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黑山一战传出去后,天下不管是谁,都觉得他是圣人转世。
别人不知道什么情况,但是他自己知道啊。
这可是孔夫子的著作,一代儒圣大家,创立了儒教,根本不属于这个世界。
两人在前世相隔千年,隔了不知道多少代,还不是本家的,连后人都不是。
现在更是在两个世界,他能是孔夫子转是吗?压根不可能的事。
可事到如今,别人都说他是孔夫子转世,他也只能强行接受这个人设,自己是儒圣转世。
鹤修云摸了摸鼻子,点头道。
“我自己前世的文章,我肯定知道是什么意思啊”。
“很好!那我们先自己揣摩一下,然后你再看看我们揣摩的对不对!”。
齐玄帧激动的一拍桌子,其余八位教习,一位院长也是十分激动。
对于儒修来说,能研究圣人的文学,这比喝鸡汤都是一件美事。
齐玄帧挑选出一句论语,对其余九人开口道。
“行有余力,则以文学!大家先揣摩一下这句话吧”。
话音落下,除了鹤修云以外,齐玄帧十人尽是陷入了沉思。
齐玄帧细细揣摩着这句论语,沉思了片刻,开口道。
“我猜,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一件事,身体力行,做事情要亲力亲为,做完之后,要在书面上,将他彻底学会!”。
“妙啊!我觉得齐院长理解的不错”。
“对,简直是和我想到一块了!”。
“齐院长当年可是被称为文星啊!今日文采不减当年”。
齐玄帧一说完,就有四位大儒纷纷附和,表示和齐玄帧想的一样。
“哈哈哈,献丑了,献丑了,各位与本院长想的一样,只不过本院长先说出来罢了!”。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齐玄帧脸上充满骄傲的神色,双手抱拳,客气一番。
毕竟谁不喜欢被拍马屁呢,如果不喜欢被拍马屁,那就是因为,拍马屁的人分量不够。
有人附和赞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附和赞同。
以张重楼为首,还有几位大儒并没有赞同齐玄帧的话。
张重楼双手撑着椅子,眼神锐利的看着齐玄帧,口中淡淡道。
“齐院长,我觉得,这句话我有稍微不同的见解,你的理解有一些错误的地方”。
“哦?张院长有不同的见解吗?那尽管说来听听,好让我们见识见识,开开眼”。
齐玄帧眼神犀利,他曾经也是文院院长,张重楼就是从他手里接过的位置。
如今新老文院院长,对于圣人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他们对于自己的文采都很自信。
“开开眼谈不上,毕竟这是我自己的见解”。
张重楼背靠椅子,神情严肃道。
“行有余力,则以文学!我觉得意思是,关于一件难事,亲身完成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他的知识,将其彻底掌握!”。
“好!妙啊,不愧是文魁张院长,我也是这么觉得!”。
“千秋万古文魁!这理解真绝了,一句就将我点醒了!”。
张重楼话音落下,刚刚未表示赞同齐玄帧的大儒纷纷开口,表示张重楼是对的。
“张院长的见解也不失道理,但本院长的话,也是可圈可点,文无第一,不妨我们听听鹤院长的意思如何?”。
齐玄帧揣摩了张重楼的话片刻,随后抬头看着张重楼。
闻言,张重楼点头道。
“确实是这样,文无第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我们问一下鹤修云”。
话音落下,在场十位一品大儒,齐齐的看向鹤修云这位三品大儒。
“你们的理解确实是有点意思,很不错”。
见到该自己出场了,鹤修云深吸一口气,开口道。
“行有余力,则以文学,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在十位一品大儒的目光下,鹤修云缓缓道来。
“如果每天行凶后还有力气,就可以去好好读书了!”。
“????”。
此话一出,十位一品大儒都懵了,全都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解。
“鹤修云,你别给这妖言惑众了,黑山一战你就这么解释,现在你还这么解释?快点老老实实说,这是什么意思!”。
张重楼眉头一皱,手中悄然握住一根绳子,眼神中凶光乍现。
“圣人会这样著作吗?我不信!你快点老老实实交代,我们到底是谁理解对了”。
齐玄帧手中拿着实心钢管,脸上表情不善,仿佛下一秒,鹤修云身上就要挨钢管了。
“好啊,哄我们是吧?贾珍去画一个路灯,看来这件事情,只能让鹤院长在路灯上细谈了!”。
“好嘞!我这就去画个路灯”。
贾珍动作飞快,手中画笔一挥,就有一个又长又直的路灯出现在静心阁中。
鹤修云连忙摆了摆手,制止住想要朝他靠近的是十位大儒。
“别啊,你们这是在干嘛呢?这东西是我前世著作的,我自己这样理解有问题吗?这不就是本人理解吗?”。
“给我好好说!我就不信了,儒圣会著作出这样一句话!”。
齐玄帧手拿钢管,指着鹤修云,完全不相信他的鬼话。
“行行行,好好说,齐院长,一大把年纪了,咱先放下钢管,还有你张重楼,拿着一根绳子干嘛?想要自己上吊?”。
鹤修云撇了撇嘴,无视张重楼想要活剥了他的目光,开口道。
“行有余力,则以文学,这句话的意思是,身体力行亲身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做一件事,不光要能把他做好,如果你还有精力的话,就要去学习知识,弄清楚他的原理是什么”。
闻言,张重楼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口道。
“这样才对嘛,我就说怎么可能会是那样,齐院长,明显我的理解更接近啊”。
“这不过才一句罢了,还有五句圣人著作!我们还有大把时间”。
齐玄帧脸上露出不服输的表情,新老文院院长还要再次较量文学。
“好,这才一句话了,那我们就再说一句,既来之,则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