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将计就计(1 / 1)

此刻邺城中。

被整整围了两个多月的城,魏国一众文武见吴军非但没有撤军,反而还变本加厉加大了攻城力度,尽管城中兵粮充沛,还是开始变得人心惶惶。

袁绍得知后,大笑三声,于朝堂大殿召见文武百官,信心百倍道:

“诸卿大可放心,邺城兵精粮足,城高墙厚,纵使有百万大军亦不能破,更何况是徐亮区区十万大军?”

“再者,徐亮常年累战,朕料定他吴国早已是不堪重负,粮草早已告急。如今徐亮加大攻城力度,便是明证。”

“诸卿且看好,不出两月,吴军定会因粮尽而退兵。而那时,我军再杀出城池,便可大败吴军!”

众文武百官听了袁绍这番话,纷纷露出笑容,心中隐忧一扫而空,齐声道:“陛下英明!”

袁绍道:“如果诸卿还心存忧虑的话,事到如今,朕也不妨再给你们透个底。其实早在吴军来攻之时,朕便已向河北各地发出密令。”

“请问陛下,是何密令?”有人问。

袁绍怡然自得抚须笑道:“朕密令幽州、冀州各地,以吴军围城五月为限。若吴军能够围城五月,此时当是粮尽崩溃之时。”

“届时各地兵马将会杀奔邺城而来,与朕形成前后夹攻之势,试问吴军如何能不败?”

众文武心中大定,心想陛下这手未雨绸缪真是绝妙,有此后手,城外步步紧逼的吴军已是不足为虑。

所有人无疑都吃了颗定心丸。

而袁绍会这般自信,其实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

如今守城之战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也就是说,吴军攻了两个月都还没有攻下邺城,这便说明邺城的防守强度是没任何问题的。

强如吴军也拿邺城没有办法!

但袁绍不得不承认,徐亮这一路走来实在是太顺了,顺的非常吓人。以至于他有时候都在怀疑,自己与徐亮相比,到底谁才是那个拥有四世三公背景的人。

并且徐亮这一路争霸,还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那就是凡是徐亮亲自参与的攻城之战,从开始攻城到攻克,用时都非常之短。不管是江东的曲阿也好,还是徐州的下邳,乃至豫州的谯城、陈县、许都……

攻城最快不过就只短短一夜时间,最长也不超过一个月。

这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有一阵子,袁绍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在他看来,攻城明明是那么难,徐亮却为何可以攻城如捣蒜?

又听了郭图之言后,他甚至认为徐亮是有气运加身,乃是天命之子,否则谁能解释这一切?

后来,徐亮攻破许都,篡汉称帝,与自己的战争已经在所难免。

他尽管犹豫胆惧过,但还是在心中高喊了声我命由我不由天,即使徐亮是天命之子又怎样?

大不了他就与天斗!

他要破了这天!建立一个属于汝南袁氏的王朝!

是以。

战争开始后。

徐亮再度上演单骑克城神迹,一夜之间闪电攻克他精心布置的黎阳防线。这一战中,守城大将高览战死,淳于琼被俘。

然后,他的亲外甥,并州牧高干叛魏降吴,青州沦陷,渤海郡南皮被周瑜、吕布所围……

这一切,都让他如坐针毡,心生惶恐。

在如此忐忑之下,直到守御到这几日,袁绍终于沉沉吐了口浊气,就好似一个常年躲在地牢里的人,得以重见阳光一样。

他拼命呼吸新鲜空气,对着阳光畅快嘶吼,心情变得无比舒畅旷达,心中一切烦忧都消失不见了。

在如此强大的徐亮所亲率的吴军面前,他袁绍是唯一能够防守至两个月却还没有丝毫破城迹象之人!

就单凭这一点,他就超过了曹操、刘表、孙权太多太多。

他袁绍是当之无愧的,除徐亮之外的天下第一大诸侯!

并且!

就如同前面他所说的,徐亮擅长的是速战速决,两个月都攻不下他邺城,那就说明徐亮是真没办法了。

所以,当下他只要使邺城守将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再坚持防守几个月,则吴军粮尽兵疲,就是反守为攻之时。

这样一来,他袁绍就将成为战胜徐亮的第一人!

到那时他便可发动反击,夺回河北乃至青州之地。即便是最坏的结果,他也能够与徐亮划河而至。

然后再给他半年喘息时间,待他恢复过来,先找高干清算,再与徐亮复争天下。

完美的计划!

于是,在这般自信中,袁绍稳坐帝王殿,坐等吴军粮尽。

……

但袁绍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邺城以南地区,一支支打着吴军大旗的运粮部队正源源不断往邺城前线送达。

这些运粮部队并没有民夫身影,全都由木牛流马装载,在护粮部队保护下,一辆紧挨一辆,南北连线数百里。

说句不客气的,吴军眼下兵粮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士兵顿顿不但吃得饱,而且还吃得好。

一言不合就加餐,士兵士气丝毫也未受邺城久攻不破的影响,反而每天都期待着干饭。

待到攻到第三个月。

周瑜、吕布成功会师于南皮城下,将南皮城包围。

徐亮收到消息,便令主力继续围邺城,而命关羽、赵云、乐进、夏侯渊等将,率领一支两万人偏师,经略附近郡国。

在他已知情报里,袁绍为了拱卫邺城,已从河北各地抽走了大半兵马。所以在邺城、南皮这两座荆州最主要城池都被围住情况下。

这些地方上的郡国,就无法防守自保。

反正围城期间闲着也是在闲着,而在士兵粮草都充足情况下,分兵去占领地方,然后再包围城市,这是徐亮玩三国志时的老传统了。

而对此,被围困在城中的袁绍也只能干着急。因为对外已经断绝,兴许连他要做什么都不知道。

当下。

关羽、乐进众将得令,兵分两路分攻魏郡各县而去。

突然有一路兵马从城墙下撤走,邺城守将敏锐发觉到了这一点,立即向魏帝袁绍报告。

袁绍听闻后,紧急召集众官商议。

于朝堂之上,众官纷纷表达了自己担忧,认为徐亮撤走一军,这必然是去攻地方城邑,企图将邺城周围彻底锁死。

袁绍在思索之后,却是笑道:“汝等多虑了,在朕看来,徐亮这定然是粮草已尽,自知攻不下我邺城,故分批撤退,以乱我耳目罢了。”

“徐亮就是要让你们认为,他这是分兵去攻附近地方城邑,使你等不敢出城追击。哼,殊不知他这雕虫小技早已被朕看穿!”

众官闻言,均是觉得袁绍所言在理,直呼陛下圣明,深信不疑。

没办法,因为都到了这种时刻,不相信的都已经被下狱了。

比如田丰、郭图。

两人都因直言上谏,已被袁绍打进大牢,性命随时不保。

袁绍轻蔑冷笑:“朕还道他徐亮兵粮能够坚持至五月,可没想到这才仅仅只是三月,就已捉襟见肘了。”

袁绍大手一挥,道:“那还等什么,吴军急于撤退,军心涣散、饥肠辘辘、兵马俱疲,当是出城追击之时。”

睥睨冷目扫视殿中,命令道:“蒋义渠、韩猛何在!”

殿中两名身着甲胄的武将出列,抱拳:“末将在!”

“朕命你二人今夜子时,领三万兵马出城追杀吴军,若能取下徐亮项上人头,重重有赏!”

蒋义渠、韩猛互相看了看,面有苦色,但不好声张,赶紧领命道:“遵命!”

魏帝旨意下达,城中魏军立即进入紧急备战状态。

……

到了晚间。

邺城南城门处,两万魏军已早早集结完毕,等待子时到来。

肃杀、死寂。

而城墙上,不断有吴军新消息传达。

人人屏息凝神,握紧手中兵器。

“子时已至,开城门!”

忽然,城门下传来一声高喝。

骑于战马上的蒋义渠、韩猛分别拔出自己的腰间佩剑,脸色凝重冷郁,将剑尖指向苍穹,喝令道:

“兄弟们,随我杀!”

“驾!”

霎时间,战马奔城门而出,两万步骑随后鱼贯冲出邺城。

“杀!”

喊杀声震天,月夜映照下的城外大地,冰凉韵白,仿若结上了一层厚厚的霜。

当下。

魏军在蒋义渠、韩猛指挥下,杀出城门后,立即就与攻城吴军杀在了一起。但兴许是因为他们出击的太突然。

城门前的吴军似乎没有反应过来,顿时被杀的溃不成军,没过多久就四散而逃。

轻易冲出了城墙范围,蒋义渠与韩猛看到了希望,心想看来陛下说的没错,徐亮这果然是在撤军。

因为到了城外他们才发现,举目之下并不见吴军身影。原来吴军都已经撤走了大半,只留有少部分还在城墙下,以夜色为掩盖在虚张声势围城。

“怎么办,要不要追?”

两人勒马止步,心中松了口气同时,却又同时出声问道。

摆在两人面前的,无疑就是这么个问题。

韩猛想了想道:“陛下令你我二人追击,若我们不追,一旦被知道,那就是杀头大罪。”

蒋义渠道:“可敌军恐怕早已走远,我们再去追未必就能追上。况且徐亮军中有曹操,曹操善设伏兵,你难道忘了文将军是如何死的了吗?”

韩猛一想到文丑之死,顿时打了个寒颤。

皱眉道:“那该怎么办?”

蒋义渠抬头环顾四周,思索片刻道:“吴军撤的仓促,军营中定然有遗弃之物。你我可率兵前去清理,回去后就说是杀敌俘获所得。”

韩猛一听这办法好,点头道:“那就这么办!”

“事不宜迟,快走!”

于是两人率领两万魏军,声势浩大冲到了吴军大营前。

借着苍白月光,就见到吴军大营矗立在凉如水的夜色里,营门口不见一名士兵,一副人去营空的凄凉景象。

蒋义渠与韩猛彼此相视,眼中透出喜色。

两人立即令大军于营外警戒,自己则亲自带着五千兵马进入营中,准备清缴吴军丢弃的军资。

“驾!”

军营非常大,一路不见人影之下,蒋义渠、韩猛带人直冲帅帐方向。

显然是想从帅帐里找找看,有没有什么价值连城之物。

比如金银饰物、宝剑、美人画像什么的。

可到了大营正中位置,却忽见前方青烟滚滚,将前路都遮掩起来,使得前方好似大雾弥天。

两人并没有多想,领兵径自穿过青烟,战马徐徐停了下来。

看清了周围景象,蒋义渠、韩猛顿时傻了。

只见四周,黑压压数不清的吴国士兵正席地而坐,极安静的正在啃食着手上煮熟的肉块。

两人这一刻,脑子里嗡的一声,同一个问题迅速冒了出来。

吴军……不是撤退了吗?

怎么全都在这里?

而且每个人竟然都还在大口吃肉!

可是,不是说吴军兵粮已断,连饭都吃不上了吗?怎么还能吃的起肉?

蒋义渠、韩猛这支兵马的突然出现,顿时就打破了营中的沉寂,所有吴国士兵都望了过来,霎时间众多目光大眼瞪小眼。

这一刻,蒋义渠与韩猛几乎要窒息了。

铺天盖地的冷意与不安涌上心头。

心想完了,这算什么?这算是自入虎穴了啊!

韩猛猛一激灵,干笑道:“抱歉抱歉,走错了,你们继续!”

说完拨马转头,冲蒋义渠道:“还愣着作甚,快跑!”

如果吴军全部都在此的话,那可是有十万之众,他们带入营中的只有区区五千人马,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蒋义渠这才反应过来,赶紧也打马欲走。

营中灯火亮处,曹操、刘备笑呵呵走来,曹操道:“两位将军既来,那又何需再走?”

“吴帝早已料到袁绍会派兵出击,故在此设下宴席,以待二位将军。”

刘备微笑道:“两位将军,请吧!”

蒋义渠、韩猛自然不敢答应,心中惊恐难当,心想他们所做这一切,竟然全都被徐亮给猜到了?

没想到徐亮不但神勇无双,竟还如此神机妙算。

好恐怖!

两人不理会曹、刘的相请,只管领兵仓惶往营门口而逃。

对此曹操、刘备并不下令追击,只是相视而笑。

蒋义渠、韩猛不见有吴军追来,本以为捡回了一条命,可到了营门口后,却变得更加绝望。

他们留于营外警戒的一万五千魏兵,此刻竟已所剩无几!

一骑着赤焰神骏之人,正带领着数万吴国大军来回冲杀,所向披靡。

忽然,那人发现了他们,打马向着他俩冲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开艘航母去抗日 神捕乱宋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刀笔吏 扩张之路 调教贞观 穿入中世纪 极品家将 我为王 晨唐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