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便是寒水玥出嫁之时,艳阳高照,众人说着吉利的话语。
此时的寒水玥正在由喜娘梳妆打扮。
喜娘准备盘发之时,对着屋内的杨氏说着:“寒夫人,请问您家的全福妈妈可有在这里?该为王妃梳头了。”
“在,在,大嫂,快去吧!”
杨氏急忙扯着将军夫人前去,如今将军夫人已经做了奶奶,儿孙齐全。因此杨氏请了她今日为寒水玥梳头之礼。
将军夫人笑着走上前,拿着梳子,边说边梳着头发: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
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
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
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
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
随即放下梳子,对着寒水玥说着:“大伯母在这里祝愿我们家的玥儿此生幸福安康,婚姻美满快乐,子孙满堂。”
“谢谢大伯母。”
杨氏在一旁看着都红了双眼,自己养大的孩子今日就要出嫁离家了。将军夫人见此将杨氏拉到外室坐着,说着欣慰的话语。她家都是儿子,没有体会过这种嫁女的心情。
喜娘为寒水玥梳完妆后,又立刻给她换上了嫁衣。穿上王妃特制的喜服后,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祁沐秦上门迎娶新娘子了。
春燕从外面跑进来欢喜的说着:“来了,来了,王爷到了府门口了,此时三位公子正在门口挡亲呢。”
“杨嬷嬷,去告诉三个小子们,不要挡太久了,以免误了吉时。”
杨氏起身往寒水玥房内走去,接过春杏手里的饭菜,小口的喂着寒水玥吃饭。
出嫁前娘给女儿喂上轿饭,寓意不要忘记哺育之恩。
杨氏温柔的为寒水玥擦擦嘴角,“玥儿,娘只愿你这辈子幸福美满。无论如何,有娘在的地方就是你的家。”
“娘……”
寒水玥眼泪汪汪的抱着杨氏,身后的将军夫人忙劝着。
“这大喜的日子可不能掉金豆子,弟妹,该让玥儿收拾一番,盖上红盖头等着王爷来迎接了。”
随即喜娘再次为寒水玥补上妆容,盖上红盖头。静静的等着祁沐秦的到来。
前院。
寒容思今日是不打算轻易放过祁沐秦了,“王爷,今日你想要进去迎娶我妹妹,得先过了我们兄弟三人这关。痛快点,你一对三。如何?”
祁沐秦神色不变道:“如此,便开始吧!”
寒容思丝毫不客气的先上手,过了几个回合后,寒容思有些力不从心。
“大哥,二哥,你们还愣着干嘛?快点来帮我啊!这小子如今越发的厉害了。”
寒容晨,寒容松两兄弟抱拳对着祁沐秦说着:“得罪了”
三位寒家公子齐上阵,一炷香以后祁沐秦挨了寒容思一拳倒退几步。
寒容晨止住了招式,时间差不多了,再闹下去误了吉时可不好了。
“好了,容思。让王爷进去吧!”
寒容思挡在祁沐秦身前:“今日你得当着众人的面,保证此生只会对玥儿好。”
祁沐秦整理好衣摆,认真的说着:“祁沐秦此生只会有阿玥一人。这辈子不会有二心,不纳夫人,不纳妾,不有通房。仅此阿玥为妻!”
这话一出,满院的人惊讶久久不曾回神,尤其是身后跟着祁沐秦前来迎亲的王爷们。
寒容思满意的点头,这才作罢。放了祁沐秦一行人前去迎接寒水玥。
祁沐秦来到玥阁,看到穿着嫁衣的寒水玥满脸柔情。亲自上前牵着她前往前厅拜别长辈。
拜别完长辈后,则由寒容思背着寒水玥上花轿。起轿时,寒家放炮仗,并用茶叶、米粒撒轿顶。
新娘兄弟随轿行,谓之“送轿”。兄弟送至中途即回,且要包点火熜灰回来,并从火种中点燃香,返家置于火缸,俗称“倒火熜灰”,亦称“接火种”。
迎亲队伍绕着整个京都城内的主街走了一圈,所行之处的街道路上皆铺满了红布。
途经福安茶楼时,临街二楼站立着一位身穿白袍的男子。满眼眷念的望着下方路过的花轿。
今日过后她就成为别人的妻子,与他而言就真的再无可能了。
旁边的侍卫看着走远的花轿,上前一步低头说着:“大人,可要回府一趟?”
白衣男子摇头道:“无需,走吧,直接启程回晋州城。”
这男子正是杨海林,此时本应在晋州城的他居然偷偷的回到了京都城。只为见她出嫁的时刻。
因着用了寒水玥给的方法,时疫果然得到了控制,加上最近来了位张大夫。晋州城的时疫已经没有继续发展下去的意思,所以杨海林才得以抽身来到京都城。
杨海林最后望着那远离的迎亲队伍,嘴角微微上扬。
“玥儿,表哥在此愿你余生常欢笑,愿你余生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