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湛入阁的事情进展的非常顺利。
那晚当王林甫看着前来看望他的李元庆,从怀里掏出来五十两银子的时候。
他被惊得不知所措。
王林甫为官几十载,官场上大大小小的事情经历过不下几百件,各种稀奇古怪的情况也都亲身经历过。
但是被皇帝贿赂却是头一回,简直闻所未闻。
这事儿要是被史官记下来,那可就真开了先河了。
能被皇帝贿赂的大臣,他王林甫可是有史以来第一个!
有这好事落在他头上,别说祖坟冒青烟了,这得是祖坟喷火!
所以当李元庆说出想让赵湛入阁的时候,王林甫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便应下此事。
王林甫作为楚党的领袖,有他这番话,赵湛入阁的事情基本上就十拿九稳了。
虽说赵湛入阁是李元庆强行推上去的,但是其他大臣却也对此无话可说。
一来赵湛确实有入阁的实力,他对大安的功绩很大,此前他无法入阁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赵湛是个孤臣,他不喜欢拉帮结派。
其二这些大臣虽然知道皇帝贿赂王林甫的内情,可是没人敢真的嘲笑皇帝,甚至还都有些羡慕王林甫能有这番待遇。
不过王林甫也有自己的考量,虽然他应允赵湛入阁,但是他绝对不允许有人挑战他的地位。
毕竟赵湛是有这个实力的。
所以他也向李元庆挑明了他的底线,那就是只让赵湛负责北境军务。
关于北境军务这一块,其实是有个麻烦的。
自从魏正渊当上护国公镇守北境之后,北境事务几乎就轮不到朝廷管辖了。
因此这么多年来,内阁也几乎很少插手北境的事务,最多就是安排户部和工部往北境拨些物资。
所以当护国公薨了之后,北境乱成一团,而燕州和锦州又被北魏和妖族占据。
只剩下凉州独木难支,朝廷又趁机接管了凉州事务。
但是对内阁来说,凉州事务是个烫手山芋。
虽然王林甫已经安插了自己的亲信齐纪去凉州镇守。
但是经过齐纪的多次反馈,王林甫得知凉州的形势太过复杂,即便是太守赵润发也无法完全彻底地掌控凉州军务。
这也是齐纪能够在凉州立足的原因。
原本齐纪探明凉州的情况之后,是打着拉拢一批消耗一批的主意,逐步控制凉州。
可是没想到,他拉拢的那些人根本就和他不一心,齐纪想拉拢对方,可是对方却把他当凯子!
就是玩!
更离谱的是,凉州本地的武官虽然不和,但是他们却在对付齐纪的时候非常团结。
别看齐纪能够拉拢一部分人,可是这些人就真的只是在逗齐纪玩!
而且凉州本地的武官竟然互通消息,哪怕是明面上已经站队到齐纪这边的武官,也乐意把关于齐纪的情报分享给赵润发等人。
所以齐纪虽然能够留在凉州,但是却感觉非常辛苦。
当他得知这些离谱的事情之后,被气的差点就泛起辞官回家的念头。
因此王林甫对于凉州也彻底没了念想,反正以前就没怎么管过北境的事务,如今把北境的军务交给赵湛。
也算不上吃亏,而且凉州的事务复杂多变,按照王林甫的设想,只要赵湛沾上手就甩不掉了。
如此一来也就没心思和他争抢内阁的地位了。
其实赵湛对于能不能进内阁,并不是很上心,他向来对权力不怎么热心。
但是却热衷于做具体的事务。
所以他愿意接受守夜人衙门的官职。
不过如今皇帝想让他进入内阁帮忙,看着北境的形势恶化,赵湛也的确不好再置身事外。
当他得知自己能够入阁之后,的确还吃惊不少。
但很快就进入了状态,潜心应对北境的问题。
此时朝廷中的主流声音便是用凉州兵马反攻锦州和燕州。
但是赵湛却另有想法,他敏锐地察觉到凉州军务腐烂,看似强悍实则战力低下。
保留他们的唯一目的便是对北魏和妖族起到威慑作用。
如果真的想要收复凉州,恐怕还得另起炉灶。
重新练兵或者从各地调集兵马反攻锦、燕二州。
当赵湛把这个初步的想法告知李元庆的时候,
李元庆犹豫了。
虽然他也觉得赵湛的话有道理,但问题是训练新兵的成本和时间太大,大安耗不起!
而从各地调集兵马,到头来还得要重新整合,而且调集兵马牵扯到方方面面,恐怕会在朝堂中引起不小的阻力。
李元庆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赵湛却坚持说道:“凉州兵马不可用,如果贸然使用,必然大败,这是不可否认的。”
听到这话,李元庆也明白了,既然凉州的兵马不能用,那就只能用其他地方的。
“太傅,让朕再仔细想想。”李元庆说道。
赵湛并没有把李元庆逼得太紧,毕竟收复失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是谨慎一些比较好,于是在听到李元庆的话之后便退去了。