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回来。”
侍从的声音刚落下,一娇柔女声传进齐家三公子齐戎策耳里。
他扶着的孩子也退了一步。
那孩子正是跟着苏曼容出来凑热闹的宋霖。
霖儿抓着自己的阿宝布偶朝齐戎策乖巧道:“谢谢哥哥。”
说完便回身朝苏曼容跑去。
跑到苏曼容身边时,又抬头微微鼓着腮帮子,语带控诉。
“都是苏姐姐起晚了,故事都没有了。”
苏曼容面上戴着一白狐半面面具,只露出姣好的下半张脸来,但只那半张脸,也足以叫人多看上两眼。
她懒洋洋低头,伸出手掐住宋霖近来吃的肉乎乎的脸蛋。
“你平时是听少了故事?那什么猴啊,猪啊的,哪个故事你嫂子不是先讲给你听的?还差着这一出?”
“那不一样,今天是半月姐姐讲的!”
“哦,半月就不一样了呀~”
“就是不一样!”霖儿哼声道。
一大一小吵嘴。
“三公子……”侍从见齐戎策站着不动,又是开口,却被齐戎策抬手制止了。
他安静看着那苏曼容。
女子体态绰约,即使身着普通裙裳,也遮不住其楚腰蛴领。
其声音娇而不妖,柔而带媚,举手投足之间带着一股慵懒随性的味道,十分挠人。
这般天生尤物当真少见,明明遮着脸,却有不少人偷偷看她,然而真正叫他挪不开眼的是那露出的半张脸。
那半张脸竟然与京城永恩侯府大小姐楚绾绾有七分相似。
还是苏姓……
楚大小姐的外家姓恰好也为苏。
苏曼容和宋霖说着话便去到了店里。
齐戎策的视线送她到人群里,低头思索了一会,才对侍从道:“走吧。”
苏曼容走上台阶时才回过头看向方才那人离去的背影,面具之下,一对柳叶眉轻拢。
这人,意外得让她觉得有种危险的感觉,上一次这种感觉还出现在宋彧身上。
“你看什么呢?”崔晚棠从店内走出来,顺着苏曼容的视线看去,只看到一个背影消失在人群里。
苏曼容摇了摇头。
“也不知道阿九到底在哪里,什么时候才会来找我。”
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流露出委屈思念的情绪了。
崔晚棠不知道怎么应。
这都过去一个多月了,阿九要是活着,也该找来了,但是他们一点消息也没有。
苏曼容这一个多月来,也没有再提过阿九,甚至连难过的情绪都没出现,使得崔晚棠都快忘记苏曼容对于阿九的在意了。
她忙转移话题,佯装惆怅道:“我原以为你戴上面具会好些,却不想这面具戴上,你还是这么好看。就不该让你出来。”
“棠棠,我都叫你藏了一个月了,再不出来透透气,可都该发霉了。”
苏曼容收敛起突然间控制不住的难过。
她又娇笑道:“且若叫你家夫君知道你这般珍稀我,恨不得将我一直藏着护着,怕是要将我赶出门去。”
苏曼容住在家里这一个多月,每日里不是打趣阿妗,就是打趣她。
有时候嘴甜得让林氏都脸红,有时候又嘴毒得让高阳舒都气得吃不下饭。
除了宋彧,家里没一个不被她说上两句的。
崔晚棠好笑道:“那你放心,他赶你,我便再去寻你,把你领回家。”
“这话可叫我感动得紧,”
苏曼容略作娇羞模样,挽着崔晚棠的胳膊,
“那奴家便愿意叫棠棠藏一辈子,若是能打个金屋藏,心意更甚。”
“那我可藏不起。”崔晚棠摊了摊手。
她这几天都银子流水哗啦啦,如今一听着与钱有关的事,心里就直突突。
二人说着话进了店里,霖儿早已经凑到喝水的半月他们旁边去玩了。
崔晚棠确实是藏了苏曼容一个月多月了。
搬家那回她还特地雇马车给她坐,就因为怕那群人找到清河县来找苏曼容。
且苏曼容长得太惹眼了,她也担心苏曼容招了像林俊豪之类的人的眼,担心自己届时护不住她。
只不过确实也不能一直让苏曼容在家里待着,有了宋彧的前车之鉴,崔晚棠怕苏曼容也憋出什么心理疾病。
所以就让她今日也来逛逛,不过得遮住脸,免得第二天就有各路媒人上门。
但看样子遮脸这方法也不行,架不住苏曼容气质就与众不同引人注意。
崔晚棠叹了口气,暗道看样子接下来几天她要好好待在家里,看能不能收拾一些不长眼的人了。
“二一世纪”周边店其实就是变相的杂货店,只不过其内东西都比较可爱,适合孩子。
比如布娃娃,卡通存钱罐,卡通书袋,还有卡通巾帕等各种玩意。
因为开店时间紧,她备下来的东西也不多。
店铺装修风格也比较儿童风,墙壁重新刷了灰后,她还请了画匠作画。
两边货架上摆着货品,墙上挂着布娃娃和书袋等,最中央放着树杈型架子,挂着七只葫芦娃。
店铺的匾额也是特地定制成左右各有一男娃女娃的卡通头像。
门口立着一米高的木质书本模型,上面是崔晚棠自己题的书名《儿童文学故事》。
这次除了卖东西,还有征稿活动,允许五到十二岁儿童参与,可以投稿各种内容,进行初选,排位和晋级。
比赛的热度之所以高,还是因为崔晚棠放出了一个消息。
那就是收录到书里的文章不止会在整个西林府流通,还会在整个京城传播。
能让自己写的文章传到京城里去,仅这一点就足够让全县学童的家长动心了,不少人咬着牙关也要买一本书让孩子看看,到底都收什么稿子。
这可叫翰墨轩的杨明乐坏了,毕竟这是给他造势。
只是他还没乐呵起来,那边高氏孩童书肆就开业了,而二一世纪还道只有高氏书肆可以收稿子,接下来几期书也都在高氏书肆售出。
杨明得知消息后,冷笑道:“只管让他们忙活,他们出一期我印一期,这清河县,哪家不是跟我这做生意。”
高阳舒也是和崔晚棠借了银子租的店,他原先还有些患得患失,觉得斗不过杨明。
但是崔晚棠道:“你先开了店,会慢慢有客来的,那些大户人家,我们慢慢磨,总能把清河县收进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