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报的负责人左懋第接到朱由校的旨意后,独自在办公室内思考了好大会儿。
“陛下这是要将孔家彻底打落神坛啊,这要是让天下的读书人知道了这个事情,那还不得全都炸了锅了?
可是根据刘公公拿来的奏报上看,孔家办的这些事情真的不地道,这完全就是给华夏子孙挖坑啊!
当今圣上是一个雄才大略,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不惜自身,并敢于一切的人。自己虽然也是一个读书人,可要是违抗圣旨,那不就是违背了天地君亲师的思想了吗?
可是要是让我左懋第不顾道义,不顾天下,就这样放过孔家那也不行啊!”
左懋第独自坐在椅子上,默默的思考着,心里感到很纠结。
“算了,还是如实的写出来,让天下的人去评论吧!”
想到这里,左懋第便在心里暗自下了决定。
他先让人写了一篇赞扬孔圣人的文章,后又让人写了一篇太祖朱元璋推翻暴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文章。
这两篇文章在民间产生了极大的热议,许多读书人和普通的百姓都对孔圣人和朱元璋的丰功伟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随后,又有人在大明日报上写了一篇文章。文章里先是详细的介绍了朱由校的近几年的政绩,其中着重点出了福王朱常洵违法乱纪、伤害百姓时,朱由校严格执法,大义灭亲的壮举。随后又指出了朱由校近几年做出的几项对大明百姓有利的几项政策。文章的最后点出朱由校对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关心,表达出朱由校对大明的重要性,对大明百姓的重要性。现在大明正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除了朱由校这个领路人,任何通敌卖国阻挠大明发展人,都将会被大明抛弃,被大明百姓抛弃。
这篇文章在大明百姓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百姓们都赞同这篇文章的观点,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夸赞朱由校的声音出现。
同时,曲阜城内锦衣卫抓捕读书人的事情也在全国几个重点的省份传开了,许多的读书人和官员纷纷上书请求朝廷给一个说法,要朝廷严惩凶手。
就在全国各地都在讨论这几件事情的时候,大明日报又刊登了一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先是宣布了皇后有喜的喜讯。随后又写了几名安南人伙同几名大明的败类私自贩卖炸药,意图前往京城刺杀朱由校的事情。将锦衣卫从安南人那里查到的线索,追到山东,浙江,福建及湖广等省份,抓到了几名安南刺客以及揪出许多大明谋反分子的事情详细的介绍了一下。
随后又将曲阜城内锦衣卫抓到孔胤德及安南刺客,锦衣卫内部的败类的事情做了说明,又将抓捕读书人的事情的原因写了出来。
并且,大明日报又指出锦衣卫已经掌握了当代衍圣公之子孔兴业强抢民女,并杀了这个女孩全家的罪证,但是因为事关衍圣公,所以皇帝朱由校并没有下令锦衣卫抓捕孔兴业。
文章的最后提了一个问题,陛下面对自己的亲叔叔都能严格执法、大义灭亲,为何面对衍圣公之子的罪行选择了无视。是因为衍圣公的存在?还是陛下朱由校失去了对大明百姓负责任的心态?
这篇文章一出来,全国的读书人和普通百姓都茫然了。尤其是普通百姓,心里对朱由校的偏袒开始产生了一丝的疑问。而大明的读书人一部分人感觉这是大明日报对陛下和衍圣公的污蔑,另一部分有思考深度的读书人开始对衍圣公产生了怀疑,另外一部分读书人则保持了清醒的认识,纷纷扬言,让朝廷彻查此事,任何人只要是做了伤天害理违法犯罪的事情都必须的得到法律的惩罚。
一直观察着事态发展的温体仁,心里对朱由校更加敬畏了。
“陛下真是好手段啊,这样一来,用不了多久,天下将都会追打孔府,孔府在大明读书人和百姓中间的影响力,将彻底不复存在!”
温体仁心里暗自思索着。
曲阜城内,自从得知其余地方有了锦衣卫抓捕曲阜读书人的事情后,刘庆生和巩永固便加强了曲阜城的封锁力度,不让一点消息传出去。
在济南的周遇吉接到国防部发来的调兵命令后,立马从原来第四军直接扩编过来的军队中,抽调了5万的兵马,赶往曲阜城,听候刘庆生的调遣。
刘庆生将这些军队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2万人直接进入曲阜城内,参与日常巡查封锁城门。另一部分直接在城北15里处驻扎,等候那些掌握兵权却暗中效忠孔府的部队的出现。
刘庆生派人和巩永固派来的锦衣卫人员,一方面筛查原来驻守山东的将领,一方面严格审讯曲阜营的指挥使张志和内的军官,看看能不能查出一些线索。然而,张志和营内的其他军官,也不知道还有哪些军队暗中效忠着孔府。
随后,巩永固又将侦查的重点放在了孔胤德这里,觉得孔胤德还有一些事情没有交代出来。
巩永固派人将孔胤德带了过来。
“孔胤德,对于孔府你还有没有什么要交代的?”
孔胤德看了一眼巩永固,低声说道。
“巩大人,该交代的我已经交代了,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巩永固听了以后,轻声的笑了笑,看着孔胤德,轻松的说道。
“你交代的那些东西都需要进入孔府才能证实,可是现在陛下还没有下旨让我们搜查孔府,所以本官也不知道你是不是在欺骗本官,你还得拿出一些诚意来。
说实话,现在曲阜城外又调来了五万大军,曲阜城已经被我们给彻底的封锁了起来。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孔家已经完了,陛下已经决心铲除你们孔家。现在大明日报已经在全国各地通报了你们孔家的一些罪行,全国的百姓和读书人都在讨论你们孔家的事情。等百姓对你们孔家的怒火到了一定的程度,陛下就会顺应民意,直接下旨查抄你们孔家,到时候你可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所以,本官劝你,趁现在你还有一些用处,赶快交代一些有用的事情,这样说不定本官还会考虑到时候给你一个体面的死法。你看怎么样?”
听了巩永固的话后,孔胤德露出了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之前他认为再怎么样,自己的好大哥衍圣公一定会来救自己的。可是现在听巩永固这么一说,孔府能不能保存下来还是未知呢。
孔胤德思索了片刻后,看着巩永固,缓缓说道。
“我可以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一切,但是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否则,就是死我也不会再说一句话。”
看着面前忽然强硬起来的孔胤德,巩永固大致也猜出了他的一些想法。
“好,你先说一说你的条件吧。”
巩永固缓缓说道。
“我的条件就是,不管以后孔府怎么样,你们必须保证我家人的安全。”
孔胤德看着巩永固,轻声说道。
巩永固假装陷入了沉思中,在孔胤德的面前来回走动,挑动的孔胤德的心情忽上忽下的。
过了一会儿,巩永固停止了走动的脚步,看着孔胤德,缓缓说道。
“好,本官答应你。你要知道你们孔府犯下的罪行和影响力,本官做出的这个决定会让陛下对本官有一些看法,希望你的答案能值得让本官这样做。”
孔胤德听到巩永固的话后,悬着的心才放到了肚子里。
“你放心,我说的事情绝对会让你满意的。”
孔胤德看着巩永固,一脸庆幸的说道。
“我知道孔府有个宝藏库,里面有孔家几千年来的收藏,里面的财富绝对会让你满意的。虽然这么多年一直有花销,可是剩下的财富起码顶之上大明50年的税收。”
孔胤德看着巩永固一副惊呆的模样,心里不禁暗自好笑。
“你说的宝藏库在哪里?”
巩永固赶忙问道。
“一部分在曲阜城外20里处,孔家的一处山庄里,那是三代之前的衍圣公在孔府里的宝藏库满了以后,专门在那里修建的,那个宝藏库里有孔家一半以上的财富。”
孔胤德看着巩永固,缓缓说道。
巩永固听了以后,暗自压下来内心的震惊,看向孔胤德,又问了其他的问题。
“你们孔家暗中控制的军队除了曲阜营外,还有有哪些?”
孔胤德听了巩永固的这个问题后,犹豫了片刻后,又继续说道。
“原来的登州水师,现在的第一舰队里的两个千户,原本安南人来时,就是安排这两个千户照看的。只是后来他们接到了巡查的命令,没有在港口执勤,这才导致那个邓峰被你们给抓住了。
其余的卫所有济宁卫、靖海卫、威海卫、宁海卫等,这些卫所都是暗中投靠孔府的。”
巩永固听到孔胤德的这一番话后,心里先是感到震惊不已,随后又感到一丝的害怕。
“你确定这些卫所已经全都投靠了孔府?”
巩永固疑惑的问道。
“嗯,每年我大哥生日的时候,这些卫所的指挥使都会过来相聚,为我大哥庆生。”
再一次听到孔胤德的确认后,巩永固的心情完全沉了下来。
“对于孔府和外敌勾结的事情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巩永固看着孔胤德,缓缓问道。
“孔府在海外有一支舰队,这支舰队是假扮成海盗,专门抢劫附近过往的船只,以前沿海一些地方的倭寇袭击附近的城池和村庄,里面有一些倭寇就是这些海盗假扮的。
陛下下旨解除海禁之前,孔府还向倭国和海外走私一些大明的丝绸瓷器。”
听到孔胤德的这一番话后,巩永固的对于孔府完全没有了好感,心里仅剩的一些怜悯也消失不见了。
“你们真的是枉为圣人之后!你们愧对孔圣人他老人家!”
巩永固看着孔胤德,一脸不屑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