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张松才站起来,走到张清远身边,严肃地说:“大哥,我想好了,就算春桃有这样的父母,我还是想娶她,但我不同意给他们家这么多聘礼,八两太多了,就五两吧,大哥,你放心,如果我解决不了她家的麻烦,我就带着春桃自己出去过,她父母就不会来家里找麻烦了。”
张清远拍拍张松的肩膀,“你想好了就行,能娶到个真心喜欢的不容易,以后好好过日子。”又回头劝劝爹娘看开些,反正家里条件好了,多些聘礼就多些吧。
老两口虽然不太情愿,但也叹了口气。
张松走到孙媒婆,“婶子,您去跟那边说,我们家最多给五两,多了一分不给,如果他们不同意,这门亲事就算了。”
“行,那我再去一趟。”孙媒婆点点头。
张清远起身送客,拱拱手,“婶子,麻烦您了。”
“大侄子别这么客气,折煞老身了。你放心,这事一定给你办的妥妥的!”孙媒婆笑笑,说完拖着沉重的身子,谈判去了。
本以为与张松亲事要黄了的春桃,还在屋里抹泪呢,就听到屋外传来孙媒婆的声音,果然是松子哥家里不同意,来退亲了吗?顿时哭的更伤心了。
不过死也得死明白!擦干眼泪,跑过去听墙角。
“五两?不是说秀才还发钱粮嘛!八两都不想出?”春桃爹竖起眉毛。
孙媒婆摊开手,“我只是个传话的,行不行还是看你们。”
春桃娘将老头子拉到一边,低声商量,“要不——同意了吧,五两也不少了!”
两人商量一番,最后同意了,“五两就五两吧,这门亲事我同意了。”
听的孙媒婆暗自撇嘴,五两还不知足,多大脸呢!
不过既然同意了,孙媒婆顺势提出定日子的事,反正聘礼都谈妥了,两口子均表示日子无所谓,让男方那边定就好,孙媒婆又跑了一趟,将成亲的日子定在了冬月十六。
春桃这才彻底放下心了,安心的开始绣自己的嫁妆。张家那边有了准信,也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成亲事宜。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张松成亲的日子。经过这一段时间,孙媒婆的宣传,张家五两银子的聘礼,在整个张家村炸开了锅。
刚开始,本着对读书人的敬畏,村里人见到张清远都唯唯诺诺的,后来,发现张家的日子没啥改变,说是发钱粮,到现在也没听说,再加上看到秀才老爷也照样下地后,村里人的心态渐渐改变,不觉得秀才有多厉害了。
说到下地,其实真实情况是,张清远压根不想干割稻子这种体力活,考上秀才后,说话都硬气了,不听李若兰的劝阻,理直气壮地提出花钱雇人,差点被张老汉打个半死,一个穷惯了的人,怎么可能允许这种给别人送钱的事发生。
果然,就算成了秀才,在自己爹面前也没什么面子,该下地还得下地,搬出去的想法愈发强烈,只等二弟成完亲,就抓紧时间逃离张老汉的魔爪。
至于禀生的钱粮,因为有些远,张清远准备等年前岁考的时候,去县里一遭全领出来,而且张清远也不清楚具体数目,所以村里人还暗中议论这事是不是黄了呢。
乍一听闻老张家出了五两银子娶媳妇,还全是秀才老爷出的后,村里人才发现是自己看走了眼,以为不过如此的秀才,拿出五两银子跟玩一样。
一个个的捶胸顿足,后悔当年没有供家里孩子读书,否则现在风光的就是自己了。好在儿子没文化,还有孙子可以抢救,没几天,村里掀起了一番读书的热潮,镇上的学堂顿时供不应求起来。
听闻这事的张清远苦笑,读书哪有那么容易出头啊,自己如果不是写了个卖座的话本,就算考出秀才,不种地的话,也就将将养活老婆孩子,何况要供出一个读书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长年的累积,哪有他们以为的这么容易。
可惜这话张清远偶尔跟村里人提过一句考秀才很难的话,换来的却是其他人鄙夷的目光,觉得自己危言耸听,而且以自家孩子的聪明才智,考个秀才还不是手到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