,烧死他。”
梁久安看火候差不多了,又带着笑脸说:“我们梁家世代相传的规矩,天灾之年,每人分些金银度日,我们也不贪多,每人的钱粮够撑到来年收麦就行了,这也算合情合理。国柱哥你考虑考虑,不要让大伙为难。”
梁国柱也没有说话,失望的看着众人。就这样相持了一下午也没有结果。
最后,梁久安让人把梁国柱绑在了村口的大树上。
晚上梁久安与梁长寿商议道,既然这爷俩都是硬骨头,都不说,我们只能再想办法,挖山去找。所有人都上北山。
第二天全村三千多人,老的小的,汉子婆娘,都拿着工具开始在北山翻找。
一天过去了。
一个月过去了。
三个月过去了。
几乎把北山铲去了一半,也没有发现宝藏的半点踪迹。
全村人都怒了,饥饿的身体里充满了怒火,把怒火都朝向了梁国柱。
在怒火中,拿着火把,活活的把梁国柱烧死了。
梁国柱的死让人们冷静了下来,他们开始思考,我们究竟世代在这里耕作生活,为了什么呢?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去另寻出路,就是为了守住这个宝藏吗?改朝换代多少年了,我们还在害怕什么呢?
有人回家收拾行李带着妻子儿女离开了。
有人还在苦苦寻找着。
离开梁家村的人,有的饿死在了半路,有的找到了生路,艰难的活了下来。
守在这里的人,一个个在找到宝藏前都饿死了。
梁久安、梁长寿也没有幸免。
他们俩到死也不知道,梁国柱所说的话是不是真的?
宝藏也许早就用完了,梁国柱只是让大家心里有个希望,才编出这么个谎言?
这都不得而知。
上天有好生之德,梁泰的妻子生了个儿子,起名叫梁志,也就是梁乐乐的爸爸,现在在byd汽车修理厂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