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上午,张家过的很平静。
虽然张清远提前从胡县令的口中得知了榜单消息,但他没有跟自己的八个学生说,毕竟咱在学生面前的形象是高冷的,自卖自夸要不得。
不过外面可热闹的很,从县衙的衙役差不多全体出动开始,就引起了吃瓜群众的注意,纷纷猜测有什么大事发生。
直到衙门张榜,又放了鞭,一大群人立刻围上来,原来是这届院试高中的秀才名单出来了啊!
当众人得知这次松山县有十人上榜,还有一人是案首时,人群彻底沸腾了!
家里有读书人的明白这成绩的分量,一个两个的瞪大眼睛,感到不可思议,而家里没有读书人的,只是单纯地自豪,咱们县出了个案首呢!
那十个新晋秀才的家里,也在中午之前,依次收到了喜报,激动的不行。
这些人家里面,有几个条件不好的,家里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差点惊喜地晕过去。
特别是有一个叫周维的童生,今年二十八,院试考了第八,是松山县除了张清远两个弟子之外,成绩最好的。
这个周维,可以说是这些寒门学子里,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了。
年轻时候,家里为了供他读书,都勒紧裤腰带,拼命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了一次去院试的钱,可惜无功而返。
让本来信心满满的周维大受打击,又不甘心地看了看考上秀才那些人的文章,顿觉自愧不如,原来,自己真的不行,那些观点,是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
从此,周维不忍继续拖累家里,想要下地,去了一次,直接晕倒在地里,醒来之后躺在床上,感叹着百无一用是书生,想要自己开个学堂,可惜村里没有几个供得起读书人的,只能去书局接了抄书的活来贴补家用。
就这么过去了七八年,家里也在他的贴补下逐渐缓了过来,眼看家里有了结余,这期间,他又不死心地去参加了一次院试,可惜依旧折戟。
彻底灰了心周维,含泪放下执念,专心抄书,当他认为他这辈子与科举无缘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去镇上书局送书,听到几个买书的人说起县城有个举人,正在招生,说是年龄上只要十五到三十岁的,还让每人交五篇文章,用以考校,言语间满是吐槽。
周维反倒放在了心上,年龄他倒是没超,就是不知束脩如何,拦住几人问了问,那几人都摇头表示不清楚,又询问张举人的住处,那几人再次摇摇头,都是听别人说的。
回家的路上,周维不断纠结,自己到底要不要去试试,思来想去,还是决定遵从本心,可能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
回到家,周维从自己这些年做的文章里,仔细挑选出了五篇,其中一篇还是他上次参加院试时写了,后来又再三修改的,他知道他水平不行,但这已经是他的最高水平了。
第二天一大早,周维书都没顾上抄,走了接近两个时辰,到了县城,一路打听着去了张举人家,交文章时才得知这天竟然是招生的最后一天,暗暗松了口气,还好赶上了。
忐忑地等了多日,就在他忍不住想出去打听的时候,张举人家的下人赵虎上门了,恭敬地将自己的文章交还,并告诉自己张举人初一讲课、十五批改文章的事。
周维叹了口气,果然,自己的水平真的不够,勉强笑着送走了赵虎,周维随意翻看着自己的文章,竟然发现了张举人的批改。
周维如获至宝,能被一个举人指点,是自己的荣幸!
仔仔细细读完,周维轻轻呼出一口气,原来,这就是自己和举人的差距!
张举人字字珠玑,实在是令自己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不由期待起初一赶快到来。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