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所普通的高中,在这所小城里,它虽然不是一流的学校,但是这所学校的学生是最多的。
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不了重点高中的学生,大部分都来到了这所高中。这所高中在小城的东南方向,不算偏远。校园面积很大,有五栋教学楼,宿舍楼也有三栋。
校园内篮球场有四个,足球场有两个,学生们活动的场所算是很宽敞的了。校园里也种植了很多树,有一小公园,茂密的小树中间有三五条小路。早晨的时候,有早起的学生在这小路上,手捧着书朗诵。她们多是俄语班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很是刻苦,因为每年有很多公费留学俄国的学生,从他们之中选拔。
在足球场的旁边,有许多健身器材,供学生们锻炼身体用。有单杠,还有双杠,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字的器材。
这天下午放了学,柯兴修和同学一起打完了篮球,他们在双杠旁边休息喝水。柯兴修双手握着双杠,起身练习着电视中学来的动作。
他的身体很是强健,双臂有些肌肉,稍微发胖的身体更多的是骨骼的健壮。谁也没想到,他正在双臂倒立展示的时候,从双杠上,头朝下摔了下来,他用手条件反射的抱住了头,双肩落地了。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他的腰有根肋骨摔断了,在床上足足躺了六个月!
我第一次来到柯兴修的家,是一个上午。
我们约好上午九点半开始学习两个小时,下午三点开始学两个小时。
柯兴修的家收拾的很干净,一尘不染。这是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他妈妈一间主卧室,他一间次卧室,两个卧室都是阳面,太阳光很充足。家里窗台上,客厅里一共有十几盆花,墙上挂着的多是他慢慢绣的十字绣。墙上贴的有几张是他和妈妈的合影,还有几张是和外公外婆的合影。我猜测,这是一个单亲妈妈在抚养着这个孩子!
柯兴修的智商很高,他学习成绩很好,一直是班级里的第一名。柯兴修对数理化的学习很有兴趣。若是文科和理科进行对比的话,理科类的学生确实是思维比较有空间感,逻辑性是很强的。我领着柯兴修每日学习数理化课程,进度比学校学的还要快。每周再做一些测试,柯兴修掌握的程度很扎实。
柯兴修的外公外婆是电厂的退休工人,退休工资很高,对柯兴修母子俩在经济上帮助很大。在外公外婆的资助下,柯兴修的母亲在小区里租了一间车库,装修好,开了一个裁缝铺。没有也有些收入,并且可以陪着他完成学业。
除了书本上的学习之外,柯兴修很爱读书,也喜欢思考人生哲学问题。他读的书不同于其它同学,比如《三体》、《开启你的高维智慧》、《时间简史》、《老子的哲学》等等,这完全不像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所能读懂的,但是,柯兴修能读懂。
他问我,
“老师,四维空间是什么样的?”
“空间直角坐标系可以代表我们的三维立体,我们再加上一个时间轴,可以这样理解。”
“这么说,思维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可以在时间轴上来回穿梭。”
“言语上可以这么解释,但是这要自己用心去体验!你也阅读过王阳明的《传习录》,懂得知行合一的道理,重要的是实践,要自己去亲自体验。”
那个时候,我仅仅懂写心学的理论,并未接触过禅修、冥想、静坐之类的课程,也没有具体的说去怎么实践。
柯兴修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若是柯兴修有缘阅读到这一段内容,我多么希望他开始体验冥想或是禅坐的方法,进一步打开他的高维智慧。此时,柯兴修应该在某个大学里读研究生,他能不能看到这小说,我也不知。
柯兴修很少和我提到过他的父亲,我只是知道一点一点,他的父亲在一个海边城市青岛做海产生意,在那个地方又有个新的家庭。柯兴修是没有见过父亲长什么样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他和母亲了。
半年后,柯兴修的腰纠正了过来,他去学校参加期末考试。考试成绩出来之后,令全班学生和班主任老师都大吃一惊,他考了全年级第一名,分数高出第二名五十多分!
这让大家都感觉是不可思议的事。人们总是爱追问为什么,总要有了答案才死心。其实这个成绩是柯兴修自己努力的结果,虽然躺在床上不能活动,但是他的大脑在思考。半年的时间阅读的书籍,学习的内容都达到了另一个层次。
但是,他班里的同学总是说是我学习班的功劳,认为我的学习班有魔法一样的学习方法。所以他们纷纷报名来我的学习班里参加学习。
当然,子慧也和柯兴修一个班级,她也跟着同学来我学习班了,尽管她的家庭条件不富裕。
柯兴修的妈妈看着儿子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自然很是高兴。她请我到她的家里吃饭。那是一个周五的晚上,我学习班里的同学都放假了,我正好有时间。
柯兴修的妈妈做了一桌子丰盛的晚餐,桌子上多的是羊肉,凉菜不多,还有奶茶和炒米。我才知道,她原来是个蒙古族女人。柯兴修的妈妈说,
"很是感谢你的教导,这半年真是辛苦了。兴修从小到大都是我一个人抚养他,我总感觉他性格里缺少一些男人的刚强,今年有幸遇到你这么好的男老师,我很为孩子高兴。咱们为孩子取的这么好的成绩,干了这一杯。"
蒙古女人的豪爽,在柯兴修妈妈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个女人,一个为了孩子成长的女人,付出的辛酸和血泪更是无法衡量。我很佩服这样的女子,铁骨铮铮般,艰难困苦压不弯她的腰,辛辛苦苦半辈子,坚守自己的原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
我慢慢开始理解,单身的离了婚的女人,选择一个人承担生活中所有的艰难困苦究竟是为了什么?
孩子,她的孩子,她真的可以为此甘愿承受孤单的一个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