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刘兴正专心思考粮食的问题,摆手道:“除敌军攻城,暂时不见任何人,就说我有很重要的事要处理。”
打发走李信后,刘兴陷入深思。
这几日来陈燕只围不攻,完全阻断了曲城的一切补给,如此长久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待到时间一长城中粮草耗尽可逃不过一个死。
可若主动出击,以自己手上的兵力,如何对付城外两万大军?
而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眼下城中百姓缺粮,该如何抉择?
弃民保军,或可解曲城之危。
然如此一来自己之前立下的人设可就白费了。
刘兴不是优柔寡断之人,但他深知在三国这等乱世想要站住脚跟,必须有所依附。
自己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又没有浑厚的财产垫背,唯有学刘备以仁厚立身。
一旦自己选择了弃民不顾,即便守住了曲城也会失去民心。
可城中粮草若是再分给百姓,军粮就得不到保障。
待到军无粮时,城依旧会被破,届时不仅百姓连同自己手下的士兵全都要死。
到底该如何抉择呢?
这时,李信又走了过来。
“大人,那人非要见你一面,并且说他有办法解决你现在的困难。”
“能解决我现在的困难?”刘兴眉头一挑,心想莫不是有能掐会算的高人来投?
“请进来吧。”
片刻后,一衣着还算显赫的中年人走了进来,直接拜道:“草民欧阳德,参见大人。”
欧阳德?
这名字在三国历史里好像没有提到过,不过他忽然想起之前太史慈跟自己说过。
曲城有两大世家,其中一个便是欧阳家。
“先生请起,不知先生要见我何事。”
“自大人进城以来勤政爱民,这些我们曲城的百姓都看在眼里,实不相瞒,我欧阳氏在曲城也是个大家族,之前黄巾进城后屠戮了我们家不少人。”
说到这里,欧阳德抹了一下眼睛,看来是说到伤心处。
“先生请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击退敌军,给大家过上好日子的。”
欧阳德点点头说:“我们所有百姓都相信,跟着大人会过上好日子,老夫知道城中缺粮,百姓都来求助大人,我也知道大人此刻必然很为难,所以老夫今日是特地来送粮的。”
“送粮?”刘兴皱了一下眉头。
之前黄巾入城,几乎已经把城中能搜的粮食都搜来了。
就算欧阳家留了一些但又能有多少呢?
没想到欧阳德接下来的话让刘兴吓了一跳。
“我欧阳家族有一处秘密屯粮地并未被黄巾发现,本来我是打算借着这些屯粮足够我族中人安稳度日,可见大人一心为民,也想帮你一把,愿意将两屯粮食悉数给大人。”
天呐!两屯!什么概念?足以养活全城百姓下半年有余。
刘兴心中不禁感叹,原来大氏族竟然这般有钱。
“多谢先生慷慨,兴定不忘先生大恩。”
暂时解决了粮食问题后,刘兴肩膀上的压力暂时没有那么大了。
不过也正因如此,才让他想到了一个破局之策。
军中,刘兴叫来众将议事。
“诸位说说看,有没有破敌良策。”
管亥嚷嚷道:“这群孙子围而不攻,不如给我三千精兵,冲出去跟他们拼了。”
“管将军自是勇猛,但那我将士性命去搏,并非良策。”
太史慈想了想说:“敌军不知我粮草充足,只要严守下去以待时变即可。”
刘兴点头说:“这个方法也不错,但人要居安思危,万一这个以待时变,等来的是对我军不利的情况怎么办呢?再说了始终被困在城中也不是办法。”
随后话锋一转,问:“你们觉得,敌军之所以敢围困我们于城中,最大的依仗是什么。”
“敌军粮多。”
“没错!”刘兴一拍桌子。
“所以,大人打算从他们粮草身上做文章?”
“正是此意。”
刘兴微微一笑,拿出地图开始部署。
“我是这般打算的……”
……
入夜。
黄巾营中。
“报,南门有一队人马杀出,已被我军截住。”
张燕立马来了精神,笑道:“好啊,我故意在东门部署的兵力最少,为的就是引诱他们突围,这才六天没想到对方就忍不住了,快!调北门一半守军前去支援,我这边马上也去。”
主力在南门,张燕也带兵前去围堵。
东门附近,太史慈管亥带着两千军正在拼杀,忽然南北两面都有援军杀过来。
“撤,全都撤回东门!”
一声令下,所有人都有条不紊地撤退进了城。
刚刚赶到的张燕气得骂道:“一群鼠辈,有本事躲在城里永远不要出来。”
这时,又有人来报。
“将军,北门刚才又一队人马杀出,现已突围了。”
“有多少人?”
“百人左右。”
听闻只有百人左右突围,张燕也没放在心上,冷哼道:“继续布防,从今日起不允许有一只苍蝇飞出曲城。”
“属下遵命!”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刘兴的计策,他当然看得出来张燕在东门布防最薄弱。
很显然是诱惑自己从东门突围。
不过张燕不知道此刻城中粮草十分充足,根本没有冒险突围的必要。
所以刘兴设计让太史慈管亥带大队人马佯作东门突围,实则引北门的守军去救援,然后刘兴亲自带上李信等百人精锐突围出城。
此次突围,主要是奔着敌军的粮草去的。
然,根据刘兴的推测,既然敌军大营在南面扎营,粮草供应大概率在南方。
之所以选择从北门突围,除了南面敌军多之外,还起到迷惑敌军的作用。
首先,只要急着从城里出去,就会让敌军以为城内粮草不足。
其次,从北门突围,敌军只会认为逃出去的人是去求援了,根本不会想到这些人真正的目标是南方的粮草。
经过一夜的奔袭,刘兴的百人精锐已经绕了一个大圈,来到敌军后方。
“兄弟们,原地解散各自探路,天黑前返回这里集合。”
傍晚时分,百人小队重聚约定地点。
“大人,我已经打探到敌军粮草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