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立刻道:“张绣既然必降,何必等我大军出徐州?”
“这……”郭嘉低下头不语。
曹操又说道:“你可知我为何让曹昂和曹炬两人充当此战先锋?”
郭嘉点头:“自然是为了历练两位公子!”
“再猜!”曹操道。
郭嘉思索一番,随后道:“司空是在给张绣一个机会,让他向两位公子投降,如此一来既招降了张绣,又能在两位公子的功劳簿上添一笔浓墨!”
“正是!”曹操道:“知我者,奉孝也!”
郭嘉抱拳:“司空思虑周全,是在下欠考虑!”
“哈哈哈!”曹操大笑起来:“等着吧!我相信大军不必出征,张绣必先投降,最晚明日黄昏就会收到消息!”
话刚说完,斥候匆忙来报:“主公,宛城急报!”
“哈哈哈!”曹操大笑起来,当即示意郭嘉拿过急报。
“是,司空!”郭嘉当即接过战报,当场拆开来看。
曹操特意观察郭嘉的脸色,以此来推测战报的内容。
但,郭嘉的脸色很奇怪,先是喜色后是忧色,最后喜忧变换。
曹操道:“到底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郭嘉摇摇头:“主公,只怕是一言难尽啊!”
曹操道:“那就多说几句!”
郭嘉放下战报,缓缓开口道:“您只猜中了开头,并没有猜中结局!”
“什么?”曹操震惊无比,脸上多了几分忧虑之色。
郭嘉说:“张绣的确投降了,但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张绣莫非诈降?那曹昂和曹炬他们俩……”曹操急了,有点想亲自查看战报,又害怕自己承受不了负面消息的冲击力。
郭嘉赶忙说道:“张绣的确诈降,不过二位公子也并非不堪一击,两人提前识破了张绣的计谋,将计就计,斩杀了张绣,如今大军已驻扎在宛城内!”
听到这话,曹操这才松了一口气,心情舒畅许多,随后脸上出现喜色,最后大笑起来。
虽然过程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他预料的过程是张绣投降于两个儿子,拿下宛城。
而实际上的是曹炬和曹昂计杀张绣,一样拿下了宛城。
“哈哈哈!”曹操笑着道:“这两个小子,果然没让我失望啊!”
郭嘉道:“是主公英明,子脩公子一向稳重心善,子约公子一向鲁莽嗜杀,此二人一同出征,相得益彰啊!”
“说的好啊!”曹操再次开心的大笑起来。
隔日一早,曹操升帐议事,当众宣布曹炬和曹昂已经夺下的消息。
自然,十万大军,也不必出征宛城。
文臣武将,纷纷向曹操道喜,夸赞两位公子有勇有谋。
谋士程昱上前半步:“司空,如今宛城已定,当图淮南袁术!”
“嗯!”曹操点头:“吾正有此意,诸位可有高见?”
文臣武将,纷纷献计献策。
武将提议,大军直接开赴淮南,灭了袁术。
而谋士的见解大多相同,先行撤军回许都安境保民。
待袁术称帝以后,再行攻打袁术。
这才叫师出有名
袁术被打也会心服口服,天下百姓也会拍手称赞。
但郭嘉提出完全不同的策略。
逼迫袁术称帝。
方法很简单,以朝廷名义要求袁术交出玉玺。
若是袁术不交出玉玺,便昭告天下,袁术霸占玉玺一事。
此时的袁术,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献出玉玺,要么自己拿玉玺称帝。
不然,这玉玺还有什么用?
曹操大笑,当即修书一封,令人送往淮南交与袁术。
几日后,袁术收到了书信。
看完以后,当场大骂:“阉狗曹阿瞒,竟然辱我?”
阎象问道:“主公,曹操在信中说了什么?”
袁术将书信甩给阎象,高声道:“曹阿瞒要我交出玉玺,不然昭告天下,率朝廷大军讨伐我,他算什么东西?一个阉人之后,也敢讨伐我?”
阎象叹息一声:“主公,可还记得昔日匡亭之战?”
袁术变了脸色,起身指着阎象道:“你当我袁术还是原来的袁术吗?昔日我败给曹阿瞒,那是粮少将寡,今日我兵多将广,粮草满仓,岂会畏惧他?”
阎象摇摇头:“主公可曾看出曹操信中之阳谋?”
“去他爹的阳谋!”袁术大手一挥:“老子就是不交出玉玺,他又能奈我何?他若有心出兵,便不会龟缩在徐州!”
阎象叹息:“曹操此举乃是不杀人而诛心也!您若不交出玉玺便受天下人指责,他名正言顺的讨伐您,您若是称帝,他更加名正言顺的讨伐您!”
袁术道:“我当然看出来了,他就是要逼我称帝而已,我还怕他不成?我就是称帝!”
阎象道:“主公,您息怒,此事不宜称帝啊!”
袁术拍了拍手中的玉玺:“我以天子之名迎战曹操和以诸侯之名迎战曹操,孰强孰弱?”
“这……”阎象不语了。
袁术又问道:“士兵为王朝而战和为诸侯袁术而战,孰强孰弱?”
阎象点点头:“主公您说的有道理,以天子之名迎战曹操,士兵心系王朝,自然胜过曹操,但是……”
“没有但是!”袁术大手一挥:“不必多言,即日操办登基称帝一事,凡不从者,皆杀之!”
阎象顿时吓得脸色发白。
袁术又说道:“你马上给我草拟一封书信,给我骂死这个曹阉狗!”
“是,主公!”阎象急忙抱拳,当即替袁术草拟书信。
几日后,书信送到了徐州。
曹操看后大笑不停。
文臣武将不解,信中内容把曹家上下八代都骂了一遍。
可曹操不仅不生气,反而大笑起来。
这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曹仁抱拳示意:“司空,袁术如此猖狂,您为何还要发笑啊?”
曹操道:“袁术骂的越狠,就越是说明他已经气急败坏,称帝之事恐怕已经提上了议程啊!”
众将闻言,也纷纷大笑起来。
这年秋日,袁术正式称帝,建大仲王朝。
以寿春为皇宫,建年号仲氏,以仲家自称。
大肆封赏部下文臣武将。
部下孙策第一个宣布独立,与袁术划清界限。
赶走了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
并成功游说广陵太守吴景和将军孙贲脱离袁术。
同时上书朝廷表忠心,与曹操结交。
袁术大怒,以大仲天子之名起七路大军,攻打徐州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