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借(1 / 1)

既然已经取得父亲的同意,陈幼贞就不再担心,可以安心和肖力准备成立公司的事情。

陈爸爸告诉女儿,让他们自己找一家专业靠谱的代办公司,现在劳务资质处于改革时期,只有专业的机构才能办好。

做劳务这一块,赚的都是辛苦钱和技术的钱,必须找到技术过硬,态度端正的工人才行。

否则,是很难赚到钱的。

有些工人师傅,一个劲的求高工价,工作不能吃苦,爱干就干,不干就休息,搞得工地像就是他家的自留地似的。

那样,怎么可能挣到钱?

陈爸爸确实调查过肖力,了解他的背景,甚至还分析过,他对女儿有没有其他不单纯的动机。

像他那样的老板,警惕心很强,为了保护自己最在乎的人,利用一些手段也难免。

再说,他的调查,并没有对肖力造成任何影响,因为后者压根就没察觉到。

经过调查,感觉肖力还是非常不错,虽然出生低了一点,家庭情况也不怎么样,可是,难得为人上进。

他在不到二十岁的年龄,单凭兴趣爱好就能累积上亿粉丝,已经十分罕见!

更难得的是,肖力一直不骄不躁,若能够继续如此保持下去,那么,他一定会有美好的前途。

现在,肖力确实配不上自己的女儿,可并不代表未来也不能。

莫欺少年穷,陈爸爸非常理解这道理。

他没有阻拦自己的女儿和肖力恋爱,年轻人嘛,需要有一些经历,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过的人才知道。

整个上午,陈幼贞都沉浸在欢乐里。

今天,父亲不仅同意让他们合伙注册公司,还间接认可了两人的关系,她怎能不兴奋?

她明白,只要自己和肖力把公司经营好,总有一天,肖力一定会得到父母的认可。

在上课的时候,陈幼贞没有心思学习,把精力放在劳务公司的注册上。

现在是信息时代,只要登录手机,几乎什么事情都办好。

她先在网上了解,看看一些关于公司注册的流程,以及相应的费用,再研究一番劳务公司注册需要的资料。

搜到的资料,直接分享给肖力。

弄清了一个大概,才从网上搜到府州本地的一家代办公司,和对方互相加微信,沟通资质代办事宜。

其实,只要陈爸爸愿意,他有的是资源,一个电话就能帮他们处理好。可是,他不想干涉,既然女儿想学习,就让她从公司注册开始吧。

有些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亲自动手,才能有深刻的认识。否则,很容易停留在理论的层次。

要成立一家劳务公司,虽然可以找代办公司,但其他工作也十分复杂,需要准备的资料,他们俩也得先做好。

比如公司名称、章程、办公地址,以及相应的设备设施,还需要办理相关资质的人员结构。

当然,一旦确定与中介签合作,所有的人员只由他们找人,肖力只管出钱。

作为甲方,也要必须了解政策,知道什么样的专业,匹配多少专业技术人员,大概需要走哪些审批程序,以及主管部门审批的大概时间。

否则,中介会坑死你。

原本只需要不多的基础人员和技术人员,可对方偏偏给你高配,增加你的成本,从中赚取差距。

另外,对劳务公司的办事流程,也要他们不断学习和摸索。

肖力在工地上班时,确实也签过劳务合同,从劳务公司走合同和工资,以及相关的保险,等等。

可那时候他是乙方,也是工人,对劳务公司的运作并不那么熟悉,只管签字按手印。

但是,好在他还有理论知识。

肖力这边,早就收到陈幼贞的消息,知道办劳务公司的事已经没有问题,接下来,就要张罗成立公司的各种琐事。

注册一家劳务公司,其实并不困难,有很多类似的公司,连办公地址都没有,只有一个空壳资质,也照样搞经营。

不过,肖力和陈幼贞并没有那么想,他们想实实在在做点事,既然成立公司,就必须按劳务公司的规范办,进行规范化管理。

陈幼贞上课的时候,肖力也在忙着规划成劳务公司。

他习惯像做工程似的,把重要的工作倒排工期,细分工作流程和时间点,有利于追溯跟踪,调整工作思路。

办公地址,肯定得在学校附近找,如果可以,最好离新力网络这边越近越好,以后有什么事情,也能及时照应。

但是,两家公司的性质,又决定了,他们不能在同一个小院里办公。

两家根本不是同一类型的公司,人员结构也大不同,娱乐公司这边,每天出入的是网红,以及相应的团队,有时候还有一些明星朋友。

劳务公司那边,大多是民工兄弟,或者工程老板。

所以肖力认为,如果硬凑在一起,肯定很不方便。

必须要分开,但是两家公司的距离又不能太远。

否则,他和陈幼贞肯定得两边跑。

府州大学城的周边,有的是写字楼,而且价格都不贵,也有不少居民自建楼,就像新力网络租的这座小院,价格也不太贵。

考虑到劳务公司这边,以后可能会承接一些工程,难免需要购置一些工具之类的东西,如果仅仅租一间写字楼,出入和存放工具都不方便。

因此,肖力计划租一栋居民院子,大小没有关系,只要求交通比较方便,离新力网络传媒公司近一些。

……

既然已经暂时离开工地,肖力就有更多时间唱歌和玩抖音。他的电脑里,存储着大量的抖音视频素材,暂时不要担心视频剪辑的原材料。

先把歌曲确好好,画面就好组织了。

肖力想着这段时间以来的事,突然想起一首歌——《借》。

“借一盏午夜街头昏黄灯光

照亮那坎坷路上人影一双

借一寸三九天里冽冽暖阳

融这茫茫人间刺骨凉

借一泓古老河水九曲回肠

带着那摇晃烛火漂往远方

借一段往日旋律婉转悠扬

把这不能说的轻轻唱

借一抹临别黄昏悠悠斜阳

为这漫漫余生添一道光

借一句刻骨铭心来日方长

倘若不得不天各一方

被这风吹散的人说他爱得不深

被这雨淋湿的'人说他不会冷

无边夜色到底还要蒙住多少人

它写进眼里他不敢承认

可是啊总有那风吹不散的认真

总有大雨也不能抹去的泪痕

有一天太阳会升起在某个清晨

一道彩虹两个人

借一方乐土让他容身

借他平凡一生

……”

这首歌,新晋歌星毛不易的成名曲之一,肖力非常喜欢。

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可就是突然想唱这首歌。

可能是喜欢这种调子吧!

其实,肖力的意外走红,和毛不易还有点类似,后者本来是一名男护士,业余时间喜欢写歌,而且还写得非常不错。

一个偶然机会,他参加综艺《明日之子》,并拿下冠军,迅速爆火,成为家喻户晓的音乐明星。

肖力的成就没那么大,可也算在网络领域里,取得很大成就的人之一,仅用不到半年时间,就成为抖音一哥。

这成绩,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有些事情的成功,确实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所谓的幸运,也是实力累积的一种结果。

没有前期孜孜不倦的厚积,就不可能产生机遇来临时薄发效应。

传说竹子在生长的前三年,一直扎根在地面以下,三年以后才冒出头来,每天以疯狂的速度增长,并很快成为一根高耸云端的竹子。

有些东西,需要长期积累,才可以看到效果,就像肖力平长时间从事劳动,养成了勤奋刻苦的习惯。

因为喜欢音乐,所以也养成了肖力爱琢磨,爱练习的习惯,日积月累,习惯就变成一种能力。

否则,抖音上几个亿的人,不管是唱歌的,还是对口型的,或者翻唱的,都多如牛毛,为什么偏偏肖力一个人取得那么大粉丝量?

那就是厚积薄发,刻苦钻研的结果。

因为长期的累计,让他具备过硬的基础知识,以及独特的审美能力,再加上爱学习,爱钻研,让他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特点,并无限放大。

他的表演,也逐渐变成受大众欢迎的一种方式。

其实,他的形式很容易复制,可是到目前为止,复制他的人依旧没有成功,并不是别人的拍摄不好,也不是唱功不行,可能他们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毕竟,模仿别人的东西,是缺乏灵魂的,只有把它转变为自己的,才是吸引别人的独特方式。

那好比肖力唱歌,他明明是在翻唱,可是唱出了自己的风格和韵味。

现在,肖力翻唱的有些歌曲,它的流行程度甚至已经超过原唱,在抖音、酷狗等音乐平台上,广泛受到大众传唱。

这一点,不是靠运气就能办成的。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的绝色美女房客 高手下山师姐将我宠上天 古武高手在都市 女配有疾修仙勿扰 全能芯片 华娱从笔仙开始免费阅览 重生之都市枭雄 盖世巨星 极品小天师 炮灰修仙法力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