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被苏巧那蛮横的气势给唬住了。
愣了一会,才双手叉腰,不满道。
“你这死丫头,咋这么凶呢?我也是好心,过来给你们报个信......”
“你报错地方了。”苏巧目光凉凉。
翠花气道,“啥报错地方了?你们以前跟苏老拐不就一家的吗?就算现在离开了,但,人家现在有了难,你们娘俩咋这么无情?真就一点不管?”
苏巧嗤的一笑,揶揄道,“翠花婶子有情,你干脆将苏老拐接到你家照顾呗,好歹你们也是处了几十年的老邻居,两家拆了围墙,就像一家人。”
翠花气坏了,“你个死丫头,满嘴胡说啥呢?”
“我咋就胡说了?”苏巧挑眉,“翠花婶子对苏老拐这么关心,大晚上的特地跑我们这儿来。
要不是关系特殊,能关心到这份上?”
“你,你......”翠花气的心口疼,没想到以前那个闷葫芦受气包,现在变得这样牙尖嘴利,她说不过,就又冲着赵玉兰。
“玉兰,你听见没有?你就这样教的闺女吗?你听听她刚才说的啥?”
“我听见了。”赵玉兰索性也走过来,对翠花道,“翠花嫂子,我家巧巧说的没错啊。你家跟苏家一向关系不错。
翠花嫂子又是个热心肠的人,苏老拐既然受了伤,没人照顾,你接回家照顾,不是正好?”
“你?”翠花那肿泡的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赵玉兰没再搭理她,拉着苏巧,转身就走,“巧巧,外头蚊子多,咱快点进屋吧。水瓶里有热水,你兑点凉水赶紧洗个澡,再晚上早点睡。”
“嗯。”苏巧原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没想到,赵玉兰竟然也会怼人了。
真是不小的进步啊。
母女俩将土灶边上的小凳子全部拿回了家,屋里点了灯盏,屋门一关,就将翠花关在了屋外。
翠花气的骂了几句脏话,然而,她又不能进屋去将人给拽出来。
其实,苏老拐傍晚跟邻村一个汉子,因为家里稻田放水的问题,打了起来。
老支书还亲自处理了这事。
不过,苏老拐昏倒是没昏,就是被人抬了回家,一直嚷嚷着头疼,难受。
老支书就让翠花一家帮着照应着点,因为他们是邻居,有什么事再向村里汇报。
翠花一家倒是没好意思拒绝,毕竟做了那么多年的邻居。
但是,谁都嫌麻烦,谁也不想照看一个病号啊。
眼看着天黑了,苏家一个孩子都不在家。
翠花一家就派翠花上山找赵玉兰。
原以为赵玉兰好说话,找了她去伺候,就没他们家啥事了。
哪知,赵玉兰和苏巧娘俩都不好说话了。
翠花反而挨了啐,心里窝火的回了家。
苏老拐这事,最后到底咋解决的,苏巧根本不在乎。
转眼到了七月,期待已久的中考,终于来了。
考点在县里,在考试前一天,有四名老师带队,初三年级一共四十二个学生,坐了一辆汽车,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县城。
包括苏巧在内,这些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来县城。
所以,同学们对这县城的楼房,县城的书店,县城的水泥路,还有县城的护城河,河边随风摇曳的杨柳,全都稀罕的不得了。
中午,旅社安排午饭。
吃过午饭,老师才按名单安排宿舍,安排好后,让同学们自行休息,下午三点钟再集合,再由老师带队去看考场。
初三(2)班,本来女生就少,苏红和王小芬预选没选上,连中考的资格都没,自然没来。
所以,女生,只有苏巧、刘燕、徐娟以及周芳。
周芳以前跟苏巧有过过节,这次被老师分到一个宿舍,她很不乐意,私下又找老师,最后就跟一班两个女生挤一间屋了。
苏巧等三个落得清净。
中午,三人美美的睡了一觉,下午,还是听到隔壁屋说话声才醒。
醒了之后,三人赶紧起床,然后,到旅社大堂那边集合。
老师点名之后,再带着各自的队伍去找考场。
不巧的是,刘燕跟徐娟是一个考点,苏巧另一个考点。
于是,分头行动。
看考场挺费时间,主要是,没有公交车,带队老师还不大认识路,一路问过去的。
然后,边走还边计算着时间,还要记住路线。
最后,走了大概半个小时,不过,要是记住路线,路上不耽搁的话,十多分钟就能走到。
于是,大家也就安了心。
找完考场后,老师叮嘱同学们,晚饭前必须回旅社,这其他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
苏巧听着欢喜不已,她正想去陆淮生那看看呢。
她的考场就在县一中,陆淮生的那个修车铺就在县一中附近。
所以,苏巧跟老师说了一声,就在附近找陆淮生。
果然,就在县一中对面的那条路上,向左拐进去的一个巷子里,第二家,就是陆淮生的修车铺。
门口挂着一块木头牌子,牌子上用毛笔黑字写着:修车、租车、免费打气......
“要修......”陆老头正坐在屋里头,拿着个旧轮胎在拆,突然,门口一黑,他抬起头来,就看见了苏巧,当即惊喜不已。
“呀,苏巧。”陆老头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起身迎过来,还道,“淮生去给人送自行车了,顺便再买点菜。
他一早就跟我说,说你今天要过来看考场,咋样?考场看了吗?在哪儿考?”
苏巧进了铺子里,一面打量着,一面笑答,“陆爷爷,可巧呢,就在一中考。”
“哎呀,那这是巧。那你考试这几天,就来爷爷这里吃饭。”陆爷爷欢喜不已,将地上什么旧轮胎、起子、老虎钳等工具,忙收起来。
然后,拾掇了个干净的小凳子,让苏巧坐。
苏巧没坐。
因为,这铺子里也确实挺拥挤。
大概不到十平米,靠里头,有张木头床,床上被褥枕头倒是叠的整齐。
然后,锅碗瓢盆......
再靠门口这边,工具箱之类。
门外,放着两辆旧自行车。
“陆爷爷,生意咋样?”苏巧问。
陆老头呵呵笑着,“还成,比在家里种地还强一些。”
至少,这边不管挣多挣少,每天挣的都是现钱。
“那就好!”苏巧看着陆老头气色还不错,也很为他高兴。
两人没聊两句,陆淮生就回来了,一手提着草绳拴的鱼,一手提着二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