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沐回答:“我想带回家给我家里人吃,可是我抓的实在太小了”!
司马彦摆摆手:“没问题,银子也不用退了,以后我们再遇到,你再帮我烤就行了”!
说着就飞身下去抓鱼,再次上岸的时候,抓了4条鱼,举着问徐沐:“够不够”!
徐沐点点头:“够了,谢谢”!说完掏出一两银子抛给司马彦:“银货两讫,下次再说下次的”!
司马彦接过:“好,我叫司马彦,你叫什么”?
徐沐边清理鱼边回答:“徐沐”!
鱼烤好后司马彦说要带走一条当晚饭,徐沐当然没意见。
司马彦离开后,徐沐把烤好的鱼放在背篓里,并把之前捡的野鸡蛋,放在火堆里,让它们自己慢慢烤。
自己则开始采折耳根!
折耳根又叫做鱼腥草,因为有淡淡的鱼腥味得名鱼腥草。
折耳根有消炎解毒、利尿通淋的效果,比较容易上火的人可以适当的服用,另外折耳根也可以做成凉拌菜,也可以做成腌菜。
沿着小溪折耳根实在太多了,怕家里人担心,徐沐就采了5背篓,把烤好的野鸡蛋放在空间里。
开始下山。
下山路上又陆续采了一些草药。到家的时候,徐梅正在洗衣服,旁边地上还放了一大堆。见到徐沐回来,甩了甩手:“姐,你回来了,吃饭了吗,我给你留了一块饼,一碗汤”!
徐沐点点头,指着地上的一堆衣服:“谁让你洗的”?
徐梅见徐沐生气了解释:“我本来要洗我们家的衣服,奶和小姑抱来一大堆,说让我一起洗,没等我说话,直接放旁边就走了,我才不给他们洗呢”!
徐沐夸赞:“做的好,快洗完了吧,回屋有好东西”!
徐梅听说有好东西,眼睛都亮了:“马上姐,等我再筹一遍,你先回屋”!
徐沐把背篓放回屋里,出来帮徐梅一起,晒好衣服,两人回了屋,徐梅在背篓里拿出烤鱼和烤野鸡蛋。
徐文本来还在地上写之前徐沐教给自己的字,闻到香味,站起来:“大姐,你怎么抓到的?怎么那么大”?
白燕看到鱼也惊讶:“对啊,小沐,这鱼可不好抓,以前你爹还在的时候,倒是时不时的抓回来一条,但是自从你爹走后,咱们家再也没吃上过鱼”!
徐沐见白燕想起往事,有些失神,安慰:“娘,以后有我,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白燕觉得自己太没用了,还要孩子来安慰自己,打起精神:“好,好,我尝尝”!
徐文递给白燕筷子:“娘,可好吃了”!
白燕尝了一口,夸赞:“小沐,你是怎么做到的,好吃,一点不腥,反而有点清香”!
徐沐告诉白燕自己怎么做的,才想起来,这个年代的人很少抓鱼也不是因为鱼很难抓,而是因为不会收拾,调味品少做出来土腥味重,久而久之便不愿意去费功夫抓了。
想到这徐沐发现了新商机,自己可以教他们怎么收拾鱼,而且鱼的做法有很多,虽然调味品匮乏,但是味道也不会太差。
想到这,徐沐决定有时间要再去一趟山上,看能不能抓两条大一点的鱼,去镇上的饭馆试试。
徐沐怕徐文太喜欢吃,着急会卡住嗓子,便帮着挑刺,递给徐文,中途自己也吃了一些,三条鱼就被几人下了肚,野鸡蛋都吃不下了。
吃完后,白燕拿出改好的衣服递给徐沐:“小沐,试试衣服合不合适,不合适,娘再改”!
徐沐却不想当着几人的面换衣服,在身上比划了一下:“合适,娘”!
白燕看出来了徐沐的意思,摸着徐沐的头发:“我们家小沐,长成大姑娘了”!
徐云高高兴兴的在镇上回来,看到自己的衣服竟然被扔在地上,火冒三丈:“徐梅,你给我出来”!
喊声把周围的邻居都引来了,徐梅徐沐和徐文走出房间。白燕本来也要出来,被徐沐劝回去了。
徐梅上前:“小姑,怎么了”?
徐云拿着自己的衣服,质问:“怎么了?你问我怎么了,你知道我这衣服多少银子吗?你就给我扔在地上糟蹋”?
徐沐直接找了一把凳子坐下:“不就是件衣服嘛!再说了你多大了?小梅多大?你竟然还让小梅帮你洗衣服,你是肌无力还是是没长手”?
徐云被气的嘶吼:“不就是件衣服嘛?你知道这件衣服多少银子吗?足足一两银子呢,可是我攒了好久才买下的,你竟然给我扔在地上”!
徐沐看着院外围的人群围的越来越多,邵大娘,田二婶他们也听见动静过来了。
徐沐直接站起身起来,指着徐云手里的衣服:“一两银子?小姑,你竟然买件衣服都要一两银子?我和我娘花20个铜板治病,奶都不给,竟然给你一两银子买衣服,我们全家人的命还不如你的一件衣服重要吗”?
徐富和宋桂花听见动静也出来了,徐富看着栅栏门外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有些头疼。刚想训斥徐云。
宋桂花却冲了上去:“徐沐,你们能和小云比吗?别在这说有的没的。徐梅,我和你爷爷的衣服你也没洗,你想造反吗?快去洗,不然今天没饭吃”!
院外,邵大娘开口:“哎吆,这宋老太太挺有意思,自己18岁的女儿让8岁的孙女洗衣服,还振振有词,不洗还不给饭吃。自己女儿买衣服花1两银子,儿媳妇和孙女治病要20个铜板都不给,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
田二婶的儿子之前虽然也欺负过徐文和徐梅,但是自从上次见识了徐沐的厉害,再加上邵大娘的耳边风,自然偏向徐沐:“还能为什么?偏心呗。不过也是奇了怪了,人家都是偏心儿子,要么是隔辈亲,到了宋老太这怎么就变了呢”?
围在栅栏门外的村里人议论纷纷,邵大娘继续开口,朝着徐富问:“徐叔,你呢,你知不知道你女儿徐云的一件衣服要一两银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